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了数次大冰期(指地质时期中的寒冷期,通常表现为全球平均气温偏低,冰川覆盖面积巨大)。下图示意中生代与新生代全球平均气温与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第四纪相比,“爬行动物的时代”全球气候的总体特点是(     
A.暖干B.冷干C.冷湿D.暖湿
2.新生代第四纪发生的重大地理事件是(     
A.联合古陆开始解体B.冰川范围扩大
C.海平面上升较快D.许多生物向高纬度迁移
2023-12-11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2 . 下列诗句能反映气候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023-10-1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聚仁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摸底地理试题

3 . 碳强度是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图为“2010-2019年北京与全国碳强度变化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和全国的碳强度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B.全国的低碳趋势明显优于北京
C.北京较全国更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D.北京碳强度下降幅度大于其他各省市
2.为降低北京的碳排放总量,下列举措可行的有(     
①尽量拼车出行②推广使用LED灯③分散非首都职能④降低能源消耗总量⑤采用远程视频会议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2023-09-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4 . 碳排放量的多少和强度往往与区域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根据碳排放总量随时间尺度演变,研究人员绘制了三个倒“U”形曲线,即碳排放强度的倒“U”形曲线高峰、人均碳排放量倒“U”形曲线高峰及碳排放总量的倒“U”形曲线高峰。从工业革命开始,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S1阶段为碳排放强度高峰前阶段,S2阶段为碳排放强度高峰到人均碳排放量高峰阶段,S3、S4阶段为人均碳排放量高峰之后阶段(如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工业革命开始的四个阶段中,碳排放强度大、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低。该特点所对应的阶段是(     
A.S1B.S2C.S3D.S4
2.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增强,全球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不稳定性增加,主要原因是(     
A.煤炭利用使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环境污染加剧
B.煤炭矿产资源开采造成区域生态破坏严重
C.煤炭利用使非可再生资源枯竭,生态问题严重
D.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总量增加至最大值
2023-08-10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中显示1870年以来人类累计碳排放与全球升温幅度的关系,可作为制订未来减缓气候变化行为的依据。图中阴影区域为根据不同模式计算的全球二氧化碳累计排放总量对应的升温幅度范围。阴影区的两条边界线可分别代表低排放模式(碳累积速度慢)与高排放模式(碳累积速度快)的全球二氧化碳累计排放与全球升温幅度的关系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温度比1870年升高1.5°C,与之对应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是(     
A.高排放模式约2500×109B.高排放模式约4000×109
C.低排放模式约2000×109D.低排放模式约4000×109
2.能有效降低升温幅度的措施是(     
①农田开垦②征收碳税③采用低碳排放策略④增加碳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3-08-0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6 . 我国东北多年冻土区可分为连续多年冻土区、不连续多年冻土区以及稀疏岛状多年冻土区。研究表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东北多年冻土区南界北移,植被覆盖指数呈增加趋势,但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的冻土活动层厚度和植被生长季变化的差异,造成其植被覆盖指数的增加程度不同。从长期来看,气候变暖反而会限制我国东北多年冻土区的植被生长。下图示意我国东北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的分布。据此完下列小题。

   

1.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植被覆盖指数增加量最大的是(     
A.I区B.Ⅱ区C.Ⅲ区D.IV 区
2.近年来,与IV 区相比,I区整体上(     
①冻土活动层厚度增加较多 ②冻土活动层厚度增加较少
③植被生长季变化大 ④植被生长季变化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长期来看,气候变暖会阻碍植被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水分供应增加B.土壤水分供应减少
C.区域降水总量增加D.区域降水总量减少
2023-05-30更新 | 638次组卷 | 9卷引用:高三地理开学摸底考(辽宁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

7 . 2022年7月2日,中美科学家通过研究早期大熊猫的“第六指”化石发现,大熊猫偏爱吃竹子的历史至少已有600万年。下图为地质时期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早期大熊猫开始食用竹子的气候特点是(     
A.气温持续上升B.降水持续减少C.气温波动下降D.降水波动增加
2.甲时期(     
A.爬行动物繁盛B.三叶虫灭绝C.哺乳动物出现D.被子植物繁盛

8 . 植物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期间撒出的孢子和花粉的总称。当孢粉离开母体撒落在地面,就会被一层层地掩埋在土层或泥炭层中。孢粉数量巨大(例如,一棵山毛榉树一年可撒出4亿粒花粉),在与空气隔绝的情况下,一部分孢粉可长期存留下来。在我国辽宁南部距今10000~8000年的泥炭层中,桦属花粉占优势,而现在桦木林已退缩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我国辽宁南部8000~10000年前的气候特点是(     
A.冷湿B.暖干C.暖湿D.冷干
2.考古专家可以从含有孢粉化石的地层了解到当时的(     
①植被类型②植被年龄③地貌特征④气候特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下图为1961~2017年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年平均温度距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表气温距平与地表温度距平(     
A.自1961年起开始持续增大B.变化周期与太阳活动周期基本一致
C.近60年来始终保持正相关D.随太阳辐射强度的年际变化而变化
2.2005~2017年间的气温变化,可能导致当地(     
A.湖泊面积增大B.植被返青期滞后C.林线位置下降D.冻土区面积增加
2022-03-27更新 | 682次组卷 | 1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10 .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研究发现,阴山南麓洪积扇发育众多,下层扇体面积大于上层,如同叠瓦,被称为“叠瓦状洪积扇”。下图为阴山南麓洪积扇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叠瓦状洪积扇”的形成说明历史时期阴山南麓气候较现在更(     
A.干旱B.湿润C.温和D.寒冷
2.甲地堆积物下层比上层(     
A.形成早,颗粒大B.形成晚,颗粒大C.形成早,颗粒小D.形成晚,颗粒小
3.推测乙、丙洪积扇面积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A.乙河流域降水更丰沛B.乙河流域土质更疏松
C.丙河流域地势更陡峭D.丙河流域植被更茂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