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表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在此基础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指出,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一定要彻底转变观念,再不以GDP增长率论英雄。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传统GDP发展模式应当被以保护环境为基础的“绿色GDP”发展模式取代,这才有人与自然的和谐,“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将“绿色GDP”发展模式上升为国家意志,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是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政治文明发展的需要。

1.近年来,“绿色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绿色GDP”发展模式更利于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B.“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
C.“绿色GDP”的提高会减少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D.“绿色GDP”是在追求GDP的增长的同时,也要追求环境质量
2.绿色家庭的正确做法是(     
A.绿色家庭使用无磷洗衣剂B.绿色家庭专水专用
C.绿色家庭不可能利用太阳能D.为了节约,外出购物使用塑料袋
3.在“绿色GDP”发展模式下推行“低碳经济”,下列关于低碳经济的说法,最合理的是(     
A.低碳经济就是指要减少煤炭的燃烧
B.低碳经济就是指企业要降低能耗
C.低碳经济主要是约束企业行为,与消费者无关
D.低碳经济要求经济活动全过程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7日内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碳交易,是指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统称,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买方通过向卖方支付一定金额从而获得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权,进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其是实现国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碳中和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是一年)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目前,发电行业首先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下图示意碳交易市场交易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简述企业要在碳交易市场上获得优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2)分析发电行业首先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主要原因。
(3)说明我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面临的主要挑战。

3 . 2021年2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碳排放权交易指把二氧化碳排放权视为商品,企业间通过市场手段进行排放交换,从而达到控制排放总量的目的。下图为碳排放交易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政府机构发放碳排放配额有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其改变了(     
A.大气垂直分层B.大气辐射强度C.大气组成结构D.大气水平运动
2.若图中甲、乙两企业均为钢铁厂且获得等量碳排放配额,与甲相比企业乙(     
A.碳排放总量更大B.占地面积更小C.能源使用效率高D.交通运输量少

4 . 今年“碳中和”、“碳达峰”被首次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读碳达峰与碳中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下列关于我国碳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30年前增长变慢B.2030年增长率达到峰值
C.2060年后基本为零D.2030-2060年基本不变
2.在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过程中,我国能源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此类企业,下列碳中和措施中见效最慢的是(     
A.植树造林吸收CO2B.大力发展清洁能源C.降低企业生产能耗D.降低化石能源依赖
2021-11-16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100年来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导致了(     
A.A减小B.B减小C.C增大D.D增大
2.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导致全球自然灾害增多②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③对农业没有影响
④会影响全球水循环⑤各国都应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
3.为控制全球“温室效应”问题,下列工业部门应该着重治理和改造的是(     
A.印刷B.电子C.钢铁D.纺织

6 . 温度距平是指该年平均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的差距。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各时段中,全球气温均高于平均值的是(     )
A.1880-1900年B.1900-1940年
C.1940-1980年D.1980-2000年
2.下列有关图示气温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植被破坏,导致沙尘天气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B.冰箱、空调使用时释放的氟氯烃化合物造成“臭氧层空洞”,使紫外线减弱
C.毁林,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CO2增多
D.近现代地壳运动频繁,火山喷发导致大气中的热量剧增
3.为了应对全球变暖,下列做法目前比较合理的是(     )
A.全部使用清洁能源B.提高煤炭消费比重
C.植树造林缓解升温D.全面限制工业发展
7 . 分析下图所示的地理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
A.洪涝灾害B.全球变暖C.酸雨D.臭氧层破坏
2.引起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有(        )
①气候的周期性波动                       ②人口过多,呼出大量CO2
③冰箱、空调的大量使用                 ④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2-0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为了提倡低碳生活,某公司推出了一款公益行动“蚂蚁森林”:用户依靠步行、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来养大电子设备中的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就在某个实际地点种下实体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蚂蚁森林”公益行动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全球变暖B.水土流失C.生物多样性减少D.土地荒漠化
2.目前该公益行动已在我国西北地区成功种植五千多万棵树,这些实体树的主要功能是
A.涵养水源B.防风固沙
C.美化环境D.保持水土
2019-11-27更新 | 1304次组卷 | 34卷引用:安徽省肥东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建班 )

9 . 近年来,安徽省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强度(单位GDP的碳排放量)不断降低。左图表示1995-2009年安徽省碳排放量与GDP变化,右图表示1995-2009年安徽省煤炭和石油碳排放构成。

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     )
A.GDP增速低于碳排放量增速B.a表示碳排放量
C.c表示石油D.能源消费总量几乎不变
2.为降低碳排放强度,安徽省应着力(     )
①加强皖北平原水能的开发
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③调整产业结构
④发展节能技术
⑤提高皖南植被覆盖率,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⑤B.①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④

10 . 2008年3月,联合国副秘书长提出了“碳中性国家”(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概念之后,挪威、冰岛、新西兰和哥斯达黎加率先响应,为各自实行“碳中性国家”的计划制定年限和措施,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为零的目标。


回答下列各题

1.假如世界大多数国家成为“碳中性国家”,对全球产生的影响是:
A.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农作物减产B.全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
C.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D.南北半球的温带草原区更干旱
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右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