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与乡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1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莱茵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荷兰是围海造田的典型国家,全境为低地。荷兰人利用不适于耕种的土地发展畜牧业,成为世界上奶酪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主要蛋、乳出口国之一;荷兰人在沙质地上种植马铃薯,并发展薯类加工,出口量占世界总薯类贸易量的一半以上。花卉是荷兰的支柱性产业,花卉出口占国际花卉市场的60%。畜牧业、园艺业、种植业产值比重为50:38:12。

(1)根据材料一、二,说出荷兰农业发展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材料三:德国位于莱茵河流域的部分城市及主要特征表

城市名称主要特征
杜伊斯堡世界第一大内河港,河海直达运输,且处于国际铁路和跨区高速公路的枢纽地位,货物集散极为便利。
科隆以哥特式大教堂闻名于世,也是著名的展览会名城,许多消费行业的国际性博览会在此举行。
法兰克福全球最重要的国际机场和航空运输枢纽之一,德国乃至欧洲重要工商业、金融和交通中心,欧洲规模最大的国际性车展所在地。
斯图加特以高科技企业而闻名,是戴姆勒(梅赛德斯-奔驰生产商)总部所在地。此外,还拥有1500家中小企业,也是著名葡萄酒产区。
(2)结合材料一、三,归纳城市的主要功能,说出城市辐射功能强的主要影响因素。

材料四:莱茵河跨境污染事件。1986年11月,瑞士巴塞尔桑多斯化学公司仓库装有剧毒农药的钢罐爆炸,大量有毒化学物质流入莱茵河;随后10天内,化工厂数十吨有毒物质再次流入莱茵河,造成二次污染。此事件导致巴塞尔下游约100km污染带内大量鱼类死亡,约480km²的井水受到污染,瑞士、法国、德国、荷兰四国沿岸城市自来水厂全部关闭。

(3)以莱茵河跨境污染为例,简要说明在解决跨境环境问题中开展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2024-06-0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主城区(九龙坡区)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庆三峡库区内既有经济发达的城市(重庆市主城区),又有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山区乡村,库区城乡二元结构典型,生态地位重要,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首个国家统筹城乡示范区。图为重庆三峡库区行政区划图,表为2011-2020年重庆三峡库区部分地区共同富裕水平指数统计表(共同富裕水平指数越大,共同富裕水平越高)。


巫山巫溪奉节云阳开州万州忠县涪陵丰都武隆石柱长寿渝北巴南江津
20110.180.190.180.160.190.260.170.300.160.200.210.290.390.280.24
20140.260.260.240.230.270.320.230.340.270.300.290.310.410.330.31
20170.330.310.290.300.300.410.340.400.340.380.370.360.510.430.40
20200.370.360.350.450.430.440.410.490.410.430.400.490.530.470.44

(1)描述2011-2020年重庆三峡库区部分地区共同富裕水平分布特征。
(2)分析重庆主城区周边地区共同富裕水平较高的原因。
(3)地理信息技术推动了三峡库区的共同富裕,请说明地理信息系统(GIS)在交通建设与运行方面的具体应用。
2024-06-0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3 . 图为上海大都市圈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大都市圈成为跨省都市圈的主要因素是(     
A.产业协作B.空间距离C.城市辐射D.人口流动
2.上海大都市圈纳入常州、湖州两市将有利于(     
A.推进太湖流域综合开发B.促进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
C.加快都市圈内人口流动D.提高都市圈内城市化水平
3.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发展的主要表现最可能是(     
A.虹吸效应B.人口迁移C.产业趋同D.优势互补
2024-06-06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考前模拟(一)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W村位于庐江县同大镇的北部,毗邻合肥市。2001年合肥某汽车车身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入驻W村,推动了该村的工业化进程。工业生产空间由原本分散的生产布局形态向集聚的园区化方向发展。下图为W村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1)说明W村吸引企业入驻的合肥因素。
(2)分析早期汽车企业入驻对W村企业数量的影响。
(3)结合图,分析W村工业园区的发展对当地居民就业结构带来的变化。
2024-06-0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将中原城市群由河南的9个地级市扩充为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安徽等5省区30个地级市,标志着中原城市群正式跻身七大国家级城市群。根据规划,将重点打造郑州大都市区,构建“一核四轴四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下图示意中原城市群局部。

(1)中原城市群东部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2)目前,中原城市群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只是初步形成。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出中原城市群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

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河南北部是我国主要的黄泛平原分布区,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开封市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取得较高经济收益。

(3)分析开封沙岗地起垄有利于红薯生长的原因。
2024-06-0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6 .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体育非遗”),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新疆是古今丝绸之路多元文化荟萃的核心地带,孕育出了丰富的体育非遗资源。下图为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遗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中体育非遗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水源D.植被
2.与乌鲁木齐市相比,喀什地区的体育非遗等级高、数量多,其优势体现在(     
A.文化辐射范围广B.多元古文明交汇
C.地域面积更广阔D.非遗保护力度大
2024-06-06更新 | 23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二模(5月)地理试题

7 . 随着中国铁路网络布局的不断完善,铁路新建速度开始放缓,中国高铁骨架网络已基本形成。由于速度、票价、合理运距等技术经济特征和网络布局等差异,高铁和普铁承载了差异化的空间运输联系,本质上反映了社会经济联系的层级性及塑造的区域空间结构等级特征。图左示意普铁跨区域廊道整合模式,图右示意高铁廊道+区域(城市群)整合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区域性组团高铁服务能力最突出的是     
A.成渝组团B.京沪组团C.东北组团D.西北组团
2.受高铁的竞争影响,普铁更加集中于(     
A.中长途市场,停站较多B.中短途市场,停站较少C.中长途市场,停站较少D.中短途市场,停站较多
3.在区域性组团中,高铁通车的初期,经济方面往往会造成(     
A.区域经济滞后发展B.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C.促进廊道内中小城市发展D.促进廊道内中心城市发展
2024-06-06更新 | 42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衡水名师卷高考模拟压轴卷(三)文综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城市的“虹吸效应”和“外溢效应”对区域城市的发展影响巨大。“虹吸效应”是指区域中心城市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大量吸纳周边中小城市的人口、资金、产业等资源,产生聚集效应的现象;“外溢效应”是指中心城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其人才、技术、产业、资金等向外围中小城市迁移的现象。下图示意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和“外溢效应”。

材料二  随着我国城市(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人口和产业的活动带来了不小的碳排放。我国在2015年承诺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并在之后做出实际的减排行动,在后续几年继续实现碳排放强度的下降。

 

区域发展过程中,中心城市往往有极强的“虹吸效应”,简述其发生“虹吸效应”的优势条件,并指出“外溢效应”对区域城市发展的影响。
2024-06-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

9 . 高学历人才就业迁移是经济机会下的理性决策,传统形式是从低等级城市向高等级城市的梯次迁移,一线城市更容易吸引高学历人才集聚。但近年来,出现部分高学历人才“逃离北上广”的现象。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武汉市是中部地区新一线城市主要的人才流入地。图为“以武汉为目的地的高学历人才跨城市等级迁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迁入武汉的高学历人才中,应届生一线城市逆向梯次迁移意愿占比流深圳最低,主要原因是(     
A.深圳高等院校少,应届高学历人才数量小
B.深圳作为一线城市,就业机会比武汉要多
C.武汉与深圳人才交流合作少,人才引进不便
D.深圳高等院校学生鲜有湖北籍,缺乏乡缘情
2.与非应届生跨城市等级迁移相比,应届生的优势是(     
A.获得学历等级更高、失业风险更低
B.社会资源积累丰富,适应能力更强
C.对就业职位要求低,就业机会更多
D.受家庭因素限制小,迁移意愿更高
3.武汉市作为新一线城市,吸引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高学历人才迁入的有利因素分别是(     
A.户籍优惠政策、乡土情结B.基础配套设施、子女教育
C.生活成本、社会服务水平D.工资水平、医疗卫生条件
2024-06-0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七)地理试题

10 . 城市群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载体,其功能分工深化对形成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起重要作用。通常用城市群功能分工指数来测度城市群的功能分工水平,其计算公式如图下。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群功能分工指数=

注: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包括通用航空、仓储和邮政快递、生产性租赁、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教育培训、批发与贸易经纪代理、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等。

1.城市群功能分工指数越高,说明中心城市相较于外围城市(     
A.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数增速越慢B.制造业从业人数增速越快
C.第二产业越发达D.第三产业越发达
2.提升中原城市群功能分工指数,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做大做强郑州的先进制造业              ②强化郑州的交通枢纽地位
③大力发展许昌等地的服务业              ④提升郑州的金融服务能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4-06-06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平许济洛四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地理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