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人口流动包括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依据人口流动空间范围,将其划分为跨省、省内跨市和市内跨县三种方式。中小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对推动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起重要作用,但持续的人口流动造成一些中小城市人口净流出。下表为2011~2018年我国中小城市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比例。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方式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跨省0.390.420.380.360.360.360.360.37
省内跨市0.290.270.300.310.300.300.290.28
市内跨县0.320.310.320.330.340.340.350.35
1.表中数据反映中小城市(     
A.2011~2014年跨省和省内跨市流动人口比例变化趋势相同
B.2015年和2016年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数量相同
C.2011~2018年省内跨市流动人口比例波动上升
D.2011~2018年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比例基本均衡
2.中小城市应对人口净流出,可以(     
①发展劳动力节约型产业②鼓励返乡创业
③引导非核心功能疏解④放宽落户政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9-20更新 | 5578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2022·江苏·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2 . 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六普’‘七普’,人口增长差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相等的省级行政区是(     
A.京、沪B.黑、吉C.粤、鄂D.渝、黔
2.我国四个直辖市人口增长的共同特点是(     
A.“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加速增长
B.“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减速增长
C.“六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D.“七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     
A.向城市群集聚B.向中西部迁移C.沿长江带集聚D.分布更加均衡
2022-07-05更新 | 9780次组卷 | 54卷引用:重组卷04-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重组卷(湖北高考专用)

3 .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图为“江南丘陵某区域四种乡村聚落空间演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模式I中乡村聚落迁移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功能区竞争力
B.保护环境敏感区域
C.促进劳动力就业
D.提高城镇化水平
2.反映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的模式是(     
A.IB.II
C.IIID.IV
3.在我国重大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总趋势是(     
A.集聚扩大B.原地保护C.均衡布局D.分散迁移
2022-03-10更新 | 9834次组卷 | 56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3-冲刺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重组卷(湖北专用)

4 .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07~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市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育政策调整 B.落户政策放宽C.医疗条件改善D.行政区划变动
2.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     
A.人口老龄化加剧B.GDP增长缓慢C.环境承载力下降D.产业结构优化
3.该市的支柱产业是(     
A.采矿业B.旅游业C.制造业D.物流业
2021-07-08更新 | 13851次组卷 | 74卷引用:湖北省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城镇化中后期,中国人口流动的城乡结构出现重要转变,将对人口再分布和城镇化及区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下图为“2010年和2020年中国省际城乡流动人口类型及规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0—2020年,中国省际城乡流动人口(     
A.乡—城流动人口规模增长率最高
B.各类型省际城乡流动人口的占比发生大的变动
C.省际城乡流动人口规模庞大且在增长
D.城—城流动成为当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主流类型
2.与其他类型比,城—城流动人口快速增长,主要原因可能是(     
A.城镇化水平高B.城镇空间结构优化C.城镇基础设施完善D.城镇环境改善
3.应对城—城流动人口快速增长,可以(     
①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大量迁出人口②迁入地城镇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
③优化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促进人口均衡分布④流出地营造适合产业转移和人口回流的良好环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6 . 日本东京都市圈是以首都东京为中心的巨型都市圈,其实际范围包括东京都、神奈川县、千叶县、掎玉县等。1950年起,东京都市圈将城市轨道交通线由中心城逐步向外延伸至卫星城、远郊区,促使不同圈层的人口发生变动。下图示意1955~2005年东京都市圈不同圈层五年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京都市圈将城市轨道交通线由中心城向外延伸的主要目的是(     
A.疏解中心城的城市职能B.增加卫星城的就业机会
C.提高远郊区的环境质量D.促进都市圈逆城市化进程
2.上图中,与1995~2005年东京都市圈人口流动状况最相符的是( )

A.AB.BC.CD.D
2022-04-02更新 | 2901次组卷 | 32卷引用:2022届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四模)地理试题

7 . 乡村振兴是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着眼于我国当下国情与未来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保障乡村充分发展,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下图示意广东省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其中Ⅰ、Ⅱ是影响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形成的两个重要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地区人地关系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有(     
①经济发展②气候变化③农业技术④基础设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Ⅰ阶段农村地区的特征最有可能表现为(     
A.人口流失比较严重B.经济发展迅速C.农民返乡意愿强烈D.人地矛盾加剧
3.促使Ⅱ阶段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形成的关键原因包括(     
①户籍制度调整②农民收入提高③生态环境转好④人口大量迁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3-01-05更新 | 1206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8 . “数字游民”是指依托互联网,工作不受所处地城限制的一类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数字游民”在不同区域间流动,同时进行“地理套利”(基于区域差异,提高生活性价比)。2023年,盛行佛教的泰国是西欧“数字游民”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从业者最有可能成为“数字游民”的是(     
A.外卖送货员B.网络布线员C.自媒体博主D.网约车司机
2.泰国吸引西欧“数字游民”前来“地理套利”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①优越的交通条件②温暖的气候条件③低廉的生活成本④发达的网络科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大量“数字游民”涌入泰国,对当地的主要不利影响是(     
A.争夺就业机会B.挤占教育资源C.加剧能源紧张D.冲击传统文化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草坝村地处秦岭南麓,位于洋县“朱鹮之乡”核心区,空气优良,水源洁净,人口2000多人,耕地面积5100多亩。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保护朱鹮,当地严格禁止使用农药、化肥以及开矿、砍伐森林。2000年以前,该村因保护朱鹮而导致经济发展陷入“绿色贫困”。2000年以后,该村开始发展有机农业,目前已呈现出“村前米粮川、村后花果山、村内大花园”的景象,实现了“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下图示意草坝村位置,下表示意草坝村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产业和主要产品。

阶段主要产业主要产品
阶段Ⅰ传统种植业小麦、水稻
阶段Ⅱ有机种植+加工有机梨、有机黑米稻、有机油菜等有机农产品
阶段Ⅲ有机种植+加工+旅游有机农产品;农耕文化体验;休闲养生;采摘观光;等等

(1)简述早期草坝村因保护朱鹮而陷入“绿色贫困”的原因。
(2)说明草坝村发展有机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3)说明在阶段Ⅲ草坝村吸引大量人口回流的拉力及人口回流的社会效益。
2024-04-19更新 | 734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五月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10 . 浙江省某市某中学开展乡土地理社会调查活动,分别选取了该市旅游、商业、工业、农业四个面积大致相当的功能区作为研究对象。下图为学生绘制的该市四个功能区2019年人口与经济状况统计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功能区的常住人口分别为1.7万、5万、8万、2万,圆心位置表示该功能区坐标值,扇形图表示其人口年龄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功能区分别所示(     
A.农业区、工业区、旅游区、商业区
B.农业区、旅游区、工业区、商业区
C.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旅游区
D.工业区、农业区、旅游区、商业区
2.甲功能区老年人口比重最大,其原因最可能是(     
A.城市化导致劳动力向外转移B.环境优美吸引老人至此养老
C.经济因素使人口出生率下降D.医疗水平使人口死亡率下降
2021-03-26更新 | 1999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一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