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永暑礁(下图)是我国南沙群岛西北部的一座珊瑚礁。受第四纪冰期以来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升降的影响,该地区的珊瑚礁存在明显的二元地质结构(表层为全新世松散珊瑚礁沉积物,下层为更新世以前已成岩的礁灰岩)。近年来,我国在该礁的西南部修建了人工岛。受盛行风的影响,人工岛周围沉积物的渗透性存在明显差异。

(1)简述人工岛建在永暑礁西南部的原因。
(2)说明该地珊瑚礁二元地质结构的形成过程。
(3)比较A、B两地沉积物渗透性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2024-06-15更新 | 18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6 中国地理(4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

2 . 植被绿度一般用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来表示。19822020年,东北森林带(包括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植被绿度整体呈增加趋势,但20002020年植被绿度减少区域扩大了近7.23倍,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西北部。下图示意19822020年东北森林带温度及降雨量距平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大、小兴安岭相比,长白山脉森林带(     
①阔叶林占比高②针叶林占比高③植被呼吸作用弱④植被光合作用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1982~2020年东北森林带气候总体呈现(     
A.暖湿趋势B.冷湿趋势C.暖干趋势D.冷干趋势
3.2000~2020年间大兴安岭西北部植被绿度减少严重,最可能是因为(     
A.土壤养分流失B.冻土厚度变薄C.温度波动下降D.土壤水分亏缺

3 . 北极放大效应指当地球气候受到温室气体增加等因素的影响时,极地地区比低纬度地区的近地表升温更加迅速。1998~2012年,北极变暖速率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六倍以上。下图是北极海冰最小覆盖度边缘对比。虚线为2013年海冰最小覆盖日(9月21日)的覆盖边缘,实线为2019年海冰最小覆盖日(9月24日)的覆盖边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下列不属于北极海冰变化特点的是(       
A.加拿大北部群岛地区海冰增长B.格陵兰岛地区海冰边缘变化不大
C.2019年海冰比2013年海冰的覆盖面积减小D.挪威海地区海冰增长
2.北极放大效应的原理是(       
①海冰融化,海洋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增加②海洋蒸发量增大,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强
③北极沿岸多发达国家,CO2排放量巨大④北极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4-02-23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1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分类汇编

4 . 河床一般低于周边地表,而倒置河床是一种高出周边地表的古河流地貌,可以表征区域气候的波动变化。沙漠中分布的倒置河床多发育在山前倾斜冲洪积平原之上。下图示意沙漠倒置河床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床地貌从①到②的变化反映了区域气候(     
A.由干变湿B.由湿变干C.由暖变冷D.由冷变暖
2.导致河床高出周边地表的主要原因是河床(     
A.受流水沉积作用增强B.表层物质抗侵蚀强
C.受风力侵蚀作用减弱D.沉积物的来源增加
2024-02-06更新 | 334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2 选择题重难提升专练(30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的大陆冰川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等高纬度地区,其边界的移动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全球海平面的升降与大陆冰川的变化存在较强的关联性。相同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沉积岩,水平方向上由深海到浅海依次是石灰岩、页岩、砂岩。图1为欧洲三次冰期大陆冰川界线的分布位置示意图,图11为相应时期内我国南部某海湾及附近的海岸线位置分布示意图,图3Q地在这三次冰期期间形成的海底岩石的垂直剖面示意图。研究表明三次冰期时间连续,三次冰期时图2对应的区域地壳总体稳定。

(1)根据冰川边界位置,说出三次冰期中最温暖的冰期并简述理由。
(2)说出图1中冰期③时对应图2中的海岸线并分析原因。
(3)根据图文材料,说明三次冰期可能的先后顺序。
2024-02-06更新 | 54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3 综合题重难提升专练(30题)-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地区专用)

6 . 图为地质时期某阶段全球气候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生代后期气候(     
A.非常寒冷B.温暖干旱C.高温多雨D.比较湿润
2.图中甲时期(     
A.被子植物繁盛B.海陆分布格局接近现代C.是铁矿成矿期D.大陆冰川的覆盖面积广
2024-01-19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保障(5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地区专用)

7 . 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关系遵循库兹涅茨曲线规律。当人均收入到达7000~8000美元这一临界点之后,随人均收入增加,环境污染由高趋低,污染程度趋缓。图意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经济发展阶段与污染程度的关系是(     
A.在拐点前一直增加B.在拐点后下降明显
C.拐点的时间明确D.在拐点后经济增速快
2.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污染水平反而降低,其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     
A.人口、城市减少B.治污能力提升
C.工厂、企业减少D.环境自净能力增强
3.“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意思是发达国家在碳减排过程中应该负更大的责任,这是因为发达国家(     
A.人口数量更多,工业更发达
B.技术力量雄厚,更有能力减少排放
C.过去排放了更多的二氧化碳
D.经济实力强,更能承担减排带来的损失
2023-03-16更新 | 756次组卷 | 10卷引用:专题05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高频选择题60题)(3大考点)-【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8 . 秦岭——淮河一线地处我国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基于1970年到2019年秦岭一淮河地区气象站点观测数据,以1月平均气温和日均温稳定≥10℃积温为指标,通过数据处理得到不同时期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①1970s—2010s从气温指标上看西安属于亚热带
②淮河段亚热带北界在1970s—1980s北移幅度最大
③2010s亚热带北界在淮河段走势与纬线大体一致
④亚热带北界北移的幅度在115°E附近最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图示地区1970年到2019年间(     
A.冬季气温降低造成病虫害加剧B.从暖温带变成为亚热带
C.冬小麦的生长周期变长D.柑橘种植范围向北推进
2023-03-06更新 | 251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3 国家安全(选3第二章、第三章)(2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9 . 下图示意中生代与新生代全球平均气温与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现代相比,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全球气候的总体特点是(     
A.暖湿B.冷湿C.冷干D.暖干
2.相对于新生代其他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总体上(     
A.海平面上升B.冰川范围扩大
C.全球平均气温较高D.许多生物向高纬度迁移
2022-11-14更新 | 163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6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高频选择题6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

10 . 下图为新生代距今36Ma(注:Ma指百万年)以来我国西北地区植被类型百分比,其中左图为主要森林类型比例变化,右图为荒漠和草原比例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距今36Ma以来,我国西北地区(     
A.始终以温带混交林为主B.草原比重持续增加
C.曾经出现冷暖交替变化D.气候逐渐趋向湿润
2.图示时期(     
A.联合古陆形成B.蓝藻大爆发
C.被子植被繁盛D.爬行动物出现
2022-11-06更新 | 496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03 国家安全(选3第二章、第三章)(2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