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我国野生亚洲象目前仅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临沧市三个州市,其生存环境面临破碎化的威胁。然而在几千年前,我国野生亚洲象的分布与现在相比有很大差异。图为我国野生亚洲象分布范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根据各省行政区简称推测野生亚洲象在历史上曾有分布的是(     
A.黑龙江省B.云南省C.重庆市D.河南省
2.野生亚洲象生存环境破碎化后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①食物种类减少②人象冲突增加③生物多样性增加④种群间基因交流受阻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3.影响我国亚洲象分布范围逐渐南退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     
A.不同朝代战乱B.森林面积锐减C.全球气候变化D.人口城市扩张

2 . 海洋蓝洞是前期发育在高于海平面的碳酸盐岩台地和岛礁上,后期位于海平面之下,洞口与外海连通的洞穴。三沙永乐蓝洞位于我国西沙群岛,最大深度为300.89米,平均直径约为130米。下图示意三沙永乐蓝洞剖面,洞口周围生长有繁茂的珊瑚礁,从洞口往下,随着水体加深,洞壁逐渐收窄,在洞体转折处之上的斜坡观测到了滑塌沉积物。完成下面小题。



1.三沙永乐蓝洞洞口周围生长有繁茂的珊瑚礁,主要是因为(     
①水温适宜②海水盐度低③水深较浅④水流波动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推测洞体转折处以上洞体的形成主要是(     
A.地壳下沉B.火山喷发C.洞穴垮塌D.海浪侵蚀
3.三沙永乐蓝洞形成过程中(     
A.海平面持续下降B.始终处于海洋环境C.地质条件较稳定D.气候呈现冷暖交替
2024-02-05更新 | 25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3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尔代夫群岛由自然环礁组成。据考证,最初马尔代夫海平面以每千年15m的速度上升;距今7000~6000年,海平面上升速度约为每千年2m;距今6000年以来,海平面上升速度为每千年25cm,从此时开始马尔代夫海域出现珊瑚岛礁。形成珊瑚岛礁的珊瑚虫生活在浅海水域,适宜温度为22~32℃。有人提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马尔代夫群岛在近100年内可能会消失。下左图示意马尔代夫地理位置,下右图示意马尔代夫近1万年以来的气温变化。



(1)据材料说明近1万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
(2)分析冰期结束后的前期气温上升并不明显,而海平面上涨幅度大的原因。
(3)就材料中马尔代夫群岛消亡论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冰冻圈是地球表层的水以固态形式存在的圈层,包括陆地表层的冰川(冰盖)、冻土、积雪、江(河、湖)冰等;海洋上的海冰、冰山等;大气圈中的冰晶等。冰冻圈是气候变化最敏感圈层之一,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冰冻圈各要素都在变化,主要表现为规模、温度的变化以及使原本封存在冰冻圈内的有机碳融化分解。我国的冰冻圈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北方地区。

材料二:下图为两极海冰范围变化图。



(1)描述1970-2019年期间两极海冰变化的特征。
(2)说出近年来青藏高原地区冰冻圈显著变化的主要表现。
(3)分析冰冻圈的变化对气温的影响及原因。
2022-06-17更新 | 41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湖北省荆州中学等四校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5 . 青藏高原表层土壤的冻融状态极大地影响着土壤和大气之间的水分和能量交换、微生物的生存,其日冻融循环出现季节性冻结—融化过程(温度逐渐升高)以及季节性融化—冻结过程(温度逐渐降低),起始时间为正值说明冻融循环推后。下图为青藏高原2003~2019年日冻融循环发生时间点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符合青藏高原土壤冻融状态变化表述的是(     
A.季节性冻结—融化过程发生时间点波动性推后
B.季节性融化—冻结过程发生时间点波动性推后
C.季节性冻结—融化过程和季节性融化—冻结过程发生时间点均提前
D.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冻融状态影响最大
2.青藏高原进入日冻融循环最早的年份是(     
A.2004年B.2008年C.2013年D.2016年

6 . 石笋是位于溶洞洞底的尖锥体,其高度往往与溶洞中的滴水量成正相关。通过对石笋的分析可推断气候演变特征。司岗里洞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洞内发育有丰富的石笋。下图为1300-1900年司岗里洞最深部一处石笋的距顶深度曲线和平均生长速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300-1900年,司岗里洞内的石笋(     
A.生长发育变快B.生长发育变慢C.生长发育停滞D.生长发育没有间断
2.根据石笋的生长变化可以推断出该时段(     
A.东亚寒潮多发B.东南亚洪灾频发C.南亚旱灾多发D.西亚气候湿润
2021-05-13更新 | 600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1届高三5月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综地理试题
7 .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距今约260万年至1万年前的更新世,又称“第四纪大冰期”,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显著特征是全球气候变冷,冰川面积大幅增加,寒冷的小冰期和相对温暖的间冰期交替出现。更新世是披毛犀等冰期动物繁盛的时代,披毛犀是大型食草动物,生活在草原和草甸地区,长达1米的鼻角可以刮开冰雪,找到干草。中国科学家依据不同时期的披毛犀化石,提出了冰期动物“走出西藏说”:更新世之前,青藏高原成为冰期动物的“摇篮”,进入冰期以后,这些动物迁出了起源地,不断演化,它们的后代最终抵达北极地区。


(1)分析青藏高原成为冰期动物“摇篮”的时空背景。
图中1②③示意披毛犀种群“走出西藏”的迁徙线路。
(2)说明披毛犀种群东迁和北上的原因。
(3)晚更新世,最后披毛犀的最大分布范围可达中国东部的黄淮地区但是没有扩张到同纬度的亚洲中西部和北非地区,推测其主要原因。
2021-05-10更新 | 552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三质量调查试卷(二)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永暑礁(下图)是我国南沙群岛西北部的一座珊瑚礁。受第四纪冰期以来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升降的影响,该地区的珊瑚礁存在明显的二元地质结构(表层为全新世松散珊瑚礁沉积物,下层为更新世以前已成岩的礁灰岩)。近年来,我国在该礁的西南部修建了人工岛。受盛行风的影响,人工岛周围沉积物的渗透性存在明显差异。

(1)简述人工岛建在永暑礁西南部的原因。
(2)说明该地珊瑚礁二元地质结构的形成过程。
(3)比较A、B两地沉积物渗透性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2024-06-15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6 中国地理(4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

9 . 下图示意1990—2013年山西省碳排放量变化。据此完成线面小题。



1.1990—2013年山西省碳排放量的变化特征是(     
A.1991—1996年持续增长B.1997—2005年呈波动下降趋势
C.2005年之前年均碳排放量比2005年之后大D.2005年之后碳排放量增长较2005年之前平稳
2.为减少山西省碳排放量,可采取的可行性措施是(     
A.优化产业结构B.降低GDP规模C.变输煤为输电D.关停所用煤炭企业
2021-09-19更新 | 43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三章 素养拓展区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10 . 有学者通过对西北地区21个代表站点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的统计,分析近50年西北干旱区的气候演变规律,提出了西北气候由暖干型开始向暖湿型转变的观点。下表示意依据气温及降水统计数据得出的西北地区气温和降水距平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表1西北干旱区气温距平变化(单位:℃)

年平均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1956-1960

-0.3

-0.4

0

-0.2

-0.4

1961-1970

-0.3

0.2

0

-0.3

-0.8

1971-1980

0

-0.1

0.2

0.2

-0.3

1981-1990

0.1

0

-0.2

0.1

0.7

1991—2000

0.4

0.5

0.1

0.3

0.9

表2西北地区降水距平变化(单位:mm)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1956-1960

-7.78

2.1

-1.9

-5.5

-3.7

1961-1970

-9.52

0.3

-6.9

-0.8

-3.2

1971-1980

-2.53

-4.2

-1.9

5.7

0.3

1981-1990

6.43

3.2

1.5

-2

1.1

1991-2000

8.44

1.1

7

-0.6

1.4

1.西北地区增温趋势明显的季节是(     
A.春、秋季B.秋、冬季C.夏、秋季D.春、冬季
2.西北地区降水量增加主要时期及该时期降水量增加最快的季节分别是(     
A.1981—2000年春季B.1991—2000年春季
C.1981—2000年夏季D.1991—2000年夏季
3.下列对西北地区变暖变湿趋势影响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A.冬小麦返青提早、抽穗期提前、成熟期提前
B.加剧病虫害的流行
C.冬季降水量增多,对土壤保墒和作物越冬有利
D.冬季气温升高,牧区雪灾减少,利于牲畜安全越冬
2021-04-14更新 | 283次组卷 | 6卷引用:地理-学科网2020年高三11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新课标Ⅰ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