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的大陆冰川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等高纬度地区,其边界的移动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全球海平面的升降与大陆冰川的变化存在较强的关联性。相同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沉积岩,水平方向上由深海到浅海依次是石灰岩、页岩、砂岩。图1为欧洲三次冰期大陆冰川界线的分布位置示意图,图11为相应时期内我国南部某海湾及附近的海岸线位置分布示意图,图3Q地在这三次冰期期间形成的海底岩石的垂直剖面示意图。研究表明三次冰期时间连续,三次冰期时图2对应的区域地壳总体稳定。

(1)根据冰川边界位置,说出三次冰期中最温暖的冰期并简述理由。
(2)说出图1中冰期③时对应图2中的海岸线并分析原因。
(3)根据图文材料,说明三次冰期可能的先后顺序。
2024-02-06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冰冻圈是地球系统中水体处于冻结状态的负温圈层,主要分布在地球两极和部分高山地区,是体现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明显的证据。它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供给、水文和生态调节等各种惠益,也带来雪崩、泥石流等严峻挑战。随着全球变暖和温室效应现象的出现,冰冻圈范围正在发生变化,这不仅影响自然系统,也将对全球的人文、经济、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下图表示1979-2019年北极海冰和南极海冰范围的变化图。



(1)地球各圈层间存在密切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关系。说出与冰冻圈联系密切的圈层名称。
(2)分析地球北极、南极海冰范围变化的特点。
(3)冰冻圈范围变化是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而造成的。从大气受热过程和人类活动影响角度分析其形成机制。
(4)为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倡议实施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简述可采取的措施。
2023-01-18更新 | 271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海面上升将导致河流的入海口段以堆积作用为主,反之以侵蚀作用为主,下图为第四纪气候变化导致的海面升降变化与海岸带河流地貌发育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下题。

1.按海岸带河流地貌发育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C.丁-乙-丙-甲D.丁-丙-乙-甲
2.甲、乙、丙、丁四图中反映海平面上升的
A.甲、乙B.丙、丁C.乙、丁D.甲、丙
2020-02-0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下图是我国中世纪与现代的亚热带和暖温带北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中世纪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A.气候比现代寒冷B.降水比现代丰富
C.受人类污染严重D.水稻普遍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广
2.从图中信息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变化在同一纬度上状况是相同的
B.中世纪和现代的亚热带范围都在秦岭以南
C.中世纪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分布的纬度均比现代的高
D.中世纪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约是现代800mm年等降水量线
2018-12-19更新 | 220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公布的1880年~2009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以1901年~2000年的多年平均气温为参照的变化值)。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A.波动上升B.逐年上升
C.先降后升D.直线上升
2.图示气温变化导致的后果是
A.全球气候变得干旱B.山地雪线高度上升
C.全球农业生产减产D.全球平均海平面下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