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年根据监测结果绘制的我国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


材料二监测结果显示,北京的流动人口50.9%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上海的流动人口52.1%来自安徽和江苏;太原、成都以省内流动为主,比例分别为62.5%、87.0%。深圳的流动人口,省内流动占33.8%,14.8%来自湖南。

材料三监测显示,流动人口中78.7%为农业户口,21.3%为非农业户口。86.8%接受过初中教育,10.4%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年;男性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2年,比女性高0.6年;非农业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4年,比农业流动人口高3.1年。户口性质流动人口各行业的就业比例及收入情况见下图。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2)简述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
(3)简述我国大规模跨省区人口迁移对人口迁出地区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自2001年实施以来,历经十多年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流域水利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有力促进了流域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材料二南疆人口分布图。

(1)据图分析南疆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2)说明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对该地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
(3)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疆吸引了大量内地人口迁入,说明原因。
(4)有人认为新疆地广人稀,应大量迁入人口,这种想法合理吗?试说明理由。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省处于京津唐和长江三角洲的中间地带,人口迁移明显。1860年东北地区开禁放垦,以山东人为主的移民迅速涌入黑龙江等省份,形成“闯关东”现象。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受“儒家思想”影响,山东省人口迁移以省内为主,大多从落后地区迁向发达地区。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2000年山东省的迁移人口总量达891.18万人,其中省内的县、市区内的迁移人口有869.33万人,省区际间的迁移人口有21.83万人。下表为第五次人口普查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统计(山东与全国对比)(单位:%)

山东省内全国省内山东省外全国省区际间
初中以下51.31.55.5670.7576.30
高中、中专32.4128.6016.5414.28
大专以上16.2815.8412.719.42

1)说明1860年以后黑龙江省吸引山东人口大量迁入的原因。
2)描述第五次人口普查山东省人口迁移特点。
3)分析山东省人口迁移以省内为主的原因。
2021-02-04更新 | 1341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
18-19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4 . 下图分别为1978~2018年,甲、乙、丙、丁四地区人口变动情况统计图以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丁两地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B.甲、丙两地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C.乙地区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D.丁地区外来劳动力日趋增多
2.图中最可能反映当前山东半岛人口变动情况及原因的是
A.甲 ②⑥B.乙 ④⑤C.丙 ①④D.丁 ①③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清朝初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历尽艰辛,闯荡到东北大地谋求生存。在这股移民大潮中,尤以山东人最多,是我国近代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被称为“闯关东”。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由此导致了两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出现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的现象。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图。


(1)与“闯关东”同时期的我国人口迁移中,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分,“走西口”属于_____      ___人口迁移,“下南洋”属于____         ____人口迁移。
(2)促使山东、河北等地老百姓“闯关东”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3)“雁南飞”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6 . 陕西省白河县“土无三寸厚,地无百亩平,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状况,致使其成为特困地区集中连片。近年来,白河政府筑巢,吸引了一大批农民工返乡创业,渐渐形成“人回乡、钱回流、企回迁”的“归雁经济”,加快了一方群众脱贫的步伐。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陕西省白河县“归雁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较大     ②家乡当地气候条件的改善
③农民工具备一定的创业技术   ④家乡政府政策支持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下列对“归雁经济”带来的影响说法中,不合实际的是(   
A.让城市人才供需更趋平衡,让农村的人才贫乏得以补充
B.改变了归雁群体就业观念,增强了家庭责任感和幸福感
C.既减轻了城市的稳定压力,又给城市腾出了大量的公共资源
D.“归雁”们返乡创业、就业,会使城市发展走向衰落

7 . 2018年中国最新人口流入城市排名,深圳市第一。随着人口的流入,深圳市人口结构由“女多男少”演变成“男多女少”,性别比发生了“大逆转”。下图为我国各地区迁入人口占深圳外来人口比例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深圳外来人口来源区域分布的分析,正确的是
A.相对于中部和东部,经济因素对西部地区的吸引力较小
B.空间距离是影响西部地区人口向深圳迁移的主要阻力因素之一
C.目前,广州市是深圳市外来人口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D.文化差异是深圳外来人口东部、中部大于西部的主要原因
2.深圳市人口性别结构发生“大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的调整B.生育观念的变化
C.国家计生政策的调整D.社会福利的提高
8 . 下图为2016年美国本土各州人口迁移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a、b两区域人口流动状况存在巨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居住环境差异B.大型商业机构搬迁
C.城市化扩张差异D.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2.图示b区域迁入人口的年龄主要在
A.0-15岁B.20-35岁
C.50-75岁D.75-90岁
9 .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颇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粤、豫、黔、沪B.豫、粤、黔、沪
C.粤、豫、沪、黔D.豫、粤、沪、黔
2.近年来,我国某省人口净迁入率大大减少,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水资源匮乏B.技术人才外流
C.产业升级D.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北振兴”已经进行了10余年,现在要上一个新台阶。“关键还是打破体制机制束缚,要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东北新一轮振兴。”下图为东北三省GDP增速与全国GDP增速对比图。

材料二     据2016年4月26日证券时报报道,近年来东北三省每年净流出20万人,而这些流失的人口中高学历人才比重较大。
(1)指出东北人口流失的主要去向,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东北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较慢的原因。
(3)试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采取的合理化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