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4 道试题

1 . 我国地级市一般由市辖区和其他县级行政区组成。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10年和2020年的常住人口数量。该市的常住人口变化状况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意四种人口流动情况,与该市2010~2020年情况相符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与该市的其他县级行政区相比,市辖区(     
A.老年人口比重大B.老年人口数量大
C.劳动人口比重大D.劳动人口平均年龄大
3.具有类似常住人口变化状况的地级市,一般具有相似的(     
A.经济规模B.经济发展趋势C.人口规模D.人口职业构成
2023-06-21更新 | 10409次组卷 | 54卷引用: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阶段学情检测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变化/万人2010-2020年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变化/万人
上海30.3-30.25215.42
北京59.7-72.8300.9
广州39.7129.12468.46
深圳34.0116.88596.73
1.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2.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     
A.相似的空间形态B.趋同的主导产业C.一致的功能定位D.相近的等级规模
3.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     
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
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
2022-06-09更新 | 16272次组卷 | 58卷引用: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查地理试题

3 . 人口流动包括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依据人口流动空间范围,将其划分为跨省、省内跨市和市内跨县三种方式。中小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对推动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起重要作用,但持续的人口流动造成一些中小城市人口净流出。下表为2011~2018年我国中小城市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比例。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方式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跨省0.390.420.380.360.360.360.360.37
省内跨市0.290.270.300.310.300.300.290.28
市内跨县0.320.310.320.330.340.340.350.35
1.表中数据反映中小城市(     
A.2011~2014年跨省和省内跨市流动人口比例变化趋势相同
B.2015年和2016年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数量相同
C.2011~2018年省内跨市流动人口比例波动上升
D.2011~2018年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比例基本均衡
2.中小城市应对人口净流出,可以(     
①发展劳动力节约型产业②鼓励返乡创业
③引导非核心功能疏解④放宽落户政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9-20更新 | 5578次组卷 | 28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2-冲刺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重组卷(江苏专用)

4 . 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六普’‘七普’,人口增长差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相等的省级行政区是(     
A.京、沪B.黑、吉C.粤、鄂D.渝、黔
2.我国四个直辖市人口增长的共同特点是(     
A.“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加速增长
B.“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减速增长
C.“六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D.“七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     
A.向城市群集聚B.向中西部迁移C.沿长江带集聚D.分布更加均衡
2022-07-05更新 | 9781次组卷 | 54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江苏卷地理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图为“江南丘陵某区域四种乡村聚落空间演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模式I中乡村聚落迁移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功能区竞争力
B.保护环境敏感区域
C.促进劳动力就业
D.提高城镇化水平
2.反映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的模式是(     
A.IB.II
C.IIID.IV
3.在我国重大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总趋势是(     
A.集聚扩大B.原地保护C.均衡布局D.分散迁移
2022-03-10更新 | 9834次组卷 | 56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高考地理真题

6 . 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许多省区人口流入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下图为“某年我国三大城市外来人口占比位列前十的省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同为长三角地区的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迁移至上海人口相差较大,其主导因素是(     
A.对外交通条件B.文化交流习惯C.经济活动方式D.人口迁移政策
2.从全国看,三大城市的外来人口省区分布具有明显的(     
A.地域性B.等距性C.均衡性D.同向性
3.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外来人口增幅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北京(     
A.政府机构外迁B.城市规模扩大C.首都功能优化D.公共服务升级
2022-03-10更新 | 8532次组卷 | 35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高考地理真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态效益高B.木材销路好
C.劳动投入少D.种树有补贴
2.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大开荒力度B.增加木材进口
C.增加粮食进口D.鼓励农地流转
2020-07-11更新 | 15738次组卷 | 105卷引用: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22-23高一下·山东聊城·阶段练习

8 .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空间分布都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图示意1990一202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指数的均值变化(数值越高,集中度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     
A.集中在少数大城市B.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
C.由城市向乡村迁移D.与经济变化趋势一致
2.推测2015年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的主要成因是(     
A.环境质量变化B.农业发展C.政策引导D.交通改善
3.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可能会使北京(     
A.城镇化问题加剧B.人才大量流失C.农业经营规模扩大D.城市环境改善
2023-03-28更新 | 2978次组卷 | 37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适应性考试(二)地理试题

9 . 永久迁移是指户籍发生改变的人口迁移类型;务工迁移是指离开户籍地外出务工的人口迁移类型(不包括永久迁移)。下图示意1990~2005年我国人口迁移的数量变化。图中永久迁移人数为每五年的累积数量,务工迁移人数为当年的数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90~2015年的永久迁移人数持续增加
B.2000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
C.1990~201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呈下降趋势
D.1990~199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增速比2005~2010年的慢
2.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①“三农”政策利好   ②出生人口数量减少   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④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降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30更新 | 9552次组卷 | 6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情检测考前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
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过剩
2019-06-08更新 | 13467次组卷 | 69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