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产业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水稻喜暖、喜湿,单产高,与其他作物相比,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进行精耕细作。明清时期山西大部分地区都有关于水稻的记载,下图示意明清时期山西水稻种植变化情况。



(1)说出明清时期山西水稻分布的南北差异及其形成的自然因素。
(2)与明代相比,清代山西水稻分布发生明显变化。试从人口角度对此进行合理解释。
(3)有人认为,受气候影响越向北山西稻米的品质越高。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1-12-0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2021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王金庄村位于河北邯郸涉县。元代初期,迁居此地的人们就地取材,用石头垒起房屋和梯田。后来人口增加,梯田不断增多,最多时有8万余块、1.2万亩(1亩≈666.67平方米),占村落总面积的70%以上,最小梯田不足1平方米。2014年,涉县旱作梯田系统被批准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该地夏季多暴雨,梯田易损毁,需投入大量时间和人力及时修缮。近二十多年,王金庄村出现了石房大多空闲、梯田大面积撂荒的现象,且撂荒情况远超石家庄周边。下图示意王金庄村的地理位置。



(1)根据梯田的数量和面积,推测王金庄村的地形特点。
(2)与东南丘陵地区的梯田相比,说出王金庄村梯田的水土数量特点并分析原因。
(3)从耕作角度分析王金庄村的耕地比石家庄周边更易撂荒的原因。
(4)王金庄村的梯田作为中国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农耕地,有人提出对其撂荒的梯田进行复垦,你是否赞同?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1-04-16更新 | 434次组卷 | 5卷引用:地理-学科网2021年高三3月大联考(新课标Ⅱ卷)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参喜冷凉,不耐旱,忌强光照射,怕水涝,对土壤肥力消耗大,是一种名贵中草药材。野山参生长周期长达70~150年,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长白山地区,随着森林的破坏,东北野山参几乎绝迹。东北地区人工种参约有400多年的历史,5~6年可收获一次。在人参加工过程中可以获得很多副产品,如人参油,人参露,人参膏,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材料二   下图示意东北野人参分布图。

(1)分析东北野生人参分布区域适宜人参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东北地区野山参几乎绝迹的原因。
(3)有人建议人参产区的农民扩大人参种植规模,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王金庄村位于河北邯郸涉县。元代初期,迁居此地的人们就地取材,用石头垒起房屋和梯田。后来人口增加,梯田不断增多,最多时有8万余块、1.2万亩,占村落总面积的70%以上,最小梯田不足1平方米。2014年,涉县旱作梯田系统被评选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该地夏季多暴雨,梯田易损毁,每年需投入大量时间和人力进行修缮。近二十多年,王金庄村出现了石房大多空闲、梯田大面积撂荒的现象,且撂荒情况远超石家庄周边。下图示意王金庄村的地理位置。



(1)根据梯田的数量和面积,推测王金庄村的地形特点。
(2)与东南丘陵地区的梯田相比,王金庄村梯田的土地生产力较低,分析限制该村梯田农业生产条件的自然条件。
(3)分析王金庄村的耕地撂荒的原因。
(4)王金庄村的梯田作为中国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农耕地,有人提出对其撂荒的梯田进行复垦,你是否赞同?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1-07-06更新 | 352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工番茄是普通番茄中的一种栽培品种,其果实体积小,果皮较厚,可加工成番茄酱、番茄干、番茄粉、番茄红素等产品。新疆于1979年从国外引进优质加工番茄,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加工番茄产区,也是世界第三大番茄酱生产区。新疆的加工番茄红色素含量高、霉菌少,是加工番茄制品的上等原料。目前,新疆有116家番茄制品出口企业,番茄酱年产突破160万吨,是亚洲最大的番茄生产和加工基地,产品主要出口东南亚、中东和欧洲等地区。下图示意新疆加工番茄主产区。



(1)说明新疆番茄主产区加工番茄质量高的气候条件。
(2)从加工番茄特性角度,指出新疆大规模种植加工番茄的主要原因。
(3)简述新疆番茄酱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的竞争优势。
(4)有人提出,新疆应继续扩大加工番茄的种植面积以提高本区加工番茄制品的产量。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1-05-16更新 | 387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树喜荫、不喜阳光直射,畏霜雪寒冻。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的洞庭山是名茶洞庭碧螺春的主要产地。当地茶农将特有的洞庭碧螺春小叶种茶树与柑橘、枇杷等果树复合种植。形成了特有的茶果复合系统(如图)。这种特殊的生长环境使碧螺春茶具有特殊的花果香。碧螺春茶叶需在春分到清明前由人工采摘、精拣,经杀青、揉捻、搓团、烘干等工序,采用传统柴火锅全手工炒制,一斤干茶需近七万颗嫩芽才能制成。近年,当地茶农挖掉老茶树,改种产量高、成熟早的茶树品种,并使用机器采摘和炒制。



(1)分析洞庭碧螺春干茶产量少的原因。
(2)说明茶果复合系统模式对茶叶生产的作用。
(3)近年,当地茶农挖掉老茶树,改种产量高、成熟早的茶树品种,并使用机器采摘和炒制。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1-05-03更新 | 346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三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19-20高二上·吉林松原·期末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巴尔喀什湖是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南部的一个内流湖。该湖西半部湖水的平均含盐量为1.48‰,东半部平均含盐量高达10.4‰。湖泊北岸为著名的铜矿带,炼铜工业发达,且与哈萨克斯坦和中亚重要城市有铁路连接。

材料二:如图为巴尔喀什湖及其周边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1)说明巴尔喀什湖东西两侧盐度存在差异的原因。
(2)分析甲河河口地貌的形成过程。
(3)有人提议在巴尔喀什湖北岸大力发展炼铜工业。你是否赞同?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0-12-09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64 综合题之态度类强化训练-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棉花喜热、好光、耐旱、忌渍,东汉时期,新疆就已经有棉花种植。新疆农业部门2020年数据显示其棉花机械采摘率已达69.83%,2020/2021年度新疆棉产量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为满足国内需求,中国每年需进口200万吨左右棉花。位于新疆天山南麓的阿克苏地区作为“中国棉都”,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新疆区域图。

(1)分析阿克苏地区成为全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的自然条件。
(2)说出阿克苏地区成为“中国棉都”的社会经济条件。
(3)针对我国棉花进口量大,有人建议新疆应大幅增加棉花种植面积,你是否赞同,请标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湖底自北向南倾斜,北部水域水浅,南部水域水深。里海盛产鲟鱼、鲑鱼、鲈鱼等多种鱼类,渔业资源发达,天然捕捞业发展历史悠久。同时,里海沿岸地区和湖底石油与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二战以来,里海油气资源开采和加工业迅速发展,规模不断增大。近十几年来,受油气资源开采与加工、过度捕捞、水质下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里海渔业资源不断减少。下图示意里海主要油气田分布及周边地区简图。



(1)分析里海北部水域盐度远低于南部水域的原因。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里海北部水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3)针对里海渔业资源不断减少的现状,有人提出沿岸国家应利用天然水域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你是否同意该观点,请说明理由。
2021-12-08更新 | 34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南省北部某村地下水丰富且埋藏较浅,土壤中水分过多,影响农业生产。在古代,当地居民按“甲”、“米”等字的形状布局开沟,再盖瓦成渠,最后覆土种植,独创出“合瓦地”(下图)。人们在合瓦地上种植本村独有,品质上乘的早熟特色产品——红蒜。红蒜在10月初播种,次年5月中下旬收获。近几十年来,由于合瓦地年久失修、水渠淤塞严重,红蒜品质下降,部分蒜农拆除合瓦地改种粮食作物。

(1)从土壤水分角度简析合瓦地对红蒜生长的有利影响。
(2)简析合瓦地促进红蒜早熟的原因。
(3)对于拆除合瓦地改种粮食作物的行为,你是否赞同?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