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冰冻圈是地球表层的水以固态形式存在的圈层,包括陆地表层的冰川(冰盖)、冻土、积雪、江(河、湖)冰等;海洋上的海冰、冰山等;大气圈中的冰晶等。冰冻圈是气候变化最敏感圈层之一,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冰冻圈各要素都在变化,主要表现为规模、温度的变化以及使原本封存在冰冻圈内的有机碳融化分解。我国的冰冻圈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北方地区。

材料二:下图为两极海冰范围变化图。



(1)描述1970-2019年期间两极海冰变化的特征。
(2)说出近年来青藏高原地区冰冻圈显著变化的主要表现。
(3)分析冰冻圈的变化对气温的影响及原因。
2022-06-17更新 | 41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湖北省荆州中学等四校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2 . 大规模的冰川退缩与扩张会影响海平面的垂直变化,也会引起局部地区地壳的垂直变化。终碛堤是冰舌前端较长时期停留在同一位置而逐渐堆积起来的弧状堤坝,可以显示冰川的变化,进而显示气候的变化,图1为冰川地壳受力示意图,图2为某冰川冰舌,2万年以来,该冰川依次发育了甲、乙、丙三道终碛堤,其中丙终碛堤只在冰川底部保留了残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地区气温变化符合(     
A.B.
C.D.
2.图2地貌形成过程显示气候变化具有(     
A.交替性   随机性B.持续性   交替性C.间歇性   交替性D.随机性   间歇性
3.下列情况符合冰川退缩、扩张对地壳、海平面影响的是(     
①冰川退缩引起地壳上升、海平而上升②冰川退缩引起地壳下降、海平面下降③冰川扩张引起地壳下降、海平面下降④冰川扩张引起地壳上升、海平面上升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

3 . 青藏高原表层土壤的冻融状态极大地影响着土壤和大气之间的水分和能量交换、微生物的生存,其日冻融循环出现季节性冻结—融化过程(温度逐渐升高)以及季节性融化—冻结过程(温度逐渐降低),起始时间为正值说明冻融循环推后。下图为青藏高原2003~2019年日冻融循环发生时间点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符合青藏高原土壤冻融状态变化表述的是(     
A.季节性冻结—融化过程发生时间点波动性推后
B.季节性融化—冻结过程发生时间点波动性推后
C.季节性冻结—融化过程和季节性融化—冻结过程发生时间点均提前
D.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冻融状态影响最大
2.青藏高原进入日冻融循环最早的年份是(     
A.2004年B.2008年C.2013年D.2016年

4 . 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人类大量燃烧矿物质燃料,可能导致我国(     
A.北方生长季缩短B.天山雪线海拔降低
C.人口地理界线西移D.极端天气现象多发
2.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奥会兑现承诺,成为史上首个“碳中和”冬奥会。在北京冬奥会前期及举办过程中,下列措施中体现了“碳中和”理念的是(     
①赛道实施人工造雪
②三大赛区26个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
③严格执行了闭环管理(冬奥会期间,所有涉奥人员只能在人为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④河北省张家口市2014年以来完成营造林1643万亩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
3.有助于促进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措施是(     
A.长三角地区开发水能B.东北优化产业结构
C.江汉地区开发地热能D.内蒙古地区全面造林

5 . 石笋是位于溶洞洞底的尖锥体,其高度往往与溶洞中的滴水量成正相关。通过对石笋的分析可推断气候演变特征。司岗里洞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洞内发育有丰富的石笋。下图为1300-1900年司岗里洞最深部一处石笋的距顶深度曲线和平均生长速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300-1900年,司岗里洞内的石笋(     
A.生长发育变快B.生长发育变慢C.生长发育停滞D.生长发育没有间断
2.根据石笋的生长变化可以推断出该时段(     
A.东亚寒潮多发B.东南亚洪灾频发C.南亚旱灾多发D.西亚气候湿润
2021-05-13更新 | 600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1届高三5月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综地理试题
6 .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距今约260万年至1万年前的更新世,又称“第四纪大冰期”,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显著特征是全球气候变冷,冰川面积大幅增加,寒冷的小冰期和相对温暖的间冰期交替出现。更新世是披毛犀等冰期动物繁盛的时代,披毛犀是大型食草动物,生活在草原和草甸地区,长达1米的鼻角可以刮开冰雪,找到干草。中国科学家依据不同时期的披毛犀化石,提出了冰期动物“走出西藏说”:更新世之前,青藏高原成为冰期动物的“摇篮”,进入冰期以后,这些动物迁出了起源地,不断演化,它们的后代最终抵达北极地区。


(1)分析青藏高原成为冰期动物“摇篮”的时空背景。
图中1②③示意披毛犀种群“走出西藏”的迁徙线路。
(2)说明披毛犀种群东迁和北上的原因。
(3)晚更新世,最后披毛犀的最大分布范围可达中国东部的黄淮地区但是没有扩张到同纬度的亚洲中西部和北非地区,推测其主要原因。
2021-05-10更新 | 552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三质量调查试卷(二)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永暑礁(下图)是我国南沙群岛西北部的一座珊瑚礁。受第四纪冰期以来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升降的影响,该地区的珊瑚礁存在明显的二元地质结构(表层为全新世松散珊瑚礁沉积物,下层为更新世以前已成岩的礁灰岩)。近年来,我国在该礁的西南部修建了人工岛。受盛行风的影响,人工岛周围沉积物的渗透性存在明显差异。

(1)简述人工岛建在永暑礁西南部的原因。
(2)说明该地珊瑚礁二元地质结构的形成过程。
(3)比较A、B两地沉积物渗透性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2024-06-15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甲、乙两个时期的海岸线变迁图,图中a、b为对应时期的月均温等值线(月份和温度值均相同)分布状况,在只考虑全球气温变化对海岸线的影响下,a对应甲时期,b对应乙时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信息表明,该区域此时(     
A.受暖流影响B.处于夏半年
C.南部炎热干燥D.盛行西南风
2.与乙时期相比,甲时期全球(     
A.大陆冰盖范围小B.平均气温高
C.山地雪线低D.平均湿度小
2021-09-05更新 | 3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大西洋暖流是由表层风洋流和深层海水温盐环流共同构成的三维立体环流,每秒向欧洲输送1亿立方米的暖水,相当于百万座核电站的产热供给。在距今1.29-1.15万年前,先是劳伦泰德冰盖的冰架大规模断裂,后来格陵兰地区降温20℃、英格兰地区降温8℃,猛犸象、巨型短面熊、剑齿虎等动物灭绝,史称“新仙女木事件”。图1和图2为相关资料图。

(1)描述42万年来地球温度变化的特点。
(2)说明“新仙女木事件”发生过程。
(3)简述“新仙女木事件”结束后气温恢复正常的原因
2024-05-0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

10 . 洱海是云贵高原上的第二大湖泊,其西侧的点苍山森林茂密,众多溪流发源于此。历史上流域内气候干湿程度的变化会导致湖泊水域面积以及入湖处与湖心距离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入湖河流所携带泥沙的沉积条件。因此,科学家常常利用湖底沉积物粒径粗细的变化推断流域内的气候变迁。下面图1为云南点苍山和洱海地区示意图,图2示意乙地湖底沉积物粒径与其沉积时间的对应曲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1中点苍山东侧平原的成因是(     
A.地壳上升,流水侵蚀B.地壳下沉,流水侵蚀
C.地売上升,流水沉积D.地壳下沉,流水沉积
2.图1中甲地至乙地湖底沉积物粒径粗细的变化特点为(     
A.总体变粗B.总体变细C.先变粗,后变细D.先变细,后变粗
3.图示地区1300年至2000年气候干湿状况的变化为(     
A.变干一变湿一变干一变湿B.变湿一变干一变湿
C.变湿一变干一变湿一变干D.变干一变湿一变干
2021-01-12更新 | 191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19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4月)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