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202l年9月份以来,国内电力、煤炭供需持续偏紧,全国一些地方采取有序用电,个别地方出现了“拉闸限电”现象,对工业生产乃至民生造成影响,部分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迫在眉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行业中,最需推进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的一组是(     
A.食品、生物制药B.水泥平板玻璃C.炼油、电子仪器D.服装机械制造
2.下列措施与减少“拉闸限电”频次不相关的是(     
A.改善能源消费结构B.提高能源利用率C.调整区域产业结构D.跨区域调配能源
2022-01-14更新 | 1132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综合测试】-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过过过(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祁连山东部是典型的半干旱地区,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该地青海云杉的径向生长(年轮宽度是主要观察指标)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某科研团队选取祁连山东部三处不同海拔高度的采样点,对青海云杉的树木年轮宽度分别进行测量,并从当地气象站获知:当地年均温在1986年左右显著升高。下图为祁连山东部树轮采样点地理位置示意图,表示意显著升温前后不同海拔多年平均年轮宽度(cm)及变化。


采样点1961~19861986~2014差值
2500m1.030.90-0.13
2750m1.170.82-0.35
3000m1.290.86-0.43
(1)简述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
(2)分析显著升温对云杉年轮宽度的影响。
(3)为了排除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干扰,说出采样点的选址条件。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碳交易等成为“热词”,碳交易,是指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统称,即把二氧化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买方通过向卖方支付一定金额从而获得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权,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其是实现国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2021年4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7月16日,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覆盖行业的选择是确保碳排放多少的重要保障,也是全国碳市场平稳顺利运行的前提。目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主要分布在发电、铁、建材(水泥)、有色金属、石化,化工,造纸和航空8个行业,其中发电行业首先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下图示意碳交易市场交易模式。


(1)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阐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机制。
(2)说明企业要在碳交易市场上获得优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3)推测发电行业首先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主要原因。
2021-12-26更新 | 1231次组卷 | 14卷引用: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单元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4 . 我国承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设定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粮食供应为300kg/人·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粮食供应为400kg/人·年,下图为“气候变暖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的评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各情形下评估依据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中低排放且无CO2肥效作用B.乙—中低排放且有CO2肥效作用
C.丙—高排放且有CO2肥效作用D.丁—高排放且有CO2肥效作用
2.下列措施中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用较为显著的是(     
①加强土地管理与基本农田保护②实施清洁生产,促进碳零排放③改造利用盐碱地,推广海水稻④农业生产严禁使用农药、化肥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为2060年实现“碳中和”,当前我国应(     
A.优化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B.减少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C.控制经济增长减少碳排放D.增加碳排放量,提前实现碳达峰
2021-12-15更新 | 1958次组卷 | 11卷引用:人教选择性必修3(综合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低层大气由多种成分构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气成分,并引发了一系列大气环境问题。下左图为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示意图,下右图为近1.50年来大气中CO2含量和全球气温的变化示意图。



(1)推测近年来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臭氧含量的总体变化特点。
(2)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这是因为臭氧可以____。分析近年来臭氧含量的变化对地球生命造成的不利影响____
(3)简述近150年来大气中CO2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4)近150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特点是____,简述为减缓气温的这种变化趋势可采取的措施____
2021-11-24更新 | 281次组卷 | 8卷引用:第五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量大,降低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是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下图示意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差异表现为(     
A.东西差异大于南北差异B.东高西低
C.南北变化大于东西变化D.北高南低
2.影响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能源消费结构②国内生产总值③能源利用技术④地区人口总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为实现我国碳减排目标,下列区域差异化减排措施合理的是(     
①东部地区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②西部地区加强环境监管,合理推进产业布局
③北方地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逐步降低高消耗、高排放产业比例
④南方地区大力开发太阳能,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10-20更新 | 5258次组卷 | 45卷引用:第一章 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综合测试】-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过过过(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可怕的全球变暖”。

材料二美国《科学》杂志某年刊登了一项研究结果,警告说如果人类不采取必要措施,任由全球变暖按目前趋势持续下去,那么到2100年将有六分之一的物种面临灭绝风险。

(1)简述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
(2)举例说明人类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应对全球变暖。
(3)分析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采取国际合作的原因。

8 .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一小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保护地球的责任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一小时”活动的目的是(     
A.加强环保宣传B.节约用电C.纪念爱迪生D.观察星空
2.为了使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最可行的方法是(     
A.企业实现降耗减排B.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C.保护社会经济稳定高速发展D.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
2021-09-19更新 | 308次组卷 | 7卷引用: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雅丹地貌泛指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近年来,由于青海大柴旦地区的河流改道,该地的雅丹地貌被河湖水包围,形成了独特的水上雅丹奇观,水上雅丹土丘一般高10-25米,最高可达50米。



(1)分析大柴旦地区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
(2)有专家预测,大柴旦水上雅丹奇观在未来几十年间很可能会消失,请推测其自然原因。
(3)为了防止水上雅丹奇观消失,试说明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

10 . 碳中和(carbonneutrality),节能减排术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手段。是指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一系列手段,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而碳达峰则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②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③燃烧使用化石燃料④海水分解产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材料中的“一系列手段”和“行动方案”可能包括(     
①植树造林保护植被②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③大量使用石油天然气④全面使用新能源汽车
A.①②B.②③④C.③④D.②④
2021-07-06更新 | 11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单元考点卷)-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单元速记·巧练(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