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卡塔尔大部分地区被沙漠覆盖,凭借丰富的油气资源,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外籍人口约占本国总人口的75%.完成下面小题。

1.卡塔尔吸引大量外籍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A.就业机会多B.政局稳定C.气候适宜D.交通便利
2.大量外籍人口的迁入,可能导致卡塔尔(     
A.城市化进程减缓B.人口合理容量变小
C.男女性别比失衡D.人地矛盾得以缓解

2 .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廊坊市人口迁入量日益增多。下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廊坊市人口迁入量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受京津辐射带动作用强B.交通便捷度不断增强
C.社会经济高度发达D.生态环境质量高
2.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雄安新区(     
A.将成为北京的行政副中心B.全面疏解北京的首都职能
C.成为北京产业集中承接地D.成为京津冀地区交通中心

3 . “睡城”指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人口相对集中,由于缺乏成熟的城市配套,如商业休闲、教育娱乐等区域功能,人口虽大量入住,但仅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开车或者乘车往市中心上班。河北省与北京相邻的县市多年来的城市空间发展都围绕着北京,新建成的城区在北京的东部、南部边界呈密集的带状分布,大多数城区积极做好“睡城”的工作,让工作在北京的人在此居住,两地通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北省三河、大厂、涿州、永清等地区定位为北京“睡城”的主要原因是(     
A.承接北京产业转移B.交通联系紧密C.分担北京住房压力D.区域发展策略
2.河北省三河、大厂、涿州、永清等地区邻近京津的地理位置会(     
A.缩小北京城市辐射范围B.形成环北京高水平经济带
C.促进京津人才流入当地D.增强京津部分资源供给力
3.该地区新建城区在北京的东部、南部边界呈密集的带状分布,可以推测(     
A.该地区形成城市体系B.该地区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C.北京人口规模大幅缩小D.北京城区的产业外迁明显

4 . “收缩城市”指的是城市人口持续流失、城市失去活力的现象。下图为黑龙江鹤岗市2001—2016年市区人口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16年鹤岗市区人口不断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     
A.出生率低B.人口老龄化C.人口外迁D.政策变化
2.鹤岗市“收缩”的原因最可能是(     
A.城市化水平高B.传统产业升级
C.城市规模过大D.自然资源枯竭
2023-02-18更新 | 1164次组卷 | 14卷引用: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空间格局上呈现为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三大分区,受水资源分布的影响,人口密度北部明显高于南部和中部。从20世纪80年代起,宁夏先后进行了六次生态移民工程,将123万贫困群众迁到宜居之地。下图为2010~2019年宁夏人口重心分布演变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宁夏人口重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重心一直向东北方向移动B.2010-2013年人口重心在几何中心北侧
C.2013-2015年人口重心移动速度较慢D.2016-2019年人口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2.生态移民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A.为安置区提供廉价劳动力,减轻负担B.安置区工业化水平提高,加剧环境污染
C.原居住地失业率上升,社会秩序不稳定D.移民群众生活生产环境转变,适应困难

6 . 第二居所是指在常住地之外的地区拥有产权或长期租赁用以休闲、度假、养老等生活目的的临时性居所。第二居所旅居者作为一种周期性居民,很难与当地居民产生持久的能称之为融合的社会互动,并刻意与当地居民保持适当距离,导致了“外地人”与“本地人”的对视。因此,从长期发展来看,需要政府、社区组织这些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从而促进旅居地可持续发展。下图示意第二居所旅居地和谐社区发展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第二居所的出现,将使旅居地(     
A.房价持续提高B.就业压力增大C.环境压力加大D.人才数量增多
2.在第二居所区,形成了“外地人”与“本地人”的对视的根本原因是(     
A.居住时间差异B.消费水平差异
C.出行方式差异D.地域文化差异
3.在构建和谐社区发展模式中,发挥重要中介作用的是(     
A.政府B.社区居委会C.旅居者D.当地居民
2023-01-12更新 | 27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单元分层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7 . 目前我国每年流动人口规模近4亿,其中有近2亿为跨省迁徙,人口首位流是流动规模占首位的网络路径,可以清晰地识别基于人口流动网络中的主导关系。下图示意我国各省人口省际迁出的首位流和次位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决定跨省人口首位流和次位流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资源丰富程度C.省区地域大小D.自然环境质量
2.我国东部地区跨省人口首位流体现了人口迁移遵循(     
A.环境相似性B.要素综合性C.条件复杂性D.地域邻近性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成为全球第三大韩国人移居地。望京地处北京东北部,距市中心约15千米,距首都国际机场仅10千米。2000年前,望京缺乏大型商业设施,交通不便。随着城市的发展,2003年后望京成为北京最大韩国人聚居区。下图示意望京韩国人聚居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指出1992~1998年韩国人在北京居住的主要目的。
(2)简述2003年后望京成为北京最大韩国人聚居区的原因。
(3)与西欧相比,分析中国成为韩国人移居地的突出优势。
2022-12-21更新 | 1392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B卷·能力提升)-【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分层训练AB卷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9 . 山东省是我国人口及经济大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黄河经常改道,每一次都会形成面积宏大的黄河泛滥区。下图为山东省地形图及某年人口密度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东营市人口密度较小的原因是(     
A.矿产资源匮乏B.土地盐碱化严重C.气候闷热潮湿D.开发久,破坏严重
2.与菏泽市相比,P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黄河改道B.水源C.地形D.气候
3.推测山东省内人口移动的主要方向是(     
A.四周向中间移动B.中间向四周移动C.南部向北部沿海移动D.西部向东部移动
2022-12-19更新 | 1375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A卷·通关达标)-【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分层训练AB卷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0 . 下图是我国近几年民工流入省级行政区空间分布图。

(1)说出②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原因。
(2)分析④地区人口密度小的原因。
(3)比较①地、③地环境人口容量大小,分析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