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秦巴山地位于秦岭与大巴山一带,汉水上游,其典型垂直带带幅(即垂直带宽度)的分异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南北过渡带的过渡性和复杂性。图甲为秦巴山区唐家河、光雾山、神农架三地的典型山地垂直带谱,三地均位于大巴山南坡。图乙为秦巴山区某自然带带幅的经向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乙所示的自然带是(     
A.常绿阔叶林带B.落叶阔叶林带
C.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D.针阔混交林带
2.图乙所示秦巴山区某自然带的带幅(     
A.随经度自西向东呈线性减少的趋势B.神农架南坡最宽,海拔1000米以下
C.唐家河最窄,海拔1500米以上D.随基面高度增加呈线性增加的趋势
3.导致神农架山区常绿阔叶林带南北坡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坡度差异B.局地环流C.基面高度D.水热条件

2 . 白马雪山和博格达山最高海拔相当,林线及林线过渡区的植被均以寒温带针叶林为主。白马雪山位于横断山脉中段,具有山地严寒、河谷干热的特点,山麓基带为河谷灌丛带,海拔4900m以上为永久冰雪带,由林线向冰雪带依次分布着高山灌丛草甸带(4100-4600m)和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带(4600-4900m),其中冰雪在灌丛草甸带的覆盖期在半年以上。博格达山位于天山山脉东段,中、高山区湿润寒冷,山麓基带为温带荒漠带。下图示意白马雪山和博格达山针叶林和灌丛草甸随海拔的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白马雪山山麓基带没有发育成森林带的主要限制因素为(     
A.地势起伏B.水热因素C.人类活动强度D.冰雪融水补给量
2.白马雪山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带比高山灌丛草甸带(     
A.积雪期更短B.风速更小C.植被覆盖率更低D.植物生长期更长
3.白马雪山和博格达山最高海拔相当,但林线高度相差较大,推测影响两山地林线高度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7月均温 7月均温B.干燥度 干燥度
C.7月均温 干燥度D.干燥度 7月均温
2024-01-26更新 | 297次组卷 | 2卷引用:2004届高考文综预测地理试题(02)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带云雾林是指在潮湿的热带地区经常被云雾抢盖的森林。这种森林虽然植株矮小,树干弯曲,但生物多样性丰富,特有物种多。热带云雾林的树皮薄,植被覆盖率高且结构复杂,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覆盖树冠、树干和地面。中国的热带云雾林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部分山峰,海拔在1300-1700米的位置。这里的热带云雾林很少发生林火,但在台风、强对流等极端天气的影响下,林火的发生概率会增加,并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产生极强的破坏性。目前我国对热带云雾林的研究较少,掌握的信息也比较少。下图示意热带云雾林在海南的分布,结合图文和材料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地区由南到北,云雾林分布的最低海拔高度的变化。并分析该地云雾林树干弯曲的主要原因。
(2)简述在台风、强对流等极端天气的影响下,林火的发生概率增加的原因。并分析林火会对云雾林生态系统产生极强破坏性的原因。
(3)简述目前我国对热带云雾林掌握的相关信息比较少的原因。
2024-03-05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

4 . 秦岭处于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区域,对环境变化响应敏感。秦岭中部太白山的落叶阔叶林由3层(基带、典型垂直带和先锋性亚带)结构和5个亚带组成,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带幅最宽的“超级垂直带”。先锋性亚带以极强的竟争力和适应性,将山地落叶阔叶林带的范围向上扩展了大约500m。图为“秦岭太白山山地垂直分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太白山“超级垂直带”带幅宽约(     
A.500mB.800mC.2300mD.2800m
2.南北两坡基带植被差异主要是因为南坡(     
A.相对高差较大B.迎风坡降水多C.阳坡热量丰富D.人类干扰较少
3.根据秦岭太白山先锋性亚带的分布位置,推测其植被特点为(     
A.耐旱性强B.耐寒性强C.抗风性强D.革质叶片
2023-05-03更新 | 59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蒙古中部大青山自然保护区海拔1011~2269m,北坡相对平缓,南部起伏较大,年平均降水量约400mm,年平均蒸发量约1800mm。下图示意大青山山地植被垂直分异状况。



(1)判断图中A、B两坡的坡向(阴坡、阳坡),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原因。
(2)推测甲自然带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3)说明该山地地形起伏对当地植被覆盖状况的影响。

6 . 林树下线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生态现象。下表示意“岷江上游林树下线与坡向的关系及变化”,调查发现,该地10年间聚落区的林树下线向低海拔地区扩张距离比非聚落区大70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坡向正北东北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
平均海拔(m)1999年25052638271927672736264425532496
2009年24162567264127192678262424942393
1.与其他坡向比,东南坡林树下线高度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沛,气候湿润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地形平缓,落差较小D.光照充足,蒸发量大
2.推测10年间聚落区的林树下线向低海拔地区迅速扩张的主要原因是(     
A.开垦荒地B.退耕还林C.土壤退化D.水土流失

7 . 野杏喜暖,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吐尔根河流域(下图)坡陡沟深,冬季受局地环流影响大,野杏集中分布在海拔1000~1800米处,1300米处野杏种子总数最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吐尔根河流域野杏在海拔1000米以下分布较少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B.土壤C.热量D.光照
2.推测吐尔根河流域海拔1000~1800米范围内野杏覆盖面积较大的坡向是(     
A.东北坡B.西北坡C.东南坡D.西南坡
2023-07-03更新 | 31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高三三模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约800年前,长白山天池火山大规模喷发,形成了全域性火山喷发物裸地。火山喷发改变了成土母质、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火山喷发后,植被重新发育,依次呈现亚高山针阔叶林—针叶林—亚高山岳桦林—高山苔原—高山冻原的变化,但这种完整的垂直变化仅出现于北坡,东坡海拔较高处的自然带呈斑块状分布,自然带演替较慢。长白山的苔原,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天池周围地表,是寸草不生的沙砾,顺坡往下几十米,便有植物出现,一直到2100米左右的岳桦林,皆是苔原带,苔原带内几乎所有植物都是低矮的,不但矮,甚至呈垫状,都有粗壮的根。每逢花节,长白山苔原盛开鲜艳而独特的花朵,宛若五彩斑斓的地毯。



(1)推测长白山苔原带花节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并分析理由。
(2)分析长白山完整的植被垂直分布仅出现于北坡的原因。
(3)说明长白山东坡自然带演替较慢的主要原因。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白山脉是亚欧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保存着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森林植被景观。位于长白山西坡海拔2000~2500m的高山苔原,其环境特征与极地苔原相似,植被以多年生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小灌木植株矮小,匍匐贴地,强烈分支,交织成网。一般情况下,热量需求越高的植被,吸收养分的能力越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原先位于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而苔原带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下图示意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研究区位置和草本植物入侵程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分析长白山森林植被景观垂直分布比较完整的原因。
(2)推测长白山高山苔原带小灌木的生长习性。
(3)从地形地势角度推断长白山苔原带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最高的区域,并分析原因。
(4)随着草本植物入侵,苔原带原有的灌木萎缩退化,试做出合理解释。
2021-05-31更新 | 1863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1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10 . 某地理研学小组在太行山阜平县拍到一张公路照片,除了看到山路蜿蜒还发现一个奇特现象:一座山的甲乙两坡植被覆盖率差异显著。下图示意该公路某路段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公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河流
C.地形D.政策
2.造成甲乙两坡植被覆盖率差异显著的因素是
A.热量B.水分
C.地形D.岩石
3.根据植被覆盖率推测甲坡是
A.迎风坡B.背风坡C.阳坡D.阴坡
2020-02-06更新 | 115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