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7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人口密度突变线综合反映了自然地理要素(如降水量)对人类活动强度的限制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下图示意我国人口密度突变线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口密度突变线最北端较400mm年等降水量线偏东,是因为(     
A.高山地形,地质条件复杂B.纬度较高,多年冻土广布
C.矿产、水等自然资源匮乏D.地处边疆,开发历史较晚
2.武威附近人口密度突变线能突破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主要得益于(     
A.矿产资源丰富B.太阳能丰富C.水资源较丰富D.土地资源丰富
3.能突破人口密度突变线的合理措施是(     
A.政策引导农民工返乡B.扩大西部地区耕地面积
C.增大牧场载畜量D.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

2 . “胡焕庸线”是指我国黑龙江省黑河市与云南省腾冲县的连线,是划分我国东南、西北半壁及人口分布差异的界线,有人把人口分布与国土区域严重不匹配的现象称为“胡焕庸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能提高“胡焕庸线”西侧人口密度的合理措施是(     
A.大力开发资源B.实施大规模人口西迁
C.实施海水西调工程D.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2.下列属于“胡焕庸线”西侧的地区是(     
A.松嫩平原B.太行山脉C.大巴山脉D.河西走廊
3.下列国家中,“胡焕庸现象”最不明显的是(     
A.巴西B.加拿大C.德国D.澳大利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人口抚养比指人口总数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它表明全社会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所负担的非劳动年龄人口数。国际上通常将0~14岁人口和65岁及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例,分别称为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两者之和为人口抚养比。下表为2019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省(市、区)前九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排名123456789
少儿抚养比西藏新疆贵州广西河南湖南宁夏江西河北
38.38%35.61%33.62%32.10%31.28%29.89%29.72%29.01%27.68%
老年抚养比山东四川重庆上海辽宁江苏安徽湖南河北
23.82%23.20%22.61%22.07%21.55%21.20%20.73%19.66%,19.32%

1.表中各省(市、区)中(     
A.安徽比湖南的老年人口数量多B.河北劳动人口占比最高
C.湖南比河南的儿童人口数量少D.西藏的人口抚养比最高
2.西藏少儿抚养比最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育龄妇女人数B.资源丰度
C.环境承载力D.生育政策

4 . 截至2021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全国共有城市691个,较2012年底增加34个;地级市297个,较2012年增加8个;县级市394个,较2012年增加26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截至2021年底,我国(     
A.城镇化率已远超发达国家B.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C.城镇人口增长趋缓或停滞D.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下降
2.我国地级市和县级市数量变化对我国人口容量的影响是(     
A.经济水平提高,人口容量增大B.土地占用增多,人口容量减小
C.农村人口减少,人口容量增大D.环境污染加重,人口容量减小
3.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是(     
①发展速度滞缓②高质量产业支撑力不足③城市规模体系失衡④城市空心化现象加剧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5 . 2019年越南人口普查总数为9621万人,但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人口密度平均为290人/km2。下图为2019年越南人口密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越南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北部多,南部少B.南北多,中间少C.南部多,北部少D.南北少,中间多
2.影响越南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高低B.地形起伏C.人口政策D.交通状况
3.制约越南人口容量的最主要资源是(     
A.耕地B.水C.油气D.森林

6 . 外出进城务工人员,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战外从业的劳动者。下图示意2016年和2021年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相关数据(单位: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输出地2016年2021年
总数跨省流动省内流动总数跨省流动省内流动
中部地区629038972393632035782742
535027942556558226692913
4691837385446367003936
603138465634183451
1.图中输出地②③④依次表示我国的(     
A.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B.东北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C.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D.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
2.2016~2021年我国外出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减少的是(     
A.总数量B.跨省流动总数量C.省内流动总数量D.各地区跨省流动数量
3.2016~2021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     
A.就地转移增加B.年龄结构年轻化
C.流动距离增大D.向东部地区流动人数增多
2022-11-27更新 | 616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铜陵市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7 . 拉丁美洲经济较落后,却是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2015年城市化率为79.8%,预计到21世纪中叶,将达到91.4%,具有高城市化率和城市持续发展的特点。下表示意1975~2025年拉丁美洲城市和农村人口增长率(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
项目
1975〜19801980〜19851985〜19901990〜19951995〜20002000〜20052005〜20102010〜20152015〜20202020〜2025
城市(‰)36.030.027.624.823.020.017.515.313.311.5
农村(‰)2.45.01.8-0.9-4.3-3.0-2.0-1.4-1.0-1.1
1.拉丁美洲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是(     
A.社会经济发展迅速B.最大城市首位度低
C.城市空间两极分化D.人口机械增长率低
2.表中数据显示,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的拉丁美洲(     
A.总人口呈减少的趋势B.农村总人口持续减少
C.经济重心转移到农村D.城市之间人口流动减少
3.未来,拉丁美洲应该(     
A.扩大大城市人口规模B.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
C.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D.制定宽松的生育政策

8 . 人口老龄化是在人口年龄结构、社会经济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表为2020年长江上、中、下游经济带的人口老龄化因子探测结果。q值为驱动力指标,取值范围为[0~1],值越大表明因子对人口老龄化的驱动力越强。长江经济带人口老龄化处在不断深化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维度影响因子上游地区(q值)中游地区(q值)下游地区〈q值)
人口因素自然增长率0.7050.5660.236
经济基础人均GDP0.1010.0440.159
一般财政支出0.0430.3060.27
第三产业增加值0.2330.0750.08
职工平均工资0.4530.270.307
社会保障医卫机构床位数0.2840.30o0.231
普通中学数0.2050.7870.219
1.与中、上游地区相比,影响长江下游地区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     
A.劳动人口流入B.劳动人口流出C.出生率低D.死亡率低
2.“一般财政支出”对长江上游地区老龄化影响明显偏弱,主要反映该地区(     
A.环境优美B.未富先老C.自然增长快.D.工资水平高
3.为缓解人口年龄结构失衡引发的人口老龄化现象,长江经济带最应该(     
A.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B.推进地区教育资源公平
C.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负担D.完善居民养老保障体系
2022-10-27更新 | 1899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第五中学2022-2023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反向春运”是近年来春节期间出现的一种社会新风尚,与以往年轻人回家过年相反,而是老年人提前到子女工作的城市过年,在春节后再返回老家。2019年除夕前一周飞往“反向春运”热门目的地城市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40%。下表为2019年“反向春运”十大热门城市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排名12345678910
出发城市成都重庆哈尔滨西安长春郑州长沙贵阳合肥武汉
目的地城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天津青岛宁波厦门

1.“反向春运”出现的内在原因是(     
A.思想观念的转变B.现代交通的发展C.户籍政策的放松D.反向的机票便宜
2.对2019年“反向春运”十大热门城市叙述合理的是(     
A.出发地经济欠发达,就业机会少B.出发地所在省份均是我国人口大省
C.目的地经济发达,皆为省会城市D.目的地所在省份都在东部经济地带
3.“反向春运”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促进目的地城市餐饮零售旅游等产业发展②减少运费收益,加剧节后运输压力③缩小城乡之间价值观念的差异④增强年轻人的故乡情结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0 . 下图示意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③城市人口数量众多,其(     
A.人口增长快,青年就业压力大B.新生儿性别比失衡,家庭社会问题显现
C.出现人口老龄化,社会负担加重D.劳动力充足,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①②④城市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异常,其原因是(     
A.人口迁入,导致①城形成完整的养老服务业;②城以文化教育职能为主
B.人口迁入,导致①城以轻工业为主;④城重工业多,需要大量男性劳动力
C.人口迁出,导致①城落后,劳动力外迁;②城女性因就业机会少而迁出
D.人口迁出,导致①城落后,劳动力外迁;④城发达,接纳大量战争难民
2022-09-2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