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21-22高二下·云南红河·期末
名校

1 . 湄公河在河口三角洲共有九个河口入海,形成“九龙入海”的水系特征。科研人员认为,如果没有人为千预(如海岸防护工程,未来湄公河三角洲的体积、面积将大幅度缩小。在距今12~0.85万年前,湄公河流域的地壳、降水相对稳定。下图为湄公河三角洲附近不同时期海岸线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距今1.2一0.85万年全球气温的整体变化趋势为(     
A.逐渐降低B.先升后降C.逐渐升高D.先降后升
2.未来湄公河三角洲体积、面积大幅度缩小的前提条件不包括(     
A.流域降水量减少B.退耕还林C.修建水库D.地壳上升
2022-07-18更新 | 301次组卷 | 4卷引用:2.3 河流地貌的发育(分层练)-【讲义+分层练】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同步备课优质资源(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 .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2018年9月,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发布首期成果,指出青藏高原近几十年来的气候变化显著。专家指出青藏高原气候的变化,从短期来看,确实有不少好处。但从长选的角度来看这种变化会对高原生态系统、工农业、交通、人民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的腹地,该地区地势高峻,冰川广布,湿地众多。下图为青藏高原1971-2000年的气候变化分布图(站点抽样统计数据)。



(1)据图,描述青藏高原气候变化趋势。
(2)有数据表明,近几十年以来青藏高原的升温速度增快,试从下垫面变化的角度分析原因。
(3)根据气候变化趋势,推测未来三江源地区河流流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4)简述高原的气候变化对铁路安全运营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2019-11-03更新 | 52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练习:3.4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21-22高一上·江苏淮安·阶段练习

3 . 下图示意中生代与新生代全球平均气温与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裸子植物繁盛时代为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时代的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     
A.暖湿B.冷干C.冷湿D.暖干
2.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分别出现在(     
A.前寒武纪末期和古生代末期B.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D.古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
3.地球的演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这些阶段按照时间顺序正确的排序是(     
①初期的岩浆时代②出现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中生代③原始海洋时代④陆地面积增加,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动物的古生代⑤出现鸟类、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造山运动阶段
A.①③②④⑤B.①③④②⑤C.①③⑤②④D.①⑤③④②
4 . 下图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某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别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   
A.逐步变暖B.先暖后冷
C.逐步变冷D.先冷后暖
2.下列自然条件对海岸线的变迁影响较弱的是
A.入海河流沉积作用B.地壳运动
C.风力的侵蚀D.海浪的侵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植物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期间撒出的孢子和花粉的总称,当孢粉离开母体撒落在地面,就会被一层层地掩埋在土层或泥炭层中。孢粉数量巨大,在与空气隔绝的情况下,一部分孢粉可以长期留存下来。在辽宁省南部地区距今10000—8000年的泥炭层中,以桦木属花粉居多,而现在桦木林已经退缩至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近8000年来,辽宁省南部地区的气候变化情况为(     
A.气温降低,降水增多B.气温升高,降水增多C.气温降低,降水减少D.气温升高,降水减少
2.辽宁省南部地区桦树大量生长于(     
A.新生代B.古生代C.中生代D.前寒武纪

6 . 植物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期间撒出的孢子和花粉的总称。当孢粉离开母体撒落在地面,就会被一层层地掩埋在土层或泥炭层中。孢粉数量巨大(例如,一棵山毛榉树一年可撒出4亿粒花粉),在与空气隔绝的情况下,一部分孢粉可长期存留下来。在我国辽宁南部距今10000~8000年的泥炭层中,桦属花粉占优势,而现在桦木林已退缩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我国辽宁南部8000~10000年前的气候特点是(     
A.冷湿B.暖干C.暖湿D.冷干
2.考古专家可以从含有孢粉化石的地层了解到当时的(     
①植被类型②植被年龄③地貌特征④气候特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____的丧失是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最为严重的影响。
(2)____影响国家安全。气候变化可能导致________等战略资源的数量减少和稳定性降低,从而影响国家安全。
(3)____而影响国家安全。
(4)____而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19-20高一下·黑龙江牡丹江·期末

8 . 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4-5.8℃,约是20世纪升温幅度的2-10倍。据此完成各题。

1.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冰川退缩 ②冻土融化③气候更加适宜生物生长,各地动植物数量增加 ④高原内陆湖泊水量大增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B.可以增加降水,减少干旱
C.增加农业生产的产量D.全球升温有利于人体的健康37.
2020-09-09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2.4 全球气候变化(重点练)-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 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人教版必修1)
17-18高一下·湖南·期中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0年以来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


材料二:2015年12月12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协议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了安排,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力争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1)材料一中显示的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试说明这种变化可能给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
(2)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学习过的知识,列举有利于“减排”的做法。
2019-09-01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3.4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同步训练)-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二)

10 .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右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全球气温变化是因为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大气过程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近年来,与图示信息有关的地理现象有(  )
①沿海低地可能被海水淹没 
②华北地区春季旱情可能加重 
③大气层频发强磁暴 
④北冰洋周围海冰融化
A.①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
2018-11-2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