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下图是我国中世纪与现代的亚热带和暖温带北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中世纪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A.气候比现代寒冷B.降水比现代丰富
C.受人类污染严重D.水稻普遍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广
2.从图中信息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变化在同一纬度上状况是相同的
B.中世纪和现代的亚热带范围都在秦岭以南
C.中世纪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分布的纬度均比现代的高
D.中世纪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约是现代800mm年等降水量线
2018-12-19更新 | 220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下图为北半球和全球平均气温距平(相对于1971~2000年平均值)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北半球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时段是(  )
A.1900~1910年B.1910~1940年
C.1940~1975年D.1975~2010年
2.北半球气温变化显著大于全球,主要是因为北半球(  )
A.纬度较高B.海拔较低
C.陆地面积比例较大D.森林覆盖面积较大
2018-10-23更新 | 2099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多年冻土是长期在0℃或0℃以下冻结并含有冰的土石层。读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现今相比,该区域17—18世纪处于
A.冰期B.间冰期
C.温暖期D.寒冷期
2.多年冻土南界变化后,甲地土壤
A.养分循环加快B.污染程度减轻
C.水热条件变差D.生产潜力下降
2017-08-22更新 | 2343次组卷 | 23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下图是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公布的1880年~2009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以1901年~2000年的多年平均气温为参照的变化值)。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A.波动上升B.逐年上升
C.先降后升D.直线上升
2.图示气温变化导致的后果是
A.全球气候变得干旱B.山地雪线高度上升
C.全球农业生产减产D.全球平均海平面下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