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与乡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02 道试题

1 . 日本自2008年开始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城市内部逐渐出现大量空置房屋及土地,影响城市原有空间结构。为了优化土地利用、消除空置,日本政府引导医疗、养老、教育等公益性设施向轨道交通车站地区集聚,提出了“选址优化规划”模式。下图示意“日本‘选址优化规划’模式实施前后的城市空间结构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城市内部空房、空地增多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治安管理难度降低B.基础设施利用率提高
C.城市景观环境优化D.城市防灾功能下降
2.“选址优化规划”模式以公共交通为核心,主要考虑的是(     
A.减少碳排放量B.避免城区交通拥堵C.提高城镇化率D.应对人口老龄化
3.日本城市实施“选址优化规划”模式后,可能出现的变化有(     
①规划区内城市多核心发展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张
③核心区域服务能力提高④城市形态沿铁路干线延伸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4-06-03更新 | 450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南宁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三模联考地理试题

2 . 剩余空间是城市中面向公众开放的、可发挥公共效益且未被充分合理利用的存量空间,不包括居住区和企事业单位的内部空间。如高架桥下、街角地块、滨水河岸、交通设施周边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老城区内剩余空间的主要特征是(     
A.地价较高B.分布集中C.边界明确D.面积较小
2.剩余空间适宜规划为(     
A.健身广场B.高品质住宅C.大型商超D.中小学校
2024-06-0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徐州市高考考前打靶卷地理试题

3 . 我国某市居民出行方式中,公共出行占26.2%,私家车出行占14.3%,步行、自行车等出行方式占59.5%。总体状况为周一至周五非机动车违法比例高于机动车。下图示意该市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违法比例的时间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非机动车比机动车违法比例高的主要原因是非机动车(     
A.违法处罚力度大B.驾驶人法律意识弱C.驾驶方便D.违法监管力度大
2.在中午和前半夜时段,机动车比非机动车违法比例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车辆数量B.出行频率C.车辆速度D.天气状况
3.推测与周一至周五相比,周末两日机动车(     
A.和非机动车违法比例均较高B.和非机动车违法比例接近
C.违法比例低于非机动车D.违法比例高于非机动车
2024-06-03更新 | 23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适应性练习(4月)地理试题

4 . 《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显示:近3年中国主要城市5公里以内幸福通勤比重全线下降,但北京等超大城市60分钟以上极端通勤增加放缓。某研究团队,利用手机数据,揭示了北京市通勤人流的总体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市郊区新城从中心城区吸引的就业远低于其输送的。图1和图2分别示意北京市中心城区居民的通勤去向和职工的通勤来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等超大城市极端通勤增加放缓的可能原因是(     
①超大城市人口大幅减少②政策限制交通量
③城市轨道交通覆盖增加④人口向郊区集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关于郊区新城,说法正确的是(     
A.亦庄新城是中心城区居民最为主要的就业地
B.顺义新城在郊区新城中的产业职能较为突出
C.昌平新城在郊区新城中的产业职能较为突出
D.通州新城是中心城区职工最为主要的来源地
3.针对郊区新城向中心城区输送就业较多的问题,以下措施最为合理的是(     
A.郊区新城增建更多住宅区B.市中心增建更多高层建筑
C.引导产业向郊区新城转移D.完善郊区新城的基础设施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四川北部的阆中古城,曾是重要的军事、商业和政治中心。阆中古城城址为趋利避害,曾数次变迁。当前,阆中旅游兴旺,城中有不少院落被改造成“客栈”(突出游客体验)。下图示意阆中古城位置及明清润中古城内部空间结构。

(1)分析不同时期的阆中古城选址均便于防卫的条件。
(2)与明清时期阆中古城相比,水患对秦汉时期阆中古城的威胁更大,试分析原因。
(3)当前阆中古城的客栈多分布在明清时期古城的沿江地区,试分析原因。
2024-06-0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6 . 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其中开放型文化区包含传统村落395个。世代生息于此的山区居民在长期劳作生活实践中积累了生产经验,展现了生态智慧。下表为开放型文化区传统村落地貌特征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貌类型山地喀斯特山地喀斯特丘陵丘陵平原台地
村落数量(个)2101302120131
所占比例(%)53.232.95.35.13.30.2
1.该文化区传统村落规模普遍表现为中、小型特征的原因是(     
A.习俗和基础设施水平制约B.矿产资源匮乏
C.地形和农业发展水平限制D.水热资源不足
2.为了保护村落自成一体的生态系统,村落依山而建,从高到低依次是(     
A.林地、村落、梯田B.村落、梯田、林地
C.林地、梯田、村落D.村落、林地、梯田
3.部分村落位于山顶,并呈现沿山脊走向扩展的形态,主要考虑选址地(     
①土层深厚易耕作②水源丰富③采光通风好④避免水灾影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6-0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7 .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乡村出现了衰退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合适的外部环境,又离不开内部人才、环境与产业的支撑。图为乡村振兴目标的人地关系内涵图。完成下面小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出现衰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大量进城B.缺乏产业支撑
C.耕地迅速减少D.生态遭到破坏
2.拓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关键措施是(     
A.调整农业结构B.土地大量流转
C.吸引优秀人才D.改善基础设施
3.乡村振兴要留得住“乡愁”,因此聚落建设需要尊重和彰显(     
A.文化空间B.生产空间
C.生态空间D.生活空间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布吕根位于挪威西南部沿海城市卑尔根(挪威原首都)以西3公里的海边,依山傍海,是14世纪到16世纪中叶汉萨同盟时期各国的重要码头,挪威北方来的渔船把鱼干与毛皮通过布吕根转运到海外,南来的粮食也由此运到挪威北方。当时,布吕根码头旁边紧密相连的木屋,陡峭的人字形屋顶,构成特色建筑文化景观并保留至今。1979年布吕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左图示意布吕根位置,右图为布吕根码头景观。

(1)分析布吕根成为汉萨同盟时期重要码头的区位条件。
(2)分析布吕根特色建筑文化景观形成的自然背景。
(3)说明在气候暖湿化背景下布吕根码头古木建筑保护面临的困境。
2024-06-02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4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三模)地理试题

9 . 卖花渔村地处皖南山区,种花、制作盆景的传统始于唐代,是徽派盆景的发源地,因村落形态似鱼形、村民又以卖花为生而得名。1959年人民大会堂会客厅曾摆出徽派盆景:1978年在当地县农业局的支持下,卖花渔村建成盆景展示园;1995年卖花渔村首次接待国际旅行团:2006年卖花渔村通往外界的公路通车。近年来,卖花渔村空间快速扩张。下图示意卖花渔村的空间形态演变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卖花渔村空间形态主要取决于     
A.气候B.地形C.人口D.交通
2.1978年卖花渔村建成盆景展示园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历史悠久B.种植技术先进C.靠近东部市场D.业内知名度低
3.近年来,卖花渔村扩张最明显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A.生活居住用地B.交通建设用地C.旅游接待用地D.盆景展示用地
2024-06-02更新 | 25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五月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城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1可知(     
A.城市建设用地广阔B.河流制约道路布局
C.地形影响城市形态D.居住地分布较均衡
2.目前该市最大商业中心最可能接近(     
A.①B.②C.③D.④
3.今后轨道交通2号线、3号线、4号线之间的片区最适合发展为(     
A.中心商务区B.高级住宅区C.科技产业园D.城市森林公园
2024-06-0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九次考前适应性训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