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4 道试题

1 . 末次冰盛期是距今最近的极寒冷期。在末次冰盛期内,影响我国的季风环流与今本质相同,只有程度差异以及出现时间、分布位置方面的变化。当时,我国东部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及现代降水量的60%甚至低于30%,夏季,北方降水尤其少。在末次冰盛期冷干的大背景下,自然带空间格局与现代比也存在巨大差异。下图示意末次冰盛期时我国东部地区等温线分布,下表为我国东部地区末次冰盛期与现代气温的差异幅度(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
年平均气温10~11108~9<5
7月平均气温6~76~763
1月平均气温15~1616~171410
我国东部地区末次冰盛期与现代气温的差异幅度(单位:℃)
1.关于末次冰盛期与现代气温差异幅度的时空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小于夏季;北方大于南方B.冬季大于夏季;北方大于南方
C.冬季小于夏季;北方小于南方D.冬季大于夏季;北方小于南方
2.我国东部地区末次冰盛期夏季降水量较现代少的原因(     
①夏季陆地气温低,亚洲低压势力较弱,夏季风势力弱
②海洋表面温度低,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夏季风势力强
③海平面低,海洋水汽输送的距离远、水量少
④海洋表面温度低,台风发育、登陆的数量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与末次冰盛期比,现代我国东部地区自然带空间格局(     
A.相同自然带分布位置更偏南B.草原森林过渡地带位置更靠西
C.相同自然带分布的海拔更低D.雪线海拔更高,林线海拔更低
7日内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5月保温考试地理试卷

2 . 反照率指对某表面而言的总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地表反照率是反映地表对太阳短波辐射反射特性的物理参量。下图为19802012年格陵兰地区7月地表反照率距平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格陵兰地区地表反照率变化出现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①全球变暖②全球气候变冷③冰川面积扩大④冰川融化加剧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分析格陵兰地区地表反照率变化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有(     
①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②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南移动
③高山上林带上界位置上升④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植被绿度一般用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来表示。19822020年,东北森林带(包括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植被绿度整体呈增加趋势,但20002020年植被绿度减少区域扩大了近7.23倍,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西北部。下图示意19822020年东北森林带温度及降雨量距平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大、小兴安岭相比,长白山脉森林带(     
①阔叶林占比高②针叶林占比高③植被呼吸作用弱④植被光合作用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1982~2020年东北森林带气候总体呈现(     
A.暖湿趋势B.冷湿趋势C.暖干趋势D.冷干趋势
3.2000~2020年间大兴安岭西北部植被绿度减少严重,最可能是因为(     
A.土壤养分流失B.冻土厚度变薄C.温度波动下降D.土壤水分亏缺

4 . 河床一般低于周边地表,而倒置河床是一种高出周边地表的古河流地貌,可以表征区域气候的波动变化。沙漠中分布的倒置河床多发育在山前倾斜冲洪积平原之上。下图示意沙漠倒置河床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床地貌从①到②的变化反映了区域气候(     
A.由干变湿B.由湿变干C.由暖变冷D.由冷变暖
2.导致河床高出周边地表的主要原因是河床(     
A.受流水沉积作用增强B.表层物质抗侵蚀强
C.受风力侵蚀作用减弱D.沉积物的来源增加
2024-02-06更新 | 31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海洋蓝洞是前期发育在高于海平面的碳酸盐岩台地和岛礁上,后期位于海平面之下,洞口与外海连通的洞穴。三沙永乐蓝洞位于我国西沙群岛,最大深度为300.89米,平均直径约为130米。下图示意三沙永乐蓝洞剖面,洞口周围生长有繁茂的珊瑚礁,从洞口往下,随着水体加深,洞壁逐渐收窄,在洞体转折处之上的斜坡观测到了滑塌沉积物。完成下面小题。



1.三沙永乐蓝洞洞口周围生长有繁茂的珊瑚礁,主要是因为(     
①水温适宜②海水盐度低③水深较浅④水流波动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推测洞体转折处以上洞体的形成主要是(     
A.地壳下沉B.火山喷发C.洞穴垮塌D.海浪侵蚀
3.三沙永乐蓝洞形成过程中(     
A.海平面持续下降B.始终处于海洋环境C.地质条件较稳定D.气候呈现冷暖交替
2024-02-05更新 | 23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6 . 图为全球平均温室气体浓度变化曲线。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出各类温室气体浓度变化情况是(     
A.波动上升B.N2O的浓度最低
C.持续下降D.2000年差异最大
2.未来十年,全球平均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可能会导致(     
A.海水密度增加B.海洋盐度降低
C.海平面的下降D.大气逆辐射增强

7 . 2023年12月14~17日,我国出现大范围寒潮过程,此次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累计降水量大、寒潮过后北方气温回升慢等特点。因为降温幅度大,部分民众对气象专家预测的“暖冬”提出了质疑。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西风急流减弱,导致北极地区冷空气南下,是此次强寒潮的主要成因。下图示意12月1日~18日全国平均气温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气象专家判断(或预测)区域某季节气候偏暖(或偏冷),依据的主要指标是(     
A.平均气温B.最高气温C.最低气温D.气温日较差
2.2023年12月北极外围西风急流减弱的主要原因,是北极与赤道之间的(     
A.温差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增大B.温差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减小
C.温差减小水平气压梯度减小D.温差减小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3.与往年同期的寒潮相比,此次寒潮过后我国北方气温回升较慢,原因可能是(     
A.太阳辐射较弱B.地面反射率较高
C.日照时间较短D.大气削弱作用强
2024-01-19更新 | 29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摸底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8 . 青海湖滩坝是由湖水搬运砂粒,在沿岸附近的湖滩长期堆积而成。气候变化导致青海湖湖平面发生升降变化,从而在不同位置形成多条滩坝。下图为近18ka(千年)以来青海湖四个阶段湖平面升降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青海湖地区从古至今四个阶段的气候特征依次为(     
A.温湿、冷干、暖湿、凉湿B.温湿、暖湿、冷干、凉湿
C.冷干、温湿、暖湿、凉湿D.冷干、暖湿、冷干、凉湿
2.图示时期,规模大的滩坝形成于阶段(     
A.①和③B.①和④C.②和③D.②和④
3.距现今湖区最远的滩坝形成时,青海湖湖面海拔高度约为(     
A.3040米B.3194米C.3240米D.3290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读“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化示意图”。图示冰期中,气温最低的时期是(     
   
A.冰期ⅠB.冰期ⅡC.冰期ⅢD.冰期Ⅳ

10 . 植物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期间撒出的孢子和花粉的总称,当孢粉离开母体撒落在地面,就会被一层层地掩埋在土层或泥炭层中。孢粉数量巨大,在与空气隔绝的情况下,一部分孢粉可以长期留存下来。在辽宁省南部地区距今10000—8000年的泥炭层中,以桦木属花粉居多,而现在桦木林已经退缩至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近8000年来,辽宁省南部地区的气候变化情况为(     
A.气温降低,降水增多B.气温升高,降水增多C.气温降低,降水减少D.气温升高,降水减少
2.辽宁省南部地区桦树大量生长于(     
A.新生代B.古生代C.中生代D.前寒武纪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