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下图为我国农村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图(单位:万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农村常住人口(     
A.人口数量先增加后减少B.15-64岁人口比重减少
C.年龄结构逐步年轻化D.0-14岁人口比重减少
2.导致农村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城乡社会经济状况差距B.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C.城市户籍政策门槛降低D.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健全

2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十年来四川跨省流入人口增加146.1万。下图为四川省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四川省人口分布特征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经济D.水源
2.四川省跨省人口流入增加有利于该省(     
A.减小就业压力B.缓解人地矛盾C.增强经济活力D.降低住房价格

3 .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东部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未来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使产业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流动的主体,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下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工业部门投入要素对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改革开放以来,影响“移民就业”的主要因素是(     
A.政策B.交通C.经济D.科技
2.甲、乙、丙、丁四个工业部门中,实行“移业就民”最有利的是(     
A.甲B.乙C.丙D.丁
3.“移业就民”对于中西部的影响主要有(     
①促进城市高技术工业发展②加快城市化进程③增加就业机会④优化产业结构⑤增加环境压力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4 . 外出进城务工人员,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战外从业的劳动者。下图示意2016年和2021年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相关数据(单位: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输出地2016年2021年
总数跨省流动省内流动总数跨省流动省内流动
中部地区629038972393632035782742
535027942556558226692913
4691837385446367003936
603138465634183451
1.图中输出地②③④依次表示我国的(     
A.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B.东北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C.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D.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
2.2016~2021年我国外出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减少的是(     
A.总数量B.跨省流动总数量C.省内流动总数量D.各地区跨省流动数量
3.2016~2021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     
A.就地转移增加B.年龄结构年轻化
C.流动距离增大D.向东部地区流动人数增多
2022-11-27更新 | 619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铜陵市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5 . 人口老龄化是在人口年龄结构、社会经济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表为2020年长江上、中、下游经济带的人口老龄化因子探测结果。q值为驱动力指标,取值范围为[0~1],值越大表明因子对人口老龄化的驱动力越强。长江经济带人口老龄化处在不断深化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维度影响因子上游地区(q值)中游地区(q值)下游地区〈q值)
人口因素自然增长率0.7050.5660.236
经济基础人均GDP0.1010.0440.159
一般财政支出0.0430.3060.27
第三产业增加值0.2330.0750.08
职工平均工资0.4530.270.307
社会保障医卫机构床位数0.2840.30o0.231
普通中学数0.2050.7870.219
1.与中、上游地区相比,影响长江下游地区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     
A.劳动人口流入B.劳动人口流出C.出生率低D.死亡率低
2.“一般财政支出”对长江上游地区老龄化影响明显偏弱,主要反映该地区(     
A.环境优美B.未富先老C.自然增长快.D.工资水平高
3.为缓解人口年龄结构失衡引发的人口老龄化现象,长江经济带最应该(     
A.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B.推进地区教育资源公平
C.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负担D.完善居民养老保障体系
2022-10-27更新 | 1899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第五中学2022-2023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反向春运”是近年来春节期间出现的一种社会新风尚,与以往年轻人回家过年相反,而是老年人提前到子女工作的城市过年,在春节后再返回老家。2019年除夕前一周飞往“反向春运”热门目的地城市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40%。下表为2019年“反向春运”十大热门城市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排名12345678910
出发城市成都重庆哈尔滨西安长春郑州长沙贵阳合肥武汉
目的地城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天津青岛宁波厦门

1.“反向春运”出现的内在原因是(     
A.思想观念的转变B.现代交通的发展C.户籍政策的放松D.反向的机票便宜
2.对2019年“反向春运”十大热门城市叙述合理的是(     
A.出发地经济欠发达,就业机会少B.出发地所在省份均是我国人口大省
C.目的地经济发达,皆为省会城市D.目的地所在省份都在东部经济地带
3.“反向春运”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促进目的地城市餐饮零售旅游等产业发展②减少运费收益,加剧节后运输压力③缩小城乡之间价值观念的差异④增强年轻人的故乡情结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7 . 巴西东北部的萨尔瓦多是黑人文化中心,老城中留下很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建筑。萨尔瓦多历史中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巴西萨尔瓦多黑人文化区形成的条件是(     
A.人口迁移B.行政引导C.交通便利D.黑人聚居
2.把萨尔瓦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主要目的是(     
A.弘扬区域文明B.研究人类发展C.保护文化遗产D.宣传移民精神

8 . 下图是1995年至2020年河南省耕地、城镇用地面积增长情况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5年后河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是(     
A.粮食市场的扩大B.机械化水平提高C.南水北调的实施D.劳动力数量减少
2.图示期间河南省(     
①城市人口比重持续上升②第一产业劳动力持续减少,产值不断下降
③部分乡村景观转化为城市景观④城镇逐渐成为生产、生活、休闲娱乐中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9 . 下图为我国浙江、安徽两省2014年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浙江省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劳动力迁入B.人口自然增长快C.出生率迅速上升D.老龄化问题加重
2.导致浙江、安徽两省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构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经济D.交通

10 . 下图为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完成下面小题。


1.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
2.甲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主要考虑(     
①工资水平②空间距离③土地价格④环境质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06-13更新 | 11567次组卷 | 75卷引用:安徽省安庆九一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