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1)比较甲、乙两山脉,自然带谱较丰富的是____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的是____山脉。
(2)根据甲图的基带推测,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为________
(3)乙图中,当山麓气温为25℃时,海拔4000米处的气温可能为____;山脉在海拔4000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原因可能是____
(4)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022-08-05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博格达峰以奇为主,以险为绝,山峰昂天挺立,银装素裹,神峻异常。博格达峰北临准噶尔盆地,南临达坂城谷地与吐鲁番盆地遥遥相望,处于荒漠包围之中。由于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山麓炎热,中高山区湿润寒冷。一月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为-16至-19摄氏度,七月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10至12摄氏度,年降水量不超过200毫米,北坡多于南坡。降水集中于夏季的七月、八月,占全年降水量的2/3。九月下旬至次年五月底为积雪期,积雪厚度可达65厘米。

(1)指出自博格达峰山顶至山麓依次出现的自然带和影响自然带更替的主要因素。
(2)分析博格达峰北坡积雪厚度大于南坡的原因。
(3)一科考队欲攀登博格达峰进行科考活动,请指出最佳攀登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4)简述图中山脉对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
2022-08-05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密山市牡丹江管理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白山海拔2740米,森林垂直绵延达2000米,600米~1100米是连绵的针阔混交林;1100米~1800米是针叶林;过了1800米,大部分树木都无法生长,这里每年有200多天吹6级以上的大风,然而岳桦却在这里扎下了根。

(1)说出长白山数码所示地带(如图)的植被类型。

(2)说出①地带的气候特点。并描述其植被的主要特征。

桦树高大笔直(图a)、长白山岳桦(图b)矮小弯曲,匍匐在地;岳桦树生长十分慢,木质密度和硬度远超同地区生长的其它树种。

(3)指出岳桦林生长状态的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2022-07-28更新 | 304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云林是位于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系统。多米尼加的中央山脉海拔2000m附近分布有云林植被,植被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且特有物种较多。飓风过境会对云林植被造成破坏,伴有雷暴的强对流天气时有发生,二者都会提高林火发生的频率。该国北部的普拉塔港是全国第二大港。图1示意普拉塔港月均气温与降水变化,图2示意多米尼加位置及云林分布区。



(1)简述该国云林分布区生物多样性丰富且独特的原因。
(2)说明普拉塔港11月——次年2月降水量大,而6月——9月降水量较少的原因。
(3)从可燃物数量与极端天气的角度,推测飓风与强对流天气可能提高林火发生频率的理由。
2022-06-18更新 | 60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三模拟考试(最后一模)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赛里木湖是新疆天山地区海拔最高的封闭高山微咸冷水湖,海拔约2073米,全年盛行偏西风,年降水量约385.9mm,湖面年蒸发量约550mm,湖滨地带草类茂盛,是优良的夏牧场。湖岸岩性较为单一,多为粘性差、易透水的粉砂层。近30年来,湖泊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湖面扩大,环湖岸坎多处坍塌,东岸尤为严重。下图示意赛里木湖的区域位置。


(1)据材料推测赛里木湖湖畔的天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可能出现的自然带。
(2)分析赛里木湖成为微咸冷水湖的原因。
(3)根据赛里木湖面积变化说明该地区气候变化特点。
(4)分析赛里木湖崩岸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2022-06-17更新 | 91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届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高三5月实战演练冲刺文综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梵净山位于贵州省,是我国第五大佛教名山,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0米,为世界自然遗产。约2.2亿年以前,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曾是海洋,海底变质岩层上广泛分布着碳酸盐岩,而梵净山的主体是不易被溶蚀的变质岩。

材料二梵净山年降水量1100~2600毫米,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孑遗有多种古老珍稀物种,生态学家称其为“喀斯特高原中的生态孤岛”。图为“梵净山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1)简述在海底变质岩形成后,梵净山高大山体的形成过程。
(2)说明梵净山成为“生态孤岛”,生物多样性优于周边喀斯特地区的自然原因。
(3)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请提出梵净山地区发展的合理措施。
2022-06-17更新 | 1032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地理试题
7 . 某校学生赴庐山开展野外实习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江西庐山东南坡植被分布高度统计表

海拔(米)地带性植被非地带性植被
1100以上山地落叶阔叶林人工栽种针叶林、次生灌丛草丛
800~1100山地常绿、落叶混交林人工栽种针叶林、次生灌丛草丛
800以下山地常绿阔叶林水稻田、人工栽种针叶林、次生灌丛草丛
(1)根据上表归纳庐山东南坡的植被特征。

(2)考察中发现,庐山南北坡同一高度土壤有机质含量有较大差别。分析其原因。
(3)在当地海拔较低的地区,有很多的土地被开垦为稻田,填表说明人类生产活动对当地土壤造成的影响。
人类的生产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施肥____
翻耕____
____土壤污染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功山位于江西省中西部,2005年获批为国家地质公园,景色秀美奇特。其形成和地质史上的岩浆活动、构造抬升,以及长期以来的风化侵蚀息息相关。图1示意武功山地质构造。

2021年暑假,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地质专家指导下,对武功山开展了“寻秘武功、解读天工”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羊狮幕景区,看到这里有原生态的森林峡谷、众多的瀑布和秀美奇绝的花岗岩峰林、花岗岩石笋景观(图2)。据专家介绍说,花岗岩峰林、石笋景观与这里的岩石裂隙发育有关。考察队伍到达武功山主峰金顶后,发现这里是一派“峰高顶平,广远开阔,芳茵延袤”的景象,在延绵舒缓起伏的山峦之上,分布着在同纬度规模罕见,号称“云中草海”的高山草甸(图3)。



(1)简述武功山花岗岩峰林地貌形成的过程。
(2)从气候、土壤角度,分析武功山山顶高山草甸的形成条件。
(3)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武功山高山草甸在同纬度规模罕见的原因。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河流域位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东北缘,是河西走廊三个内陆河之一。黑河上游年降水量约400mm。高寒植被类型之间地上生物量的高低影响着土壤有机质密度的大小,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剖面垂直分布特征具有差异性。下左图示意黑河流域。下右图示意黑河上游多年冻土区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3种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



(1)描述黑河上游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黑河上游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分布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丰富,且其有机碳密度分布受植被类型的影响。分析黑河上游高寒植被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丰富的原因。
2022-04-15更新 | 74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青岛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科研小组对湖南省东部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114°E、28°N)展开土壤、植被调查。科研小组发现,大围山土壤有机质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发生变化,低海拔地区大面积的天然林被改造为人工林、果园,中海拔地区坡陡谷深,高海拔地区植被较丰茂。下左图为该科研小组获得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图。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推断大围山的植被和土壤类型的垂直分布,完成右上图填空(只填字母)。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红壤        D.草甸土
(2)描述大围山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海拔升高的变化特征。
(3)分析大围山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海拔升高变化的原因。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