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中部地区某省的高铁线图及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武汉火神山医院位于武汉市蔡甸区知音湖大道。火神山医院“神”在速度,不到10天时间建成医院,时间紧、任务重,这是一场与时间竞速、与疫魔赛跑的较量,也是一场不容闪失、必须打赢的硬仗。医院建设的背后,是亿万人的并肩作战,是众志成城的英雄中国。图2为火神山医院位置图。



(1)简述该省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并说出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2)说出该省的地形特征。
(3)评价火神山医院选址的优势区位条件。
2020-11-09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泛亚铁路是我国和东南亚国家签订的有利于加强区域联系的高铁线,涉及多个国家,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我国时速300千米/小时以上的客运高铁,泛亚高铁设计时速170~200千米/小时,兼顾客货两用。下面左图示意东南亚的地形、河流,右图示意泛亚铁路的分布。完成下列小题。

1.简述泛亚高铁运输与普通铁路相比具有的优势(     
A.运量大,运输效率高B.以桥代路,运输速度快
C.运输距离远,沟通范围广D.运输时间短,运输价格低
2.说明泛亚高铁时速较一般高铁慢的原因(     
A.东南亚地区建设高铁技术水平差B.客、货两用高铁,专业性差,提速慢。
C.地形复杂;河网密布D.高速铁路需求小

3 . 读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聚落形态及影响因素是 (  )
A.团状,河流因素B.团状,地形因素
C.带状,气候因素D.带状,河流因素
2.图中最有可能发展成城市的聚落是 (  )
A.①B.②C.③D.④
2020-06-09更新 | 436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浙江省岱山县大衢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4 . 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原因 (   
A.保护植被B.减缓坡度
C.节约耕地D.缩短距离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是中国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下图2是成都和攀枝花各月平均日照时数图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在四川西部山区陆续建设了300多个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的工业企业,带动了一批工业城市的兴起。近年来,当地的许多工业企业面临资源枯竭、污染严重、市场萎缩等问题,部分工业城市出现衰落。


(1)据图说出四川省东部地区相对于西部交通线路的布局特点和形态特征 _______________
(2)该省位于我国 _____(填四大地区),目前该省处于 _____ (填发展阶段)。
(3)与成都相比,攀枝花年太阳辐射总量较 _____(填“大”或“小”),并分析原因。 _____
(4)攀枝花市所在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但该地区还能种植热带、温带作物,试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
(5)简述当年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对四川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并对目前该地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2020-05-0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古城坐落在丽江坝子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为玉龙雪山下的一块高原台地,海拔2 416米。

材料二:图1为我国西南某区域图,图2为云南省多年平均干旱灾害分布图。


材料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穿越崇山峻岭,在云南省境内并行奔流170多千米,形成了“三江并流”这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高山峡谷景观。


(1)说出图中西部地区的地形特征及其对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影响。
(2)从地形角度,简析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3)从气候、地形、经济状况等角度分析云南干旱灾害东西差异的原因。
2020-04-27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10高一下·福建泉州·期末
7 . 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2.图中公路规划线路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是
①尽可能多地连接居民点                  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
③在陡坡段增加“之”字形弯曲        ④尽可能沿平缓的山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2-11更新 | 755次组卷 | 20卷引用: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读“南美洲西部30ºS~40ºS之间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①、②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甲、乙分别示意两种地貌。乙地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两种地质构造先形成的是_____(填地质构造名称),其成因为_________
(2)甲乙两处的地貌分别为____________。它们形成的共同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图中河流湖泊水位较高,其盛行风为______季节,受________(气压带风带)的控制。
(4)简说乙地人居环境优越的自然条件。
2020-01-2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四校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蒙古包是我国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是“家”、屋的意思,是蒙古等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图为该区域蒙古包的景观图片。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该地河流补给主要是冰雪融水为主B.自然景观属于温带荒漠
C.农业生产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D.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少
2.该区域住房蒙古包呈圆柱形、包顶呈拱形的自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冬春季节多大风,圆柱形包身受风的阻力小,不宜被吹倒
B.该地冬春季节雨雪多,包顶呈拱形利于收集雨水(雨雪)
C.该地全年降水少,包顶呈拱形利于收集雨水
D.该地冬春季节多风沙,圆柱形包身受沙尘影响大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西省有“表里山河”的雅称,即里里外外都是大山大河,地形险要而复杂。全省山区、丘陵地形占据绝对比重。境内河流众多,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幅散,汇入黄河与海河,沟壑纵横,水系发育。山西省下辖11个地市,省会太原地处汾河谷地,人口442万,为全省的中心城市。图1为山西省略图。


材料二:山西煤炭资源遍及全省,形成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并高度依赖煤炭的工业结构。现今山西政府大力发展制造业,2019年上半年山西非煤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超过煤炭工业2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山西省在煤焦冶电四大传统支柱产业持续实行“减、优、绿”的策略:坚定化解过剩产能、大力发展先进技术、走绿色低碳清洁高效之路。全省力争三年内,实现工业内部制造业与煤炭业比重的“历史性反转”。



(1)清朝中期山西人口规模快速增加,导致大量农民被迫外迁,向西北进入蒙古草原,即“走西口”事件。“走西口”的历史背景中存在着山西生态环境的变迁,请将图2右侧合适的语句序号填入图2的方框中。a      ;b      ;c      ;d      
(2)简析山西“表里山河”的地形对城市聚落分布的影响。
(3)图中虚线表示我国的      工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说明该工程可能对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山西省工业结构中“历史性反转”的积极意义。
2019-11-04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