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六普’‘七普’,人口增长差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相等的省级行政区是(     
A.京、沪B.黑、吉C.粤、鄂D.渝、黔
2.我国四个直辖市人口增长的共同特点是(     
A.“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加速增长
B.“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减速增长
C.“六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D.“七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     
A.向城市群集聚B.向中西部迁移C.沿长江带集聚D.分布更加均衡
2022-07-05更新 | 9946次组卷 | 55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B卷·能力提升)-【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分层训练AB卷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Z村位于岭南某城市边缘,国道穿村而过,附近有高速公路出入口。2018年全村土地面积1605.2hm2,其中农林用地占85.36%;户籍人口3430人,常住人口2114人,外出务工人口占38.37%,村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该村经济以种植与养殖为主,仅有一家自办企业,服务业几乎空白;另有三家外来重工业企业和一个度假村,企业原料与市场“两头在外”。与2008年相比,2018年该村的农林用地显著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明显。下图反映2018年该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构成。

   

(1)推测2008-2018年该村农林用地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
(2)分析该村村民外出务工收入占比高的原因。
(3)从该村与外来企业合作的角度,提出增加村民收入的具体措施。
2022-06-14更新 | 13738次组卷 | 58卷引用: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单元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3 . 下图为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完成下面小题。


1.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
2.甲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主要考虑(     
①工资水平②空间距离③土地价格④环境质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06-13更新 | 11503次组卷 | 75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B卷·能力提升)-【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分层训练AB卷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变化/万人2010-2020年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变化/万人
上海30.3-30.25215.42
北京59.7-72.8300.9
广州39.7129.12468.46
深圳34.0116.88596.73
1.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2.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     
A.相似的空间形态B.趋同的主导产业C.一致的功能定位D.相近的等级规模
3.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     
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
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
2022-06-09更新 | 16539次组卷 | 58卷引用: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章末培优专练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 . 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许多省区人口流入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下图为“某年我国三大城市外来人口占比位列前十的省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同为长三角地区的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迁移至上海人口相差较大,其主导因素是(     
A.对外交通条件B.文化交流习惯C.经济活动方式D.人口迁移政策
2.从全国看,三大城市的外来人口省区分布具有明显的(     
A.地域性B.等距性C.均衡性D.同向性
3.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外来人口增幅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北京(     
A.政府机构外迁B.城市规模扩大C.首都功能优化D.公共服务升级
2022-03-10更新 | 8691次组卷 | 37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B卷·能力提升)-【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分层训练AB卷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6 . 标准差椭圆用于描述人口空间分布的离散趋势,椭圆中心表示人口重心,长轴、短轴分别表示人口分布偏离人口重心的主方向、次方向,旋转角表示人口分布的主要方向。兰州市位于河湟谷地的狭长地带,城镇建设用地主要分布于自然条件较好的河谷阶地上。下图为2000-2010年兰州市人口重心与标准差椭圆的空间变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10年,兰州市标准差椭圆的空间变动,反映出兰州市人口(     
A.分布的主方向由东南向西南转移B.分布的核心区域逐步扩大
C.集聚的吸引力西北地区强于东南地区D.分布的核心区域逐步收缩
2.兰州市城镇建设用地分布于河谷阶地,有利于(     
A.方便城镇建设取水B.发展内河航运C.防止水土流失D.缓解土地紧缺
2022-02-08更新 | 1087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过关检测】-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过过过(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 . 读“我国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结构变化统计(含预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现在人口普查难度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     
A.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B.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C.流动人口规模大D.城市人口越来越多
2.图中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对应的序号依次是(     
A.①②③B.③①②C.①③②D.②①③
2022-01-28更新 | 621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过关检测】-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过过过(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8 . 下图是2020年我国某乡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地的30~40年龄段人口比重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战争B.经济C.灾害D.资源
2.该地人口问题主要是(     
A.新增人口多B.迁入人口多C.就业压力大D.劳动力短缺
3.解决该地人口问题最迫切的措施(     
A.实行计划生育B.严格户籍管理C.鼓励返乡创业D.支持城市建设
2022-01-22更新 | 4168次组卷 | 34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B卷·能力提升)-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019必修2)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数据显示,人户分离(户籍和住址不在一个地方)人口为49276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出现人户分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B.区域经济水平存在差异
C.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D.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2.人户分离现象包括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两种形式。下列地区中,有人无户(籍)现象相对普遍的是(     
A.上海市B.黑龙江省C.贵州省D.河南省
2022-01-20更新 | 518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过关检测】-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过过过(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0 . 近年来,我国某县以其秀丽的溶洞景观,天然氧吧的山乡环境,吸引大量“候鸟人”每年10月到3月移居聚集,并逐渐形成多类共生的季范性移民社区群落。下图为该地季节性移民社区发展阶段、类型和空间分布图。下表为“巴马县盘阳河流域季节性移民社区类型及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类型

特征

聚居空间

景观设施

交融性社区追求原生态巴马生活自然村落,散居住宅条件简陋,乡村景观
优势性社区群体多元,消费能力差异大商业生活区,高密度聚居公共设施多“村中城”景象
共享性社区中端消费,季节性康养田园度假村,散居村容有致,连排乡村别墅,旅游设施多
纯粹性社区社会精英,海外人士,购买第二养生居毗邻长寿养生景区品质门控社区,高尚康区,低密度聚居养生景观,设施丰富

1.该县最可能位于(     
A.广西B.黑龙江C.江苏D.陕西
2.与纯粹性社区相比,交融性社区(     
A.住宅价格较昂贵B.基础设施不完善C.候鸟人占比较高D.商业气息较浓厚
2022-01-19更新 | 760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过关检测】-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过过过(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