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所示区域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水资源短缺且空间分布极不均衡,生态环境脆弱,整体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且区域内部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1)推测图示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
(2)判断与B区域相比,A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3)分析图示区域不适宜人口大量迁入的原因。

2 . 四川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以平武—盐源一线为界,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悬殊。四川省也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成都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下图示意四川省平武—盐源人口界线。据此回答问题。

1.影响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的主导自然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植被D.河流
2.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A.城郊产业发展快,乡镇企业多B.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C.育龄妇女比重较小,生育率低D.山清水秀,环境优美
2022-11-24更新 | 776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人口分布基尼系数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均衡度的指标,其数值在0—1之间,数值越大,表示人口空间分布越不均衡。下表示意我国2000—2020年人口分布基尼系数的变化。据此回答问题。

2000年2010年2020年
全国0.7110.7180.735
胡焕庸线两侧东南半壁0.5170.5340.566
西北半壁0.7540.7480.752
四大地区东部0.3650.3980.427
中部0.3020.3050.336
西部0.7730.7650.771
东北0.4490.4590.504
1.2000—2020年我国人口分布基尼系数的变化反映了(     
A.胡焕庸线西北侧人口占比增大B.我国人口跨省迁移量增大
C.我国人口分布趋于集中D.东北地区人口显著减少
2.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基尼系数不断变大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乡村振兴有序推进B.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C.生态环境持续退化D.矿产开采逐步萎缩
3.降低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分布基尼系数的可行措施是(     
A.增加大城市的数量B.完善乡村基础设施
C.吸引东部人口迁入D.加快矿产资源开发
2022-11-24更新 | 612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章末综合检测卷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4 . 住房是促进流动人口定居城镇的重要切入点。某团队研究了我国不同区域户口类型、家庭状况、流动距离等人口因素对流动人口购房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北地区人口流动距离越大,购房意愿越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购房意愿比其他地区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北地区人口流动距离越大,购房意愿越低,主要是因为西北地区(     
A.平均收入低B.文化差异大C.平均房价低D.交通条件差
2.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购房意愿比其他地区低,原因可能是(     
A.公共设施不全B.就业市场较小C.房价较高D.落户限制
2022-11-23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凌源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下图为2017-2020年安徽省出生人口情况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近年来安徽省出生人口逐年下降的原因,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全面放开二孩政策B.人们生育意愿高涨
C.育龄妇女数量减少D.环境承载力的下降
2.近年来安徽省总人口减少,人口外迁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该省外迁人口主要流向(     
A.长江三角洲地区B.珠江三角洲地区
C.环渤海地区D.成渝地区

6 . 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人户分离”现象包括“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两种形式。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全国居民增加到14.1亿人,平均每个家庭人口缩小到2.62人,“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我国家庭人口规模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A.住房面积逐渐缩小B.乡村振兴政策影响
C.人口流动日趋频繁D.异地人口落户困难
2.“有户(籍)无人”现象相对普遍的是(     
A.贵州B.上海C.广东D.浙江
2022-11-18更新 | 354次组卷 | 7卷引用:提高卷-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鲁教版2019专用)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易地扶贫搬迁”是通过对生活在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搬迁,达到消除贫困和改善生态的双重目标。藏南河谷区作为西藏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和工农业相对发达的区域,成为西藏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迁入区。藏南河谷区的林周县白朗村原住户138户,到2019年末迁入住户157户,图6是白朗村作为迁入区前后的土地利用分布图。



(1)分析藏南河谷区作为迁入区的优势自然条件。
(2)描述白朗村在移民迁入前后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
(3)说明西藏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地理意义。
(4)请为藏南河谷区迁入村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2022-11-10更新 | 59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8 . 人口零增长是人口增减处于平衡状态的指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我国“人口零增长”叙述,正确的是(     
A.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密不可分B.经济发达地区早于欠发达地区
C.意味着人口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导致就业压力加大
2.针对我国“人口零增长”可能引发的人口问题,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A.继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B.大量吸纳移民,弥补劳动力的不足
C.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D.加大资源开发力度,提高人口容量
3.北京和河北进入“零增长”的时间明显不同,主要原因是(     
A.北京常住人口平均年龄小B.河北省有人口大量迁出
C.城市化水平不同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2022-11-09更新 | 1521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联考地理试题

9 . 人口迁移性别比通常用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表示。下图为1953~2020年东北三省人口净迁移性别比变动图(横轴以上为净迁入,横轴以下为净迁出)。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三省人口净迁移有利于其重工业发展的时段是(     
A.①B.②
C.③D.④
2.从年龄阶段看,③时段迁移的人口主要是(     
A.青少年人口B.青壮年男性
C.老年人口D.青壮年女性

10 . 香港特别行政区陆地面积约为1104km2,人口约730万,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市区平均人口密度2.1万平方千米。下图示意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合理容量发展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容量大主要得益于(     
①生活消费水平低                    ②开放程度高
③科技水平高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2.制约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容量增加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水平B.自然资源状况C.填海造陆D.地区开放程度
2022-11-05更新 | 445次组卷 | 9卷引用:【测】7.0人口与环境-【考点聚焦】202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讲练测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