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与乡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11 道试题

1 . 城乡交错带是城市与乡村两大区域系统相互作用、相五渗透形成的独特空间,产业、人口等要素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过渡性和动态性特征。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市1990~2020年四期城乡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市的城乡交错带(     
①1990年前后传统农业占主导   ②2000年以前商业用地占主导   ③2010年以后增速呈加快趋势   ④扩张速率整体先增后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该市城乡交错带演变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发展B.地形地质C.历史文化D.资源分布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城市1970年、1992年和2012年相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情况比较普遍,比较严重,尤其是大城市。城市主城区往往是老城区,人口密度大,交通流量大。从空间上看,道路比较狭窄,出现拥堵的路段和路口较多。主城区的高架路和城市周边的环路,成为客货流主干道之后,也出现了拥堵路段,进出这些干道的路口也会成为堵车点。从时间上看,每天上下班的通勤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进出城的时间,都会延长。从交通运输方式来看,各种私家车上路,拥堵现象比较常见。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疏通城市交通,也陆续采取了一些措施。在主城区较窄的道路实行"单行道"制度,车辆只能沿单一方向行驶。设立公交专用道,发展快速公交。调整交通信号灯的切换时间,使其适合十字路口交通流量的实际情况。拓宽主城区部分道路,增加车辆可通行量。修建高架道路和地下通道,减轻地面交通压力。限制外地车辆进入城市,尤其是在交通高峰时段进入城市干道。有的城市限制部分车辆上路,有的城市还控制车牌供给。


(1)材料一反映了该地区的____过程。该过程的特点是____人口迅速增加、乡村人口减少,____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____不断扩大,农业用地不断转化为非农业用地。该城市1970-1992年的变化体现在城市规模扩大,城市____区(功能区)增加,新出现了____区(功能区)1992-2012年该城市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郊区出现了____城、绿化带和高速公路。该城市未来变化的主要趋势是____
(2)简述城市交通拥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从交通相关利益方考虑,对材料三中提到的某一项措施谈其利弊。
3 . 读“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图中____曲线表示发达国家的变化。
(2)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从____产业向____产业转移,城市____不断扩大。
(3)B类国家的城市化特点是起步____、水平____
(4)A曲线在20世纪7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该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此现象称为____现象。
(5)B类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
2023-02-07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____的过程,该过程的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
(2)写出该过程中工业分布的变化趋势________
(3)该过程中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等。
2023-01-2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人口、资产等关键要素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动态演进达到的一种良性耦合(协调和交互的过程)状态。下图示意2005与2018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度的局城空间分布格局。完成下面小题。



1.自2005年以来,江苏省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度(     
A.总体呈波动降低趋势B.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C.呈先降低后上升趋势D.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
2.针对2005年以来图示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与城市化发展问题,宿迁市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合理规划城市产业布局与规模②完善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
③将周边稻田扩建成为城市绿地④加快卫星城市和新区用地建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5-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泰安市高考全真模拟地理试题
6 .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城镇是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工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等,与区域的发展相互促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下表),对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如图示意近30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表是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城乡居民数量(单位:亿人)

年代(年)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2020

城镇人口

0.8

1.3

2.0

3.0

4.7

6.8

9.0

乡村人口

5.2

5.9

8.3

8.5

8.3

6.9

5.1

(1)依据普查数据,绘制我国城镇化变化趋势折线图。

(2)描述近30年来长江三角洲城镇化过程的表现。
(3)以长三角城镇化过程为例,请为我国城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3-04-25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20世纪末期以来,中国和印度快速崛起,中印两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印度农业人口比重大,约2/3的人口仍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近年来,印度服务业增长迅速,制造业相对落后,但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领域发展迅速。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于2010年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制造业门类的国家,目前已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制造业中心。如图示意1901年以来中国和印度人口规模和城镇化率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印城镇化过程的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城镇化率低于印度,印度工业化发展较快
B.中国城镇化率快速提高,工业及服务业快速发展
C.中国城镇化处于成熟阶段,出现郊区城镇化现象
D.印度是农业国家,虚假城镇化现象严重
2.20世纪90年代以后,印度城镇化增速趋缓,与中国差异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是(     
A.制造业发展不足B.新兴产业发展缓慢
C.第三产业比重大D.农村剩余劳动力少
2023-05-2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香港境内多低山、丘陵,山峰海拔多为300-400米,平原仅占香港土地面积的1/6,但是商贸发达,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是个地狭人稠的海湾城市。农产品主要依靠进口,本地只生产城市居民每日生活必备的部分农产品。近年来,香港陆陆续续有大批居民迁移到西方国家,空缺的人口正在被内地人才填补,这一现象被称为“西出东进”。图1为香港城市用地结构示意图,图2为香港城市景观图。

材料二   在香港近海的岛屿上,还保留着渔民居住的石头房。这些房屋依山而建,用石头砌建,低矮少窗,斜梁尖顶,瓦片上普遍压放着石块,当地人称“石瓦”。图3、图4为石头房景观图。



(1)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一些国家过量的乡村人口涌入城市,超出了其经济承受能力,形成了如南美洲阿根廷等国家的__________城镇化现象;而印度等南亚国家则因城镇化过程落后于经济发展,表现为__________城镇化现象。
(2)图1中甲图例代表的城市功能区是__________,从空间分布上看,该功能区一般分布在城市的__________。香港的城市空间结构以维多利亚港为中心,表现为__________布局(填圈层式或棋盘格)。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香港“西出”现象属于__________人口迁移。
(3)香港的三大产业中,占比最高的是__________。香港的农业以生产水果、蔬菜、乳畜产品为主,生产粮食较少,从区位因素角度考虑,主要是受有限的__________和广阔的__________的影响。
(4)依据材料二,把“依山而建”“就地取材”“斜梁尖顶”“低矮石瓦”填写到下图中。

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5)近年来香港的部分居住区向外围郊野、半山区发展,这一趋势属于城镇化进程中的__________现象,请分析香港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______
2023-05-0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9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城市化过程,图中排序依次是(     
A.a-d-b-cB.a-c-d-bC.d-b-c-aD.c-d-b-a
2.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缩小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10 . 目前中国人口城镇化已经进入中期发展阶段的后半期(简称“城镇化中后期”),其特点表现在中国流动人口规模由持续上升转为缓慢下降,2017年约22.8%的流动人口回流,且有超7成的回流人口不愿再外出。下图为2010—2019年全国农民工输入地的地区分布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推断,四条曲线中能够代表中国东部地区农民工输入占比的曲线为(     
A.①B.②C.③D.④
2.有关中国城镇化中后期人口迁移流动形式转变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迁移趋势减弱B.中西部地区就地城镇化进程减缓
C.中西部省份就业机会增多,吸引劳动力回流就业D.人口迁移向东部少数省市聚集的态势改变
2022-12-15更新 | 672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