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读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的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文D.生物
2.古代居民点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是因为(     
①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②雨热同期,气候优越
③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利于农耕④便于搬迁和居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1-11-02更新 | 275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喀什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前模拟地理试题

2 . 过去,我国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修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用最短距离的路线(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过去,我国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原因是(     
A.经过更多山村,方便居民出行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生态旅游
C.降低线路坡度,提高通行安全系数D.增加山区线路密度,发展交通
2.现在在山区修建的高速公路不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实力增强②汽车性能改善③科技水平提高④投资减少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1-09-15更新 | 2232次组卷 | 21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读北半球某流域示意图,A、B、C分别位于河流上游山区、河流中游和河口附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各地形成的地貌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A.河冲刷力右岸比左岸弱B.A地多为V形河谷
C.C地为冲积平原D.B地为三角洲平原
2.C地比A地更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理由是C地(     
①水源充足,植被茂盛,环境好   ②靠海,可以发展河海联运
③地形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产业   ④地势平坦开阔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4 .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湘西民居吊脚楼是中国建筑艺术瑰宝。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湘西多采用吊脚楼的建筑形式,主要原因是(     
A.远离地面,防寒保暖B.制造空间,利于采光
C.依河而建,便于运输D.地形崎岖,开挖地基不易
2.湘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以辣著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当地多雨潮湿,食辣可祛风湿B.当地高温,重油重辣便于保存
C.当地水土缺盐,以辣代盐D.当地原产且盛产辣椒,原料丰富
2021-05-12更新 | 1094次组卷 | 35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在贵州、湖南、广西接壤的山区,一座座用杉木或竹子做梁柱在山坡上搭起的小楼构成的村寨依山傍水,坐落在高低起伏的坡地上。小楼既不需要开挖地基,也不用砖石来砌筑墙体,上层住人、下层储物或圈养牲畜,一般院落很小,是古老的传统民居,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传统民居采用竹木结构,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A.地震多发B.常年湿热
C.林木丰富D.洪涝频繁
2.图示民居院落较小的影响因素是(     
A.人均耕地B.人口密度
C.生产方式D.地形坡度

6 . 河西走廊是甘肃西北部狭长冲积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富足之地,兵家极其重视。下图示意河西走廊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相对古代西域其他地区,河西走廊富足的原因有(     
①南山北沙,驼队接踵  ②西域中原,兵家必争  
③黄沙漫漫,土地贫瘠 ④水源充足,绿洲呈串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影响该地人口环境承载力的最大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土地资源B.淡水资源
C.矿产资源D.交通落后
3.下列措施可以扩大该地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扩大耕地面积B.增加牲畜数量
C.增加外联交通D.加大矿产开采
2020-07-17更新 | 1574次组卷 | 18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读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聚落形态及影响因素是 (  )
A.团状,河流因素B.团状,地形因素
C.带状,气候因素D.带状,河流因素
2.图中最有可能发展成城市的聚落是 (  )
A.①B.②C.③D.④
2020-06-09更新 | 436次组卷 | 35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巴山区是指长江最大支流汉水上游的秦岭大巴山及其毗邻地区,地跨甘肃、四川、陕西、重庆、河南、湖北六省市,主体位于陕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过渡区域。秦巴山区地形复杂,地势西高东低。图甲为秦巴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乙为1953~2016年秦巴山区霜期变化情况示意图。



(1)试列举秦巴山区作为过渡区的主要表现。
(2)描述1953~2016年秦巴山区霜期的变化特征。
(3)研究发现秦巴山区霜期变化受海拔影响较大,推测海拔对秦巴山区霜期变化的具体影响。
(4)简述秦巴山区霜期变化对当地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9 . 浙西南山地区有许多保存着传统风貌的古村落。下图为该区域松阴溪流域古村落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松阴溪流域的古村落多分布在
A.溪谷B.绿洲
C.盆地D.冲积扇
2.北宋状元沈晦曾在松阴溪畔吟唱出这样一首诗:“西归道路塞,南区交流(亲)疏。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结合诗句推测推测该流域古村落至今大多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是
A.建设美丽乡村B.经济比较发达
C.特色小镇带动D.交通相对闭塞
10 . 下图是我国沿海某城镇规划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城市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拟建一大型港口,最合适的位置是(  )
A.①B.②C.③D.④
2.为了加强乙村和甲城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线路规划最合理的是(          
A.aB.BC.cD.d
3.图中铁路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     
①穿越河流 ②邻近港湾 ③穿越城区 ④坡度太大
A.③④B.②④C.②③D.①②
2019-10-08更新 | 1570次组卷 | 25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