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与乡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11 道试题

1 . 下图是英国城市化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英国城市化各发展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阶段城市化速度快B.②阶段为中期加速阶段
C.③处于逆城市化阶段D.④阶段城市化水平降低
2.导致阶段④大城市人口呈下降趋势的原因不包括(     
A.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B.大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C.大城市地价不断上涨D.大城市新兴产业兴起
2021-06-07更新 | 222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名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2 . 城镇化表示人口和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或地区综合发展水平。下图为1901年以来中国和印度人口规模和城镇化率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段内,中印两国城镇化率的发展和变化趋势是(     
A.中国城镇化起步早,后期快速发展
B.印度城镇化起步早,后期发展缓慢
C.中国城镇化年增长率一直低于1%
D.印度城镇化年增长率一直高于1%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总量快速增长B.东部城市群快速崛起
C.促进工业化快速发展D.人口向东南沿海聚集
3.提高印度城镇化率,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B.加强城镇管理,减轻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C.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D.重视环境建设,改善城镇的生产生活环境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的城镇化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已超过60%,但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还不到50%.下图为1949-2015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图。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呈现       趋势。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城市化水平呈现阶段性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原因。
(3)目前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指出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 . 传统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而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等政策要求,到2020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下图示意2000~2017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增速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2000~2013年我国城镇化的主要表现有(     
①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速快于人口增速②城市常住人口增速持续上升③城市常住人口增速总体高于户籍人口增速④城市户籍人口增速始终保持下降趋势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2.2013年以来我国城市户籍人口增速与城市常住人口增速之间差值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城市劳动技能培训增多B.城市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C.市民福利待遇水平提高D.一些城市落户限制放松
3.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我国新型城镇化有利于(     
A.驱动第一产业占比上升B.全面快速提升城市等级
C.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D.缩减城市居住空间需求
2020-10-22更新 | 26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读“某城市1970年、1992年和2012年相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______过程。该过程的特点是:______人口迅速增加、乡村人口减少,______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用地不断转化为非农业用地。
(2)该城市1970-1992年的变化体现在城市规模扩大,城市______区增加,新出现了______区(功能区)。
(3)1992-2012年该城市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郊区出现了______城、绿化带和高速公路。该城市未来变化的主要趋势是______

6 .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选取人口(非农户籍人口)、经济(人均GDP)、土地(市辖区建成区面积)、社会(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个特征要素来研究城市化的时空分异特征。下图示意1985-2012年京津冀地区城市化整体年均增长率统计。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85-2012年,京津冀地区城市(       
①非农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②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
③人均GDP波动下降   ④第三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
A.①②B.②③C.③3④D.①④
2.根据四个特征要素年均增长率差异可知,京津冀地区的城市(       
A.非农劳动力过剩B.交通逐渐通畅C.居民购买力停滞D.土地供应紧张
2020-04-22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下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t4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并回答问题。

(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有哪些?(至少写出3条)
(2)在这个过程中城乡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3)该过程可能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有哪些?(至少写出4条)
(4)应采取哪些措施解决该过程中所产生的这些不良影响?(至少写出4条)

8 . 城市化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过程,一般选取人口、土地、、社会、经济等四个特征要素来研究城市化的时空分异特征。人口方面选择非农人口数量(不包括城市常住非户籍人口)作为衡量城市化发展指标,土地方面选择市辖区建成区面积作为评价指标,社会发展方面选择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评价指标,经济方面选择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代表。下图为京津冀地区城市化阶段整体年均增长率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984 -2012年,京津冀地区城市
①非农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②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
③人均GDP波动下降 ④第三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2000-2004年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和人口发生突变的原因可能是
A.开发区大规模建设B.城市化进入高水平阶段
C.城市基础设施完善D.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迅速
2019-11-1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9 . 读图 “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____,城市人口数量呈___趋势,这个过程被称为___,衡量该过程最重要的指标是___。                     。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建设了___城、开发了___,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进一步发展城市经济。
(3)该城市于最初形成河流的交汇处,原因是___
(4)图b中有A、B两个自来水厂,布局合理的是___原因是___
(5)逆城市化现象目前主要出现在___国家。
2020-02-1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城市化(城镇化)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下表为“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表”,读表完成问题。

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表
年份(年)1950196019701980199020002010
世界城市人口(亿)7.410.313.717.722.428.536.2
城市化水平(%)29.234.237.139.642.646.651.8
发达国家城市人口(亿)4.55.77.08.08.89.510.1
城市化水平(%)55.860.566.670.272.574.476.0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亿)2.94.66.79.713.619.026.1
城市化水平(%)17.022.225.429.233.639.346.2       

(1)说出城市化(城镇化)的本质和根本的制约因素。
(2)运用表中数据,说明1950-2010年期间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特点(提示:从起点、速度、水平三方面回答)。
(3)说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城市产生的不利影响(提示:至少二个方面)。
2020-01-29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四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质量抽测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