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图为全球平均温室气体浓度变化曲线。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出各类温室气体浓度变化情况是(     
A.波动上升B.N2O的浓度最低
C.持续下降D.2000年差异最大
2.未来十年,全球平均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可能会导致(     
A.海水密度增加B.海洋盐度降低
C.海平面的下降D.大气逆辐射增强

2 . 莱州湾南岸平原的古湖泊形成于距今6000年前左右的海平面上升时期,处于滨海洼地内的古老河口海湾在河口三角洲和海岸沙堤不断发育扩大的条件下演变成潟湖,距今5500年前莱州湾海平面开始下降,潟湖最终与海洋分离,退居内陆,河流经湖泊注入海域。此后湖泊位置不断演变,湖泊面积经多次扩大、缩小后,最终消失。研究表明,莱州湾古湖泊消失的根本原因是该地区的气候变迁。完成下面小题。

   

1.距今6000年前左右,莱州湾潟湖形成的原因是(     
A.海水侵入陆地,流水侵蚀加剧B.海水侵入陆地,海洋侵蚀加剧
C.流水顶托加强,海洋堆积加剧D.海水顶托加强,流水堆积加剧
2.潟湖与海洋分离后(     
A.河流长度减小B.湖泊淤积加重C.湖泊深度增加D.湖泊盐度增加
3.莱州湾地区气候变化的趋势是(     
A.一直变湿润B.干湿交替,总趋势变湿润
C.一直变干旱D.干湿交替,总趋势变干旱

3 . 我国东北多年冻土区可分为连续多年冻土区、不连续多年冻土区以及稀疏岛状多年冻土区。研究表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东北多年冻土区南界北移,植被覆盖指数呈增加趋势,但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的冻土活动层厚度和植被生长季变化的差异,造成其植被覆盖指数的增加程度不同。从长期来看,气候变暖反而会限制我国东北多年冻土区的植被生长。下图示意我国东北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的分布。据此完下列小题。

   

1.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植被覆盖指数增加量最大的是(     
A.I区B.Ⅱ区C.Ⅲ区D.IV 区
2.近年来,与IV 区相比,I区整体上(     
①冻土活动层厚度增加较多 ②冻土活动层厚度增加较少
③植被生长季变化大 ④植被生长季变化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长期来看,气候变暖会阻碍植被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水分供应增加B.土壤水分供应减少
C.区域降水总量增加D.区域降水总量减少
2023-05-30更新 | 639次组卷 | 9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4 . 读图主要地质年代生物演化及气候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白垩纪整体的气候特点是(     
A.暖干B.暖湿C.冷湿D.冷干
2.关于地球演化的正确叙述是(     
A.古生代爬行动物种类繁多B.中生代是裸子植物繁盛期
C.新生代气候波动幅度最小D.鱼类出现的时间晚于人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二下·江苏淮安·阶段练习

5 . 2020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熄灯时间为3月28日20:30~21:30。截至2019年,全球累计已有近8000座城市、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众参与了此项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一小时”活动主要针对的全球环境问题是(     
A.臭氧层破坏严重B.大气光污染C.酸雨蔓延D.全球气候变暖
2.引起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①冰箱、空调的大量使用②人口过多,呼出大量CO2③气候的周期性波动④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
3.为了使保护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最具广泛意义的是(     
A.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B.提倡广泛的公众参与
C.保护社会经济稳定高速发展D.政府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
2023-04-06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选择题变式题

6 .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植被生长状况的一个重要的遥感参数,数值越大,植被覆盖率越高。图为2000一2013年黄河源区生长季NDV1的年际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3年可能出现现象是(     
A.黄河上游含沙量减小B.多年冻土面积扩大
C.三江源生物多样性减少D.黄河流域面积扩大
2.据图推测,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趋势为(     
A.冷湿化B.冷干化C.暖湿化D.暖干化
2022·全国·一模
名校

7 . 渭河盆地地处暖温带半干旱一半湿润气候区,末次间冰期和末次冰期之间以来地下形成了巨厚的沉积物。一般情况下,沉积物和沉积环境变化取决于气候变化。下表为末次间冰期以来渭河盆地中部某地区沉积物的平均颗粒变化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深度(米)123456789101112
沉积环境陆相沉积湖相沉积
距今年代(万年)0.31.52.53.54.55.26.57.5891011
沉积物平均粒径(微米)21201920192221192212910

1.距今8万年以来,塑造渭河盆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B.冰川作用C.风力作用D.流水作用
2.距今8万~11万年期间,渭河盆地沉积颗粒物粒径平均较小的原因是(     
A.冰川搬运能力强B.水流速度较慢C.风力搬运能力弱D.距离湖岸线近
3.湖相沉积向陆相沉积的变化,体现出渭河盆地气候(     
A.波动变化,总体冷干B.波动变化,总体暖湿
C.持续变化,总体冷干D.持续变化,总体暖湿
2022-05-13更新 | 340次组卷 | 3卷引用:A卷-2022年高考考前高分突破卷(辽宁专用)

8 . 下图为1961~2017年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年平均温度距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表气温距平与地表温度距平(     
A.自1961年起开始持续增大B.变化周期与太阳活动周期基本一致
C.近60年来始终保持正相关D.随太阳辐射强度的年际变化而变化
2.2005~2017年间的气温变化,可能导致当地(     
A.湖泊面积增大B.植被返青期滞后C.林线位置下降D.冻土区面积增加
2022-03-27更新 | 682次组卷 | 1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清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考试地理试题
9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尔代夫群岛由自然环礁组成。据考证,最初马尔代夫海平面以每千年15m的速度上升;距今7000~6000年,海平面上升速度约为每千年2m;距今6000年以来,海平面上升速度为每千年25cm,从此时开始马尔代夫海域出现珊瑚岛礁。形成珊瑚岛礁的珊瑚虫生活在浅海水域,适宜温度为22~32℃。有人提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马尔代夫群岛在近100年内可能会消失。下左图示意马尔代夫地理位置,下右图示意马尔代夫近1万年以来的气温变化。



(1)据材料说明近1万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
(2)分析冰期结束后的前期气温上升并不明显,而海平面上涨幅度大的原因。
(3)就材料中马尔代夫群岛消亡论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10 . 2021年4月19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报告列举了温室气体浓度增高、陆地和海洋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及退缩等极端气候指标。下图示意地球两极地区多年平均海冰面积的年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两极地区海冰面积季节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分布B.地势起伏C.太阳辐射D.人类活动
2.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海冰(     
A.面积年内变化幅度小B.消融速度慢C.冻结消融速度差异小D.消融速度快
3.报告列举的气候指标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是(     
A.极端天气影响生物生存B.北半球种植业北界南移
C.火山喷发频率将会增加D.全球粮食产区产量都增
2022-01-16更新 | 393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