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近年来,在经济、社会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我国各地人口呈现出更复杂的流动状况,如江苏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口的流动。下图是2015~2018年长三角四省市人口净流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     
A.安徽、江苏、上海、浙江
B.安徽、上海、浙江、江苏
C.上海、安徽、江苏、浙江
D.上海、江苏、浙江、安徽
2.关于长三角四省市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净流入最大的省市经济实力最强B.产业转型升级和政策调控是主导因素
C.交通改善是甲地人口流入变化的主因D.四省市人口流动受自然增长模式影响
2020-12-11更新 | 1603次组卷 | 9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0-2021学年高三12月诊断性考试地理试题

2 . 读“美国与中国东北部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一般起主要作用。下列组合中,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不是经济因素的是 (  )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2.人们习惯上把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东北人口的迁移叫做“雁南飞”。“雁南飞”现象对山东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下列有关这种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②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的交流 
③对交通、教育、住房等带来巨大的压力 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北地区的环境压力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17-04-03更新 | 309次组卷 | 5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人口的空间变化

3 .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三省是我国人口收缩的典型区域,县域人口收缩程度和原因更为复杂。图为东三省县域人口收缩空间格局。完成下面小题。



1.东三省地区县域人口收缩空间格局显示(     
A.中度收缩态势比较显著B.收缩程度由北向南减弱
C.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异D.能够减轻社会养老负担
2.影响乙地区人口收缩外迁的主要因素有(     
①工资水平②空间距离③土地价格④环境质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甲地区为缓解人口收缩的影响,宜重点发展(     
①口岸边境贸易②高新技术产业③矿产加工产业④森林生态开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 . 近年来祁连山区实施生态移民,有效促进环境保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祁连山区实施生态移民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经济因素                    ②军事因素
③生态因素                    ④政策因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     
①利于迁出地生态环境的恢复                    ②加剧迁出地人地矛盾
③提高迁入地资源环境承载力                    ④改善移民的生活品质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023-12-15更新 | 35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婺源天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东波斯湾沿岸国家男性人口占比普遍较高,2564岁年龄段尤其如此,居民出行依赖汽车。由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等六个国家组成的海湾合作委员会正在建设一条2000多公里的客货运铁路,以更好地连接该地区。下图为“中东附近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海湾国家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最可信的因素是(     
A.生育观念B.产业结构C.政策D.历史基础
2.与该铁路建设面临的困难关联度最小的是(     
A.高温干燥B.沙漠广布C.区际协调D.沿海台风
3.铁路建成后,对该地区的影响主要有(     
A.调节人口的地区分布B.实现区域政治大统一
C.利于经济多元化发展D.提高石油的输出效率
2024-04-11更新 | 58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百校大联考高考第二次模拟地理试卷

6 . 研究城市带内各城市间的经济、人口联系,对于规划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实践意义。下图示意2007年皖江城市带内城市经济联系和城市带内部分区域人口流动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其他城市对比,安庆、滁州、巢湖三市和合肥经济联系量规模较大的原因是(     
①政府管理部门的调控②经济互补性强③地理位置邻近且交通便捷④防洪、抗旱等压力较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皖江城市带内人口流动对铜陵的主要影响是(     
A.形成国内高科技产业中心B.增加当地劳动力数量
C.导致城市化进程放慢D.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2021-09-08更新 | 24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1月月考(期末)文科地理试题
7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人口普查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意义重大,它可以了解人口增长、人口结构、人口的空间分布、人口迁移和人口素质,为各级行政机构进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决策提供依据。2011年我国以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图I   2000年与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数


图II 2000年与2010年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对比


图III 2000年与2010年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化


(1)由图I可知,2010年与2000年相比,上海市常住人口增加了大约628万,其中外来常住人口增加了约______万,常住人口比例增加了约37.51%。与全国同期相比,上海的人口增速显得特别快,其原因是什么?______
(2)由图II可知,2010年上海市65岁以上人口已超过_____%,说明目前上海市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这一问题对上海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是什么?______
(3)由图II可知,上海市2010年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较2000年略有_____,其原因主要是什么?_______
(4)由图III可知,近十年来中心城区人口______,郊区人口_______,这一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反映上海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_________阶段。
2018-01-02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第15讲 人口的自然增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