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
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
C.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
3.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A.林地B.湿地
C.草地D.寒漠
2019-06-08更新 | 15139次组卷 | 8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环境气候变迁的背景下,1/4国土面积位于海平面以下的荷兰运用智慧和科技提出了解决之道,修建了新型建筑—水上漂浮房屋。从围海造田到学习与水共存,反映了他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想法。

材料二   建筑师认为新型漂浮房屋具有灵活、设施齐全、低碳环保等优点。下左图为漂浮房及景观图,下右图为荷兰略图。



(1)分析该区域建造漂浮房屋的原因。
(2)简述建造和使用住宅型漂浮房屋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及对策。
(3)如果在该区域大规模建造漂浮房屋,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2019-04-24更新 | 326次组卷 | 4卷引用:西藏拉萨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为了提高全世界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每年的6月5日被确定为“世界环境日”,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冰川消融,后果堪忧”。


(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冰川消融的原因。
(2)试列举冰川消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如果要减慢冰川消融的速度,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019-01-2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林芝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4 . 为了缓解全球变暖,英国科学家提出将足球场大小的氦气球升到约19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的温度。


据此并结合下图(数码代表各种辐射),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辐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能量最强的是紫外线B.②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C.③一般只出现在夜晚D.④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紫外线
2.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这些微粒会使(     
A.到达地面的①减弱B.被大气吸收的②减弱
C.到达地面的③减弱D.射向宇宙空间的④增强
3.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     
A.光照增强B.水土流失加剧C.气候变暖D.降水减少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亚马尔半岛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产地之一,天然气产量占俄罗斯80%、占世界14%。亚马尔项目的LNG(液化天然气)从萨别塔港出发,经北冰洋航线到中国只要16天左右,通航期为7—10月,其他时期需借助破冰船来航行。


  
(1)描述亚马尔地区的气温特征。
(2)说明亚马尔LNG项目建设与运行中面临的自然问题。
(3)分析全球变暖对亚马尔LNG项目带来的影响。

6 . 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三亚市“十三五”低碳城市建设实施方象》提出将三亚打造成为低碳城市示范城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低碳城市建设主要是为了应对
A.全球变暖B.酸雨危害
C.城市内涝D.生物多样性减少
2.三亚发展低碳城市的优势条件是
A.技术水平高B.政府大力支持
C.气候宜人D.城市密度高
3.三亚发展低碳城市措施可行的是
A.减少煤炭使用,提高石油利用比重
B.大力建设城市高架,提高通行能力
C.建设海绵城市,防止城市内涝
D.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
2018-06-04更新 | 1694次组卷 | 2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文综地理试题
7 . 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公元3世纪以前,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的楼兰及其周围地区河湖众多,胡杨林茂盛,土地肥美,楼兰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但到了公元4世纪,楼兰的名字突然从中外文献中销声匿迹了。如今人们看到距塔里木河尾闾不远处,楼兰古城的遗址默然静卧,残垣断壁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和沧桑。
据“汉书”记载,罗布泊“为西域巨泽,……东西二百余里,南北宽百余里,冬夏不盈不缩”。后来,罗布泊北移,胡杨树枯死;同时人们为增加田地烧荒,砍伐林木,罗布泊不断萎缩、干涸……接着,狂风肆虐,流动沙丘逼近。楼兰城水源枯竭,居民弃城而走,楼兰城被沙丘掩埋。今天的罗布泊炎热、寒冷、干燥、风沙四起。

(1)说明材料一中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理要素一般有哪些?          。在各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   (要素)发生变化。
(2)1860年~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大致呈      趋势。
(3)造成气温变化,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按照因果关系将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图中方框内。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层出现热膨胀C.极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被破坏和砍伐

(4)在上述材料中,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特性。                                                 
(5)自然地理环境除具有上述特征外,自然地理环境也存在明显差异,读 “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

自然带名称:A  , C  。②从A——B——C反映了 地域分异规律。
2018-02-2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读图,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
9 .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现象中,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是:
①两极冰川面积增加     ②高纬度地区能耗下降 ③沿海低地或岛屿面积减小     ④全球各地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主要措施不可取的是(        
A.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
B.禁止滥伐森林,坚持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
C.禁止燃烧矿物燃料
D.加强国际间合作

10 .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A.作物的产量均大辐下降B.旱涝灾害增多
C.某些物种灭绝D.土壤肥力下降
3.目前在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①产业转移②推行清洁生产,提倡绿色消费③控制人口增长,减轻环境压力④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淘汰落后产业

A.②④B.③④C.①③D.①②
2017-06-01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西藏山南地区第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