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变化主要指冷暖变化,不包括干湿变化
B.地质时期全球气候一直没有明显变化
C.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D.距今两亿年以来全球气候一直在变暖
2021-09-1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冻土是指温度在0℃及其以下并含有冰的土壤和岩石,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黑龙江省季节性冻土层厚度变化明显。研究发现,冻土层厚度的变化对黑龙江省湿地面积有较大影响。下图示意1961-2016年黑龙江省季节性冻土深度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黑龙江省季节性冻土冻结深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时间可能是(     
A.12月—1月B.1月—2月C.2月—3月D.3月—4月
2.黑龙江省季节性冻土层厚度变化反映出该省(     
A.冻土初日提前B.冻土终日提前C.冻土期延长D.冻土面积增加
3.季节性冻土层厚度的变化导致黑龙江省湿地萎缩,主要是因为(     
A.降水减少B.蒸发增加C.下渗增加D.融雪减少

3 . 地表湿润指数是衡量区域气候特征的指标,一般用年降水量与年可能蒸发量的比值表示。下图是某研究小组绘制的我国华北地区1960~2017年湿润指数空间变化率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华北地区的湿润指数,该地区近60年的(     
A.降水增加B.光照增强C.湿度降低D.气温降低
2.长此以往,华北平原可能会出现(     
①极端天气多发②空气质量恶化③水土流失减轻④生物多样性增加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1-08-30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百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
4 . 下图是21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四国中任选一个国家,指出该国相对于中国的碳排放特点。
(2)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2021-08-1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十三 环境、区域发展与国家安全 5年高考
5 . 下图反映了近2万年来海平面高度变化。由此可推断,地表冰川覆盖面积最大的时期大约距今(     
A.17千年前后B.11千年前后
C.5千年前后D.2千年前后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18)》介绍了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1901—2017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近20年是20世纪初以来的最暖时期。1951—2017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24℃,升温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且区域间差异明显,北方增温速率明显大于南方地区,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其中青藏地区增温速率最大。2017年,中国属异常偏暖年份,地表年平均气温接近20世纪初以来的最高值。《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18)》呼吁大家行动起来,科学认识气候变化,重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材料二: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下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____;b____;c____;d____
(2)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并就此谈谈我国控制CO2排放量的合理措施。____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____
2021-08-1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1.2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选修6环境保护)

7 . 监测研究表明,青藏高原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显著。从长远角度看,这种变化会对高原生态系统、人们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下图示意青藏高原1971—2000年气候变化趋势分布(站点抽样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间段内,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变化的整体趋势是(     
A.暖干B.冷湿C.暖湿D.冷干
2.从长远角度看,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变化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A.冰川面积扩大B.河流径流量持续增加
C.冻土融化诱发滑坡D.生物种类增加

8 . 下图示意北半球和全球平均气温距平(相对于1971—2000年平均值)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段内全球气温变化趋势是(     
A.波动上升B.波动下降C.持续上升D.持续下降
2.造成图示时段内全球气温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修建水库,扩大灌溉面积B.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荒坡
C.燃烧石油、煤炭等矿物燃料D.南水北调
3.二氧化碳是图示时段内全球气温变化的罪魁祸首,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能(     
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
B.破坏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C.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D.通过化学反应向大气释放热能
2021-08-02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第二单元 第一节 破排放与环境安全

9 . 甲烷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虽然其大气浓度远低于二氧化碳,但是具有更强增温潜力、相对较短寿命和较强化学活性的特性。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增强,大气甲烷浓度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差异性。湿地演化、植被生长、水田种植、反刍动物饲养、能源开采、生物质燃烧、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处理等活动都会排放甲烷。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下图中不同排放源甲烷排放量的空间分布(阴影部分)对应正确的是(     
A.①湿地演化②水田种植③反刍动物饲养④能源开采
B.①水田种植②反刍动物饲养③能源开采④湿地演化
C.①反刍动物饲养②湿地演化③水田种植④能源开采
D.①能源开采②反刍动物饲养③水田种植④湿地演化
2.甲烷排放具有季节性差异,推测排放量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1-07-0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选修6:环境保护

冬给措纳湖(下图)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个大型淡水湖,通过托索河注入柴达木盆地,是柴达木盆地的重要水源地。湖面海拔4090米,年降水量约为300毫米,湖面年均蒸发量约为1000毫米。湖泊东北部生长着茂密的帕米尔蒿草,这种蒿草喜湿润、忌干旱,要求光照充足,每年秋季颜色变红,呈现红草滩景观。历史上冬给措纳湖水位波动频繁,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水位持续下降。20世纪70年代后,需要人工提灌才能保证托索河具有一定的流量。



说明冬给措纳湖人工提灌的原因,并简述提灌对冬给措纳湖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1-07-04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