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1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三次大冰期,分别为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读图,有关大冰期与间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冰期雪线下降B.间冰期海面降低
C.大冰期全球自然带向两极方向推移D.间冰期物种锐减

2 . 植物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期间撒出的孢子和花粉的总称,当孢粉离开母体撒落在地面,就会被一层层地掩埋在土层或泥炭层中。孢粉数量巨大,在与空气隔绝的情况下,一部分孢粉可以长期留存下来。在辽宁省南部地区距今10000—8000年的泥炭层中,以桦木属花粉居多,而现在桦木林已经退缩至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近8000年来,辽宁省南部地区的气候变化情况为(     
A.气温降低,降水增多B.气温升高,降水增多C.气温降低,降水减少D.气温升高,降水减少
2.辽宁省南部地区桦树大量生长于(     
A.新生代B.古生代C.中生代D.前寒武纪

3 . 要想了解地球历史,就要了解地层和化石,就要学会读地质年代表。图左为彩虹恐龙化石,图右为地质年代表部分年代的气候变化及动物发展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生代晚期两栖动物向爬行动物进化阶段的主要气候变化是(     
A.变冷干B.变暖湿C.变冷湿D.变暖干
2.据图判断二叠纪时期相较于志留纪时期(     
A.物种更丰富B.冰川范围缩小C.陆地面积扩大D.海平面上升
3.彩虹恐龙生活的时期(     
A.古老的两栖动物灭绝B.陆地蕨类植物生长茂盛
C.形成丰富的煤炭资源D.喜马拉雅山脉迅速崛起
2023-07-24更新 | 580次组卷 | 16卷引用:1.3地球的演化过程(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

4 . 基于各行业污染物协调减排及能源供应稳定的前提下,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对此,某研究中心建立了多目标规划模型。图为该模型中2021~2060年各代表年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未来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贡献度最大的行业(     
A.钢铁B.建材C.电力D.化工
2.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主要是为了(     
A.调整产业结构B.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C.缓解资源枯竭D.化解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2023-06-30更新 | 280次组卷 | 13卷引用: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关系遵循库兹涅茨曲线规律。当人均收入到达7000~8000美元这一临界点之后,随人均收入增加,环境污染由高趋低,污染程度趋缓。图意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经济发展阶段与污染程度的关系是(     
A.在拐点前一直增加B.在拐点后下降明显
C.拐点的时间明确D.在拐点后经济增速快
2.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污染水平反而降低,其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     
A.人口、城市减少B.治污能力提升
C.工厂、企业减少D.环境自净能力增强
3.“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意思是发达国家在碳减排过程中应该负更大的责任,这是因为发达国家(     
A.人口数量更多,工业更发达
B.技术力量雄厚,更有能力减少排放
C.过去排放了更多的二氧化碳
D.经济实力强,更能承担减排带来的损失
2023-03-16更新 | 756次组卷 | 10卷引用:热搜题 人教版选必3 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第三节 国际合作

6 . 下图示意中生代与新生代全球平均气温与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现代相比,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全球气候的总体特点是(     
A.暖湿B.冷湿C.冷干D.暖干
2.相对于新生代其他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总体上(     
A.海平面上升B.冰川范围扩大
C.全球平均气温较高D.许多生物向高纬度迁移
2022-11-14更新 | 163次组卷 | 6卷引用:主题12 碳排放与碳减排国际合作(课时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中华地图版2022选择性必修3)

7 . 19世纪以来,全球气候虽然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在变暖。全球平均气温在20世纪升高了0.4~0.8℃。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示阶段地球平均气温整体上波动升高
B.1990年的气温高于1940年的气温
C.该曲线变化的总趋势与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一致
D.1900~2000年,气温的升高幅度逐渐增大
2.上述气温变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
B.部分地区高山冰川出现退缩现象
C.全球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量减少
D.气候变暖会使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有利于增强体质
2022-10-14更新 | 172次组卷 | 3卷引用:3.4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8 . 下图示意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材料,新生代第三纪初期的气候特点应该是(     
A.冷湿B.冷干C.暖湿D.暖干
2.在石炭纪向二叠纪过渡时期(     
A.被子植物极其繁盛B.大陆冰川面积较广
C.海平面略高于现代D.喜马拉雅山脉形成
2022-10-12更新 | 96次组卷 | 3卷引用:1.3地球的演化过程(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

9 . 亚洲象是生活在湿热地区的群居动物,其分布与一定的气候条件相适应。读历史时期亚洲象分布北界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自3000年前至清代,亚洲象分布的最北界(     
A.不断南移B.先南移后北移
C.先北移后南移D.不断北移
2.关于图示四个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3000年前全球海平面较低B.宋代时期热带、亚热带向北扩大
C.明代时期全球冰盖面积较大D.清代时期全球气候变冷
2022-10-08更新 | 372次组卷 | 19卷引用:【新教材精创】第一章 单元测试(2)-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10 . 今年9月9日,非洲热带国家喀麦隆被当地人称为“小巴黎”的巴纳“突降大雪”,到处白雪皑皑,很多地方的积雪厚达5公分以上,这在当地有记录气象史上几乎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人们都兴高采烈地玩起了雪,进入了狂欢的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喀麦隆“突降大雪”十分罕见,当地产生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A.对流旺盛B.冻结层低C.大气平稳D.水汽充足
2.巴纳地区“下大雪”,说明(     
A.生态环境持续恶化B.全球从间冰期进入冰期
C.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D.粗放经营引发自然灾害
2022-08-04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1.3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