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2023·湖北·模拟预测
选择题-选择题组 | 较难(0.4) |

1 . 石羊河流域位于河西走廊东部,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受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矛盾异常突出。图1、图2分别示意石羊河流域三个观测站点逐月累积蒸发量及年蒸发量累积距平(即距平值的累加)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乌鞘岭站(     
A.1960—1970年的年蒸发量最大B.1980年的年蒸发量累积距平最小
C.1990年的蒸发量与平均值相同D.1995—2010年的年蒸发量变化较小
2.与永昌站相比,民勤站1970—1990年的年蒸发量变化差异可能取决于(     
A.气温变化B.风速大小C.水源供应D.植被覆盖
3.2000年以来,石羊河流域三个观测站点年蒸发量累积距平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旱涝灾害加剧B.尾闾湖泊扩大C.植被类型减少D.绿洲快速扩张
2023-10-27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猜题卷(一)

2 . 全球变暖背景下,“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下图示意1959~2019年全球及部分国家人均累计CO2排放量。2013年以来,②国人均CO2年排放量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的国家是(     
A.英国、美国、日本、中国、印度B.美国、英国、日本、中国、印度
C.英国、美国、日本、印度、中国D.美国、日本、英国、中国、印度
2.推测2013年以来②国人均CO2年排放量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转型升级B.新冠疫情影响C.人口总数减少D.能效提高
3.“减排、增汇、保碳、封存”是我国实行“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下列措施中“增汇”效果显著的是(     
A.保护自然生态B.开发生物质能C.建设生态工程D.治理大气污染
2022-12-12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冰冻圈是地球表层的水以固态形式存在的圈层,包括陆地表层的冰川(冰盖)、冻土、积雪、江(河、湖)冰等;海洋上的海冰、冰山等;大气圈中的冰晶等。冰冻圈是气候变化最敏感圈层之一,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冰冻圈各要素都在变化,主要表现为规模、温度的变化以及使原本封存在冰冻圈内的有机碳融化分解。我国的冰冻圈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北方地区。

材料二:下图为两极海冰范围变化图。



(1)描述1970-2019年期间两极海冰变化的特征。
(2)说出近年来青藏高原地区冰冻圈显著变化的主要表现。
(3)分析冰冻圈的变化对气温的影响及原因。
2022-06-17更新 | 40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湖北省荆州中学等四校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4 . 甲烷(CH4)是仅次于二氧化碳(CO2)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甲烷的人为排放源主要包括煤炭开采、石油和天然气泄漏、水稻种植、反刍动物消化、动物粪便、燃料燃烧、垃圾填埋、污水处理等。其中农业是甲烷的主要来源,而在甲烷的农业排放量中,32%来自反刍动物消化的排放,8%来自水稻种植。在2021年苏格兰格拉斯哥气候大会上,中美两国达成强化气候行动联合宣言,特别提及要加大行动控制和减少甲烷排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烷具有增温效应,主要是因为甲烷能(     
A.大量吸收太阳短波辐射B.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C.大量反射太阳短波辐射D.大量反射地面长波辐射
2.大气中的甲烷主要来源于(     
A.作物生长时的排放B.大气中CO2的转化
C.秸秆燃烧D.粪便和植物体腐烂
3.从理论上讲,减少甲烷排放的最有效措施是(     
A.提倡素食,减少畜牧养殖B.进行垃圾深度填埋
C.提倡面食,减少水稻种植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022-04-15更新 | 140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届湖北省十堰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