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服务业碳强度即服务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它是衡量区域服务业减排绩效的重要指标。下图为四省市服务业碳强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四省市服务业碳强度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2005-2019年河南持续上升B.2005-2019年浙江持续下降
C.2005-2012年贵州增幅最大D.2012-2019年上海降幅最大
2.上海降低服务业碳强度,可(     
①利用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②加强城市绿化,扩大绿地面积
③加快金融业发展,优化服务业结构④外迁服务业,使其向郊区扩散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1-16更新 | 3866次组卷 | 30卷引用:福建省宁化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检模拟地理试题

2 . 20236月我国首个海上碳封存示范工程在南海正式投用。海上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获、分离、压缩,并通过回注井被注入海底地层,实现稳定封存,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发展海上碳封存首先应(     
A.勘探海底地质B.测量海底深度C.统计碳捕集量D.预测海面风浪
2.与陆上相比,海上碳封存具有的特点有(     
①建设成本低 ②安全性更高 ③选址难度大 ④封存规模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我国大力发展应用碳封存技术,其意义在于(     
A.减少二氧化碳总量B.解决全球变暖问题C.降低酸雨危害程度D.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023-11-21更新 | 512次组卷 | 10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福建专用)

3 . 山东省“海洋银行”根据生产中的碳汇量为水产养殖户提供贷款支持,并建立了我国首个国家级5G海洋牧场示范区。完成下面小题。

1.“海洋银行”的运营将(     
①增加固碳水产,调整养殖的结构②加快海面上升,增加海洋空间③促进退耕还草,缓解土地荒漠化④增加生产投入,提高养殖技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制作海洋牧场分布图可利用(     
①GIS采集位置信息②GNSS获取位置信息③RS获取国界线④GIS叠加岸线信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1-11更新 | 239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剑影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冰冻圈是地球系统中水体处于冻结状态的负温圈层,主要分布在地球两极和部分高山地区,是体现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明显的证据。它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供给、水文和生态调节等各种惠益,也带来雪崩、泥石流等严峻挑战。随着全球变暖和温室效应现象的出现,冰冻圈范围正在发生变化,这不仅影响自然系统,也将对全球的人文、经济、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下图是1979—2019年北极海冰和南极海冰范围的变化图。



(1)地球各圈层间存在密切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关系。说出与冰冻圈联系密切的圈层名称。
(2)分析地球北极、南极海冰范围变化的特点。
(3)冰冻圈范围变化是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而造成的。分析其形成机制。
(4)为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倡议实施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简述可采取的措施。
2022-07-10更新 | 492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NDVI为归一化植被指数,该指数广泛用于定性和定量反映植被覆盖度及其生长活力,指数越高,反映植被长势越好。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植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明显变化。在过去的二十年当中,全球的绿化面积增加了将近745万平方公里,我国增加的绿化面积大约是全球增加面积的25%。随着全球植被覆盖率的改变,也对全球气候带来了深刻的影响。2021年植物生长季(5-9月)我国植被长势总体偏好,全国年平均NDVI为0.469,创2000年以来历史新高。2021年7月河南省出现较长时间的连续性降水,9月江西省以晴热为主。图为我国5-9月平均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图。


中国5月-9月平均NDVI变化图


(1)基于全国植被归一化指数,推测2021年生长季河南省和江西省植被归一化指数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2)对比分析2000-2021年生长季我国青藏高原高寒区与北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植被归一化指数提高的主要驱动力。
(3)分析全球植被归一化指数提升对全球气候变化速度放缓的反馈机制。
2022-06-17更新 | 3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模拟考(考前最后一卷)地理试题

6 . 页岩气是指富含有机质、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的天然气,蕴藏量与天然气相当,成为许多国家争相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能源。下图为某地区页岩气储藏地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页岩气,许多国家争相研究、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A.页岩气蕴藏量大B.能源供应紧张
C.大气污染较严重D.开发技术提高
2.页岩气的开发和大规模使用,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表现是(     
A.化石能源消耗减少B.可再生能源比重上升
C.温室气体排放减少D.能源消费构成多样化
7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是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青藏高原对气候变化尤其敏感。拉萨、林芝、日喀则所在的“一江两河”是西藏自治区最重要的河谷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研究其最重要的谷物--青稞对气候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



(1)从气候角度分析拉萨的青稞单产比林芝和日喀则高的原因。
(2)近五十年来,拉萨青稞对于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中,总体对气温的敏感度大于光照,试分析其原因
(3)近五十年来,拉萨气温总体升高,青稞单产表现为先升后降。试分析拉萨气温升高导致青稞单产下降的原因。
(4)针对拉萨气候要素的变化,西藏该如何规避气象灾害,保障粮食安全?
2021-12-28更新 | 329次组卷 | 2卷引用:三轮冲刺卷19-【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模拟卷(福建专用)

8 . 2021年6月末以来,伴随着千年一遇的“热穹顶”袭击北美西北部,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多个区域,都遭遇了罕见的极端高温天气,很多地方更是高温直接飙升到将近50摄氏度。极端高温天气导致加拿大数百人死亡,而且死亡人数仍然不断攀升。据材料和热穹顶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分析“热穹顶”现象导致极端高温天气形成的成因(     
A.高空中热空气不断下沉,近地面热空气不断积聚和吸收地面辐射而快速升温
B.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多,温度高,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大气的保温效果明显
C.冷热空气间形成隔热层,罩住热空气,使得热空气在隔热罩下不断集聚,热量难以消散
D.热高气压在区域上空停滞不动,不断排斥冷空气,压缩并吸收低空热空气,使气温越升越高
2.针对北美国家经历的高温天气及其影响,人类应如何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     
A.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避难场所
B.提升各国的供电系统负荷,优化电力调配机制
C.不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模式
D.加强社会保障机制,提高人类抵御高温天气能力

9 . 碳汇是指自然环境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面积广大,因其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在区域乃至全球生态系统碳平衡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图示意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地区青海省门源县某观测站(101°E)各季节CO2浓度的日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一日之中碳汇作用最强时为(     
A.子夜B.凌晨C.午后D.傍晚
2.图中a、b、c、d曲线分别代表的季节是(     
A.春、夏、秋、冬B.冬、春、秋、夏
C.夏、春、秋、冬D.冬、秋、夏、春
3.导致一日之中CO2浓度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光照B.植被覆盖率C.气温D.湿度
2021-05-17更新 | 582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