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印加入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读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中a、b两处流水作用不同,其差异是
A.a处于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B.b处于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C.a处于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D.两处均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2.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用石块垒成的梯田为主,修筑这种梯田能
A.阻止雨水流失,增加土壤水分B.降低山地坡度,方便居民出行
C.减少耕作地坡度,防止土壤流失D.提高植被覆盖,改善局地气候
3.古印加文明分布于秘鲁山区,据图推测其中的原因应包括
①山区海拔高,气候凉爽
②山区冰川融水量大,河谷水源充足
③山区地形崎岖,利于防御
④山区为河流源头,水运便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 . 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型盘山公路。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据此完成下题。
山区公路建设尽量“少走弯路”,主要是为了(  )
①缩短里程 ②少占土地 ③减少污染 ④节省投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 . 交通线的布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也有很大差异,山区往往以公路交通为主。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公路干线(图中虚线)分布图及该区域某段公路景观图。

图中公路干线主要分布在河谷,试分析其原因。(回答至少三点原因)
2019-05-25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4 .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规划示意图,该地北部是山区,南部是平原,濒临大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促进该区域更好发展,当地政府计划修建a村到e村镇的公路,在a-b-c-d-e和a-c-e两个线路方案中,你认为较为合理的是      ,其理由是什么?
(2)e村镇坐落在什么地貌上?其形成过程是什么?
(3)e村镇周边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4)以上村镇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最高等级城市的是哪个,其原因是什么?
2019-05-2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5 . 一般来说,外部形态比较规整的城市往往分布在              
A.平原地区B.山地丘陵地区C.暖湿的气候区D.内陆地区
2019-05-1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永昌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6 .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
2.吐鲁番盆地成为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A.太阳辐射B.深居内陆和地形闭塞C.气候干燥D.沙漠广布
3.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

7 . 下图中的铁路为新疆铁路的一段,曾多次因大风导致列车脱轨、倾覆及设备损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段铁路没有沿虚线走向修建,主要是因为虚线线路
A.风灾危害大B.修建成本高
C.洪涝灾害多D.占用耕地多
2.图中铁路沿线经过的地形主要是
A.狭窄的平原B.和缓的坡地
C.山间谷地D.鞍部
8 . 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解决“三农”问题,搞好“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新时期的重要决策之一。结合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明甲图所示地区村落分布特点,并指出地形对村落规模的影响。
(2)为落实“新农村建设”,甲图所示地区选择了M村落作为村容村貌建设的试点,试分析选择M村的自然原因。
(3)甲图中平原和山区的道路形态及工程造价有何差异?
(4)与B地区相比,A地区聚落分布特征,并简要分析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