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变化的概念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末次冰盛期(末次冰期的全盛时期)是地质历史时期最近的一个极端寒冷期。在末次冰盛期内,黄河中下游地区形成温带草原带,受季风环流变化的影响,中国大陆自然带位置与现今差异较大。下图示意末次冰盛期中国大陆自然带分布。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与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自然带对应正确的是(     
A.寒温带荒漠带;寒温带森林—草原带;温带森林—草原带;亚热带常绿森林带
B.寒温带森林—草原带;寒温带荒漠带;温带森林—草原带;亚热带常绿森林带
C.寒温带荒漠带;寒温带森林—草原带;亚热带常绿森林带;热带常绿季雨林带
D.寒温带森林—草原带;寒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森林带;热带常绿季雨林带
2.与现今相比,末次冰盛期东部季风区同一自然带位置(     
A.偏东、偏南B.偏东、偏北
C.偏西、偏南D.偏西、偏北
3.造成现今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末次冰盛期成为温带草原带的因素有(     
①冰川覆盖面积大,下垫面增温慢②亚洲低压势力较强③海岸线偏东,距离海洋较远④夏季风势力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11-18更新 | 320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09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2 . 有学者通过对西北地区21个代表站点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的统计,分析近50年西北干旱区的气候演变规律,提出了西北气候由暖干型开始向暖湿型转变的观点。下表示意依据气温及降水统计数据得出的西北地区气温和降水距平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表1西北干旱区气温距平变化(单位:℃)

年平均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1956-1960

-0.3

-0.4

0

-0.2

-0.4

1961-1970

-0.3

0.2

0

-0.3

-0.8

1971-1980

0

-0.1

0.2

0.2

-0.3

1981-1990

0.1

0

-0.2

0.1

0.7

1991—2000

0.4

0.5

0.1

0.3

0.9

表2西北地区降水距平变化(单位:mm)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1956-1960

-7.78

2.1

-1.9

-5.5

-3.7

1961-1970

-9.52

0.3

-6.9

-0.8

-3.2

1971-1980

-2.53

-4.2

-1.9

5.7

0.3

1981-1990

6.43

3.2

1.5

-2

1.1

1991-2000

8.44

1.1

7

-0.6

1.4

1.西北地区增温趋势明显的季节是(     
A.春、秋季B.秋、冬季C.夏、秋季D.春、冬季
2.西北地区降水量增加主要时期及该时期降水量增加最快的季节分别是(     
A.1981—2000年春季B.1991—2000年春季
C.1981—2000年夏季D.1991—2000年夏季
3.下列对西北地区变暖变湿趋势影响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A.冬小麦返青提早、抽穗期提前、成熟期提前
B.加剧病虫害的流行
C.冬季降水量增多,对土壤保墒和作物越冬有利
D.冬季气温升高,牧区雪灾减少,利于牲畜安全越冬
2021-04-14更新 | 283次组卷 | 6卷引用:热点03 西北暖湿化-2022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限时训练

3 . 杞麓湖位于滇中高原,为封闭型断层陷落湖盆,无明显地表径流出口。沿湖平原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该湖泊沉积物的粒径及其碳酸盐含量与湖泊水位呈显著负相关。图为杞麓湖某采样点部分时段沉积物平均粒径、有机碳及碳酸盐含量的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杞麓湖为淡水湖的原因是(     
A.降水量较大B.蒸发微弱C.冰雪融水汇入D.湖中有泄水暗河
2.III时期湖区气候相对(     
A.冷湿B.冷干C.湿热D.干热
2022-01-29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微专题09 水体补给-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重难点易错点微专题突破

4 . 温尼伯湖是更新世冰期巨大的古冰川湖的残迹。大陆冰川消融初期,温尼伯湖湖水曾经通过雷德河流入密西西比河;随着冰川进一步消融,温尼伯湖湖水改由纳尔逊河注入哈得孙湾,湖面逐渐保持稳定。温尼伯湖现是加拿大第三大淡水湖,温尼伯河、雷德河、萨斯喀彻温河等多条河流分别从东、南、西三面注入。下图示意温尼伯湖流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温尼伯湖从形成初期到湖面稳定时期,湖泊的蓄水量(     
A.先上升后下降B.持续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D.持续下降
2.温尼伯湖湖水外泄方向改变后,雷德河(     
A.径流量增大B.出现凌汛现象
C.结冰期延长D.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2021-05-12更新 | 235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热点87 冰川湖-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5 . 地表湿润指数是衡量区域气候特征的指标,一般用年降水量与年可能蒸发量的比值表示。下图是某研究小组绘制的我国华北地区1960~2017年湿润指数空间变化率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华北地区的湿润指数,该地区近60年的(     
A.降水增加B.光照增强C.湿度降低D.气温降低
2.长此以往,华北平原可能会出现(     
①极端天气多发②空气质量恶化③水土流失减轻④生物多样性增加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1-08-30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解密06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浙江专用)
2021·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6 . 读我国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气温距平及平均温度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现今形,我国从东汉开始的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中所经历时间较长的是(     
A.冰期B.间冰期C.温暖期D.寒冷期
2.下列关午东汉以来气候变化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说内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北方农耕地区北界南移B.魏晋时期,北方农耕地区北界北移
C.唐朝初期,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发展迅速D.明清时期,黄河流域的水稻生产繁荣
2021-05-25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24 全球气候变化-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刷题精练

7 . 近30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水循环加快,冰川加剧退缩。青藏高原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下垫面,既对全球变暖有正常的反应,也出现了异常特殊现象。观测发现,1980~2001年间,青藏高原东南部冰川有约60%退缩,约40%前进。发现察隅和波密在1960~2002年夏季平均温度上升了0.3℃~0.5℃,降水存在10%的增长,降水最大年为最小年的2倍左右。图左为青藏高原东南部冰川分布图,图右为青藏高原东南部暖季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冰川进退的不一致性,反映了当地气温变化具有(     
A.均匀性B.间歇性C.稳定性D.波动性
2.1976~1981年间,该区域冰川进退变化的总趋势是(     
A.增温增水,冰川前进B.降温增水,冰川前进
C.增温减水,冰川后退D.降温减水,冰川后退
2021-12-07更新 | 131次组卷 | 4卷引用:地理热点309 冰川-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8 . 今年2月6日位于南极半岛东北端的阿根廷希望科考站记录到18.3℃的高温,而在三天后其附近的西摩岛,也有20.75℃高温的报告。28日南极乌克兰韦尔纳茨基科考站附近出现了成片的“西瓜雪”的现象(如图所示)。“西瓜雪”是极地雪藻所含色素把雪染成粉红色,雪藻耐寒性极强,只有当气温超过0℃时才会有明显生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南极极端高温事件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南极半岛附近海域的西风漂流势力增强
B.处于近日点附近,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辐射多
C.受极强的暖性高压系统控制,气温高
D.夏季从山脉背风坡而下的下降风出现焚风特征
2.大规模“血雪”再现南极可能导致(     
A.全球气候变暖加剧B.雪藻周围的积雪融化变快
C.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扩大D.地面辐射变少,地表获得的热量减少
2020-10-04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02 极端气候事件-2022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限时训练

9 . 体感温度指人体所感受到的冷暖程度,转换成同等温度,会受到气温、风速与相对湿度的综合影响。下图是我国某省会城市某两年月平均气温和月总降水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第1年中的冬季相比,第2年中的冬季体感温度表现得更加(     
A.冷湿B.温湿C.冷干D.暖干
2.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该地适合发展(     
A.避暑旅游业B.避寒旅游业C.冰雪旅游业D.冬季蔬菜产业
2021-07-12更新 | 103次组卷 | 9卷引用:解密06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浙江专用)

10 . 古代人们把花开时吹过的风叫做“花信风”,意即带有开花音讯的风候。《岁时记》曰:“一月二气六候,自小寒至谷雨。四月八气二十四候,每侯五日,以一花之风信应之。”下表示意荆州一带六世纪前期与现代物候的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物候现象六世纪前期花信风起始日期(花期)现代平均起始日期
杏花2月24日(雨水二候)3月4日
桃花3月6日(惊蛰一候)3月16日
海棠3月21日(春分一候)3月27日
梨花3月26日(春分二侯)4月4日
麦花4月10日(清明二候)4月15日
柳花4月15日(清明三侯)4月17日
牡丹4月20日(谷雨一候)4月22日
株花4月30日(谷雨三候)5月4日

1.物候与农时关系密切,花信风(     
A.仅适合我国南方地区B.涵盖全年二十四个节气
C.与风向和风力密切相关D.主要受制于气温的变化
2.荆州一带,六世纪前期与现代相比(     
A.冬春风力强B.物候相差大C.冬春气温高D.初夏气温低
2021-05-03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2.3 气候专题及全球气候变暖(讲义)-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