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1 道试题

1 . 近年来,世界各国乡村人口普遍呈现下降趋势,且在东亚和南亚、北非和南非以及拉丁美洲国家尤为普遍。日本农政学家将人口收缩背景下的乡村空心化过程总结为三个阶段——人的空心化、土地的空心化、乡村的空心化(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村庄机能临界点是(     
A.甲B.乙C.丙D.丁
2.最先导致人的空心化的是(     
A.工业化加速B.生育观念改变
C.特大城市出现D.城市发展政策优惠
3.缓解乡村空心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加快乡村城镇化速度②促进乡村教育、文化的发展
③重化工业转移到乡村④增加普通服务业等就业岗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4-01更新 | 37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雄安新区部分高中高考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一模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储备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产品供需平街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明尼苏达州乡村人口都经历了由扩张到收缩的变化过程,均在不同阶段出现了乡村空心化严重、人居环境破败等现象。自1990年以来,明尼苏达州通过“村村合作”“城乡互联”等策略吸引众多城市居民前来旅游、定居。下列两图分别示意我国东北地区人口变化趋势和美国明尼苏达州乡村发展历程。




(1)简述人口流失给我国东北地区乡村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2)分析1960~1990年美国明尼苏达州人口迅速外流的原因。
(3)说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发展历程对于我国东北地区乡村振兴的启示。
2022-10-29更新 | 949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五)地理试题

3 .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的人口变化过程,但是在不同区域,人口老龄化的起点和速度不一样,并且在未来可能达到的水平也不一样,面临的挑战也各有侧重。下图示意四类典型国家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及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国依次可能是(     
A.德国美国中国日本B.美国日本德国中国
C.中国日本美国德国D.日本德国中国美国
2.与其他国家相比,乙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总体较低最可能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老年人口迁出D.大量年轻人口迁入
2022-01-18更新 | 448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4 . 居留意愿研究是判断城镇化趋势、预测流动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化以及进行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流动人口由外出流动到在流入地稳定居留,实现最终定居乃至落户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克服诸多环节的主客观障碍。下图示意不同城市居留意愿的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直辖市的落户意愿率高、定居意愿率低的因素分别是(     
A.教育、生活成本B.教育、收入C.住房、就业D.环境、医疗
2.下列措施能有效提高县级市长期居留意愿率的是(     
A.完善养老服务制度B.降低房价C.积极招商引资D.改善环境质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目前中国人口城镇化已经进入中期发展阶段的后半期(简称“城镇化中后期”),其特点表现在中国流动人口规模由持续上升转为缓慢下降,2017年约22.8%的流动人口回流,且有超7成的回流人口不愿再外出。下图为2010—2019年全国农民工输入地的地区分布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推断,四条曲线中能够代表中国东部地区农民工输入占比的曲线为(     
A.①B.②C.③D.④
2.有关中国城镇化中后期人口迁移流动形式转变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迁移趋势减弱B.中西部地区就地城镇化进程减缓
C.中西部省份就业机会增多,吸引劳动力回流就业D.人口迁移向东部少数省市聚集的态势改变
2022-12-15更新 | 661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居住迁移是指个人或家庭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通常为同一城市内)居住地点的变换,也是住房的再选择过程。目前,上海市居民居住迁移呈现由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趋势,但不同人口也存在显著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市居民由市中心向郊区迁移最多的是(     
A.退休的老年人B.中小学的学生
C.年轻的上班族D.已经结婚的人
2.与目前上海市居民居住迁移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职住距离B.私家车普及
C.休闲时间D.性别结构
3.上海市居民居住迁移的趋势会(     
A.导致上海市中心空心化B.加重上海人口老龄化程度
C.改变人口就业空间分布D.提升上海市的城市等级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7 . 人口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土地城市化是指某一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条件由农村形态向城市形态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即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扩张。下图为1994-2008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与人口城市化速率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94~2008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与人口城市化速率
A.都在2002年速率达到最大B.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C.都先持续上升,后持续下降D.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
2.根据材料信息推断的结论,正确的是:1993~2008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
A.农业人口比重大体上先增加后减少B.建成区土地规模大体上先增加后减少
C.建成区非农人口密度不断下降D.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占据主导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口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也称中位年龄或中数年龄。国际上通常用年龄中位数指标作为划分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的标准。①年龄中位数在20岁以下为年轻型人口;②年龄中位数在20——30岁为成年型人口;③年铃中位数在30岁以上为老年型人。年铃中位教向上移动的轨迹,反映了人口总体逐渐老化的过程。
材料二:2011年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口年龄中位数。

(1)材料二中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或地区)是_________ 。
(2)有的专家则预测未来十年内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会出现下降的趋势,针对这一趋势请分析下降的原因。
(3)随着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农民进城落户更加便捷。据此分析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之间人口迁移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
2016-10-27更新 | 2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山东潍坊中学高三上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过程,城市化过程中也产生了问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日本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日本务农人口更是呈现出快速老龄化的趋势。有统计资料显示,如今在日本的农民中,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7成,70岁以上的的老人也占据半壁江山,只有8.5%的农民在39岁以下。

材料二 某城市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图


材料三 东京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示意图。



(1)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材料一中的现象,分析这种农村老龄化形成的原因及对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2)某城市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城市居民的居住问题。结合材料二描述该城市公共住房的分布规律及这样布局的好处。
(3)2011年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里程碑式的一年,我国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请结合材料三简述东京城市空间扩张模式对我国城市化发展带来的的有益启示。
2012-02-20更新 | 8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山东省莱芜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卷

10 . 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人口指数表示人口城镇化率、年龄结构、教育结构有利于产业结构发展的优势程度;产业指数表示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有利于人口结构合理发展的优势程度。图为黄河流域人口与产业综合指数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流域人口与产业综合指数的变化特点,正确的是(     
A.人口指数波动下降
B.产业指数波动上升
C.人口指数与产业指数的协调度逐步提升
D.人口和产业发展关系呈现由“人口滞后”向“产业滞后”发展的趋势
2.从黄河流域人口结构发展指数空间演化格局来看,目前呈现中游>上游>下游的格局,推测下游地区人口指数落后的原因是(     
A.城镇化水平下降B.人口受教育水平下降
C.人口总抚养比上升D.青壮年人口迁出增多
昨日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雄安新区部分高中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