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境内西南部,昆仑山东段,公园内现代冰川、冻土和古冰川地貌分布广泛,其中比较典型的古冰川地貌是冰碛垄(是冰川擞运、堆积下来的巨大石块,呈垄状堆积)和冰水沉积(指以冰川融水为主要营力,由砾石和砂粒组成的沉积物)。下图示意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垭口东侧南坡冰水堆积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典型古冰川地貌的分布特点主要反映了(     
A.沉积分选性差B.地壳活动频繁C.气候冷暖交替D.地形起伏大
2.图示地区经历的冰期次数至少有(     
A.3次B.4次C.5次D.6次

2 . 2020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熄灯时间为3月28日20:30~21:30。截至2019年,全球累计已有近8000座城市、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众参与了此项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一小时”活动主要针对的全球环境问题是(     
A.臭氧层破坏严重B.大气光污染C.酸雨蔓延D.全球气候变暖
2.引起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①冰箱、空调的大量使用②人口过多,呼出大量CO2③气候的周期性波动④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
3.为了使保护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最具广泛意义的是(     
A.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B.提倡广泛的公众参与
C.保护社会经济稳定高速发展D.政府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
2023-04-06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了地质时期的气候特点是(     
A.温暖期偏短B.寒冷期较长C.干湿相互交替D.变化周期一致
2.古生代生物大灭绝时期,气候趋向于(     
A.暖干B.暖湿C.冷干D.冷湿

4 . 2022年瑞士达沃斯论坛,围绕气候变化、能源危机和低碳转型展开讨论。下图为中国1990-2030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曲线图(2020年后为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5-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5%,这意味着我国(     
A.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B.化石能源不占主要地位
C.资源节约型产业增加D.已经完成产业结构转型
2.为如期兑现我国承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今后我国应(     
A.扩大工业规模,促进经济增长B.倡导集约经营,发展循环经济
C.发展粗放农业,恢复生态环境D.发展节水产业,淘汰落后产能
2022-06-26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保护生态环境、担当大国责任,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通过对地理环境、经济、能源等因素的系统分析,将我国分为四大区域——传统能源仓库“北方走廊”、工业耗能大户“工业重镇”、能源消费大户“东部集团”、清洁能源宝库“绿色地带”。下图为我国四大区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大区域中,碳中和任务最重的是(     
A.北方走廊B.工业重镇C.东部集团D.绿色地带
2.东部集团碳排放量大的原因是(     
A.化石能源储量大,煤炭使用占比高B.重工业发达,清洁能源使用占比小
C.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能源消耗大D.技术落后,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低下
3.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禁煤推清”,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重B.优化产业结构,停止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C.推进产业转移,重污企业迁至其他区域D.加强生态保护,强化生态系统调节能力
2022-06-12更新 | 491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全球二氧化碳累积排放总量与全球气温上升关系”,可作为制定未来减缓气候变化行为的依据。图中灰色区域为根据不同模式计算的1870年以来全球二氧化碳累积排放总量对应的升温幅度范围,黑色空心椭圆代表某一模式下升温幅度与对应的二氧化碳累积排放总量及不确定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未来温度比1870年升高2°C,与之对应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是(     
A.低排放策略50000亿吨B.高排放策略50000亿吨
C.低排放策略25000亿吨D.高排放策略40000亿吨
2.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行的措施有(     
A.植树造林B.征收碳税C.海洋生物固碳D.产业转移
2022-05-28更新 | 28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7 . 甲烷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虽然其大气浓度远低于二氧化碳,但是具有更强增温潜力、相对较短寿命和较强化学活性的特性。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增强,大气甲烷浓度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差异性。湿地演化、植被生长、水田种植、反刍动物饲养、能源开采、生物质燃烧、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处理等活动都会排放甲烷。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下图中不同排放源甲烷排放量的空间分布(阴影部分)对应正确的是(     
A.①湿地演化②水田种植③反刍动物饲养④能源开采
B.①水田种植②反刍动物饲养③能源开采④湿地演化
C.①反刍动物饲养②湿地演化③水田种植④能源开采
D.①能源开采②反刍动物饲养③水田种植④湿地演化
2.甲烷排放具有季节性差异,推测排放量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1-07-0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气候变化会引起垂直自然带的移动,下图为我国某山地约4800年前至今的垂直带谱变化情况。据研究表明,此山地气候变暖干,自然带上移,基带面积扩大,气候变冷湿则相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阶段Ⅲ为该山垂直带谱现状,据此推断该山地最可能位于(     
A.天山山脉B.秦岭山脉C.太行山脉D.冈底斯山脉
2.据图推测(     
①受热量条件影响,自然带呈现从5到1的垂直分异
②北坡水分条件较南坡好,针叶林分布范围广
③阶段Ⅰ,气候较阶段Ⅲ暖干,荒漠草原面积较小
④阶段Ⅱ,气候较阶段Ⅲ冷湿,荒漠面积较大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1-06-02更新 | 1520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主要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使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B.燃烧矿物燃料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2.大面积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空气中CO2浓度增加②造成臭氧层空洞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④许多物种灭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021-09-1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10 . 201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12月在智利的圣地亚哥拉开序幕,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2.5万名代表将齐聚一堂,共商气候变化等热门议题。下图为“近150年气候变化资料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A.持续上升B.持续下降
C.波动上升D.先将后升
2.从能源利用角度考虑,说明我们应对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采取的主要措施(       
A.大量使用煤炭等B.支持高耗能企业发展
C.禁止进口石油D.发展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2020-01-16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测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