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读“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化示意图”。图示冰期中,气温最高的时期是(     
A.冰期ⅠB.冰期ⅡC.冰期ⅢD.冰期Ⅳ

2 . 亚洲象是生活在湿热地区的群居动物,其分布与一定的气候条件相适应,读历史时期亚洲象分布北界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自3000年前至明代,亚洲象分布的最北界(     
A.不断北移B.不断南移C.先北移后南移D.先南移后北移
2.图示四个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3000年前全球海平面较高B.宋代时期热带、亚热带向北扩大
C.明代时期全球冰盖面积较小D.清代时期全球降水较多
2021-02-0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气温距平是某时段气温与平均气温的差值,下图为1901~2016年中国地表气温距平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百年我国地表气温变化特征为(     
A.波动升高B.持续升高C.持续降低D.波动降低
2.为减缓这种气温变化趋势,下列措施正确的有(     
①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②多用私家车出行
③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比重       ④增加绿地面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为排除城市热岛效应等干扰因素,选取位于郊区的甲、乙、丙、丁四个气象站多年观测数据研究某直辖市的气候变化趋势。下表为两次增暖期的年、冬季气温相关数据(单位:℃),完成下面小题。

平均气温(距平)最高气温(距平)最低气温(距平)日较差
1937~195316.0(+0.47)21.4(+1.72)12.3(+0.11)9.1
1987~199916.1(+0.57)20.2(+0.52)12.8(+0.68)7.4
冬季1937~19535.2(+0.71)10.1(+1.28)1.5(+0.45)8.6
1987~19995.6(+1.17)9.9(+1.05)2.4(+1.29)7.5

注:①气候要素多年平均值以1961-1990年为基准;②气温距平是指某时段的气温平均值与对应基准值的差值。③气象站海拔:甲,4.6m;乙,4.0m;丙,4.4m;丁,5.5m
1.该直辖市两次增暖期均体现出日夜增温的不对称性,具体表现为(     
①1937-1953年:白昼增温为主②1937-1953年:夜晚增温为主
③1987-1999年:白昼增温为主④1987-1999年:夜晚增温为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据两次增暖期的日较差推断,该直辖市1987-1999年较1937-1953年明显减少的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B.大气中的水汽含量
C.地面的植被覆盖面积D.天空中的云层厚度
2021-01-2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图示意中生代与新生代全球平均气温与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曲线。据图找出恐龙繁盛期的时代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     
A.暖湿B.冷干C.冷湿D.暖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读“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温降水变化图”,裸子植物繁盛时代的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 )
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
7 . 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关于气候寒冷期,叙述正确的是(     
A.冰川范围缩小,海平面下降B.冰川范围缩小,海平面上升
C.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上升D.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

8 . 温度距平是指该年平均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的差距。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各时段中,全球气温均高于平均值的是(     )
A.1880-1900年B.1900-1940年
C.1940-1980年D.1980-2000年
2.下列有关图示气温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植被破坏,导致沙尘天气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B.冰箱、空调使用时释放的氟氯烃化合物造成“臭氧层空洞”,使紫外线减弱
C.毁林,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CO2增多
D.近现代地壳运动频繁,火山喷发导致大气中的热量剧增
3.为了应对全球变暖,下列做法目前比较合理的是(     )
A.全部使用清洁能源B.提高煤炭消费比重
C.植树造林缓解升温D.全面限制工业发展
9 . 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气温变化、旱涝灾害对米价指数的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信息显示我国
A.温暖期旱涝灾害次数相对较多B.温暖期米价指数相对较高
C.历史时期温暖期长于寒冷期D.米价与旱涝次数变化趋势一致
2.自1950年以来,气温的变化趋势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各地区动植物数量增加B.南半球农作物分布向北移
C.高纬度地区取暖能源消耗减少D.病虫危害范围会明显减小
10 .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