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分布最广的语言分别是(     
A.汉语、英语B.汉语、法语C.英语、汉语D.法语、日语
2023-07-2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平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11高二·西藏拉萨·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读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时不会出现用地紧张的局面B.③时人口达峰值之后会逐渐减少
C.④时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量稳定D.⑤时人口量少,出现劳动力短缺

3 . 云南、广西两省区与东盟接壤,自古就有众多通道往来两侧,滇桂两省区也是我国跨国婚姻最密集的区域。下图为云南省德宏州截止2016年跨国婚姻涉及的男女比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1.滇桂边境与东盟国家的跨国婚姻呈现出的主要特点为(     
A.双性别、双向流动为主B.单性别、双向流动为主
C.双性别、单向流动为主D.单性别、单向流动为主
2.滇桂边境多跨国婚姻,主要是因为该地(     
①地理位置特殊②多跨境分布的族群③性别比失衡④经济落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跨国婚姻对边境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A.改变国界线的位置B.稳定边境社会秩序C.抑制边境文化传播D.提高东盟生育率
2023-07-2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新乐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四川省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四川省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

材料二、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雅安市芦山县(30.3°N,东经103.0°E)发生7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

材料三、下图为攀枝花市2000—2010年三大产业统计资料。

(1)根据材料一,分析图中四川省城市分布的基本特征。
(2)简述雅安地震的成因。
(3)四川省以平武——盐源一线为界,人口东____西____,分析造成该地区东、西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____
(4)2000年至2010年攀枝花三大产业增加值增速最快的是____产业,但目前对就业贡献率最大的是____产业。
(5)对于雅安地区的发展方向,有人提出应大力发展工业,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阐明理由。
2023-07-2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5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1年暑假,张鹏等同学从天津出发去西藏进行研学旅行。


(1)请你在下表中填出张鹏研学旅行需准备的物品。(各填一项)
类型物品
资料准备____
仪器设备____
生活用品____
(2)据左图描述该地区城镇人口分布特点。

研学旅行首先抵达西藏林芝。左图为张鹏拍摄的当地景观照片。


(3)据右图判断此地的地貌景观为_____

6 . 云贵高原的人口大都分散居住,而地处群山环抱之中的贵州省镇远古镇,房屋密集,人口众多,一度成为南方的商贸重镇。从镇远沿穿城而过的舞阳河向西能直通贵州腹地,向东进入洞庭湖,再通往全国各地。完成下面小题。

1.云贵高原地区人们大都分散居住,原因主要是(     
A.土壤贫瘠,可耕种土地少B.亲近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地表崎岖,多山间小盆地D.当地人口少,而土地资源丰富
2.历史上,镇远县一度成为南方商贸重镇,主要是由于(     
①位置重要,为贵州省东部的门户
②地形由高原向丘陵过渡,较平坦
③有河流流经,沿岸土壤肥沃
④古镇的水陆交通便利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023-07-2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人口承载力较低,主要因为(     
A.人口密度大B.地区开发程度低
C.自然资源条件差D.科技水平低
2023-07-1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C.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D.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2.“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的问题
C.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D.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2023-07-11更新 | 318次组卷 | 146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9 . “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又称“黑河―腾冲线”,是指我国黑龙江省黑河市与云南省腾冲县的连线,是划分我国东南、西北半壁及人口分布差异的界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胡焕庸线”西北半壁的人口远少于东南半壁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面积较小B.生育政策严格C.生态环境脆弱D.矿产资源缺乏
2.西北地区总体人口稀少,但局部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此类地区大多(     
A.海拔较低,热量充足B.地处山麓,临近河流
C.矿产丰富,工业发达D.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2023-06-30更新 | 231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暑期作业检测地理试题

10 . 全国人口普查是由国家在统一的时间以统一的方法、项目、调查表,对全国现有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全项调查登记。如图所示图1示意第六、第七两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七普)中的人口年龄构成对比情况,图2示意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各地区人口比重及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与六普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时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为(     
A.青壮年人口比重变化最大B.老年人人口比重有所下降
C.少年儿童的数量有所减少D.劳动力人口比重有所增加
2.与六普相比,七普时我国人口地区分布差异的变化及产生的原因是(     
A.东北地区人口占比增加,振兴东北措施的实施
B.中部地区人口占比减少,产业结构向西部转移
C.西部地区人口略有增加,扶贫攻坚措施的实施
D.东部地区人口明显增加,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3.针对我国七普人口的变化特点,我国需要进一步(     
A.关注失业人口B.限制人口流动
C.增加养老投入D.推进逆城市化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