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1 道试题

1 . 小城镇“过疏化”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人口离开原本居住的城镇,使城镇产业人口短缺与各种城镇功能难以为继的现象。近年来,日本“过疏化”的小城镇数量不断增长,已成为普遍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小城镇“过疏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因素B.文化因素C.科技因素D.经济因素
2.小城镇“过疏化”会导致日本(     
A.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B.城镇化水平持续下降
C.农业村、渔村大量消失D.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
2024-01-08更新 | 341次组卷 | 8卷引用:浙江省宁波三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2 . 20234月,沈阳都市圈正式获批第九个国家级都市圈,成为东北第一个国家级都市圈。都市圈是指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大连是辽宁省经济产值最高的城市,总人口仅次于沈阳。图示意沈阳都市圈规划。完成下面小题。

1.沈阳都市圈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人口流动规模扩大B.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C.矿产资源的开发D.城际交通的完善
2.相较于大连,沈阳可以成为第九个国家级都市圈中心城市的主要优势是(     
A.经济产值高B.辐射区域广
C.服务业发达D.城市规模大
3.沈阳都市圈获批第九个国家级都市圈的主要意义有(     
①增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动力②协调区域内产业互补发展
③实现区域内合作共管④均衡区域内城乡人口分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1-08更新 | 527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一般来说,县域内人口流出越多,该地区城镇吸引力越弱。但近年来,在四川县域城镇化中,却呈现了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的情况。下图为“四川省县域城镇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条件下四川省县域城镇化速度较快对本地带来的影响是(     
A.就业机会增加B.劳动力增加
C.公共服务压力增大D.工业化提高
2.依据图示县域城镇化模式推测未来四川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增长潜力及其原因(     
A.较大-收入返还增加B.较小—房价增长过快
C.较大—城区设施完善D.较小—农村人口减少

4 . 继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为一线城市后,2022年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苏州、郑州、南京等15个城市成为新一线城市。下图是我国部分城市吸引力综合评价立体图,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GDP衡量,城市舒适性用教育、文化和交通资源衡量,人才政策用落户、安居、就业创业衡量。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沈阳人才政策指数最高B.南宁城市舒适性指数高于昆明
C.杭州的经济发展指数高于青岛D.呼和浩特综合评价指数最高
2.新一线城市吸引一流大学毕业生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基础设施完善B.户籍政策宽松C.交通通达度高D.经济发展活力
3.一流大学毕业生流入新一线城市可以(     
①降低人均工资水平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③提高城市化水平④减轻公共服务压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1-07更新 | 24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2020年以后,未来3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仍将持续存在。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不同区域人口老龄化程度和人口抚养负担将发生变化。下图示意2050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年龄结构(预测,不含港澳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50年我国人口抚养负担较重的地区有(     
①东部地区②中部地区③西部地区④东北地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影响,未来30年我国的人口流动将导致(     
A.东部地区交通拥堵状况减轻B.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
C.东北地区人口抚养负担减轻D.中西部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减弱
2024-01-0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广东省人口空间分布具有显著不均衡性。下表为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广东省四大分区人口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人口数量(万人)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人/千米2)
珠三角东翼西翼北部珠三角东翼西翼北部珠三角东翼西翼北部
2000429014761348141050.317.315.816.5796961438184
2010561116881523160853.816.214.615.410421098495209
2020780116321576159261.913.012.512.614491062513207
1.2020年,广东省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为(     
A.南多北少,东密西疏B.北多南少,东密西疏
C.南多北少,西密东疏D.北多南少,西密东疏
2.2010—2020年,西翼人口占全省人口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西翼经济有所萎缩B.外省迁入人口不均衡分布
C.西翼人口密度下降D.北部和东翼人口持续增长
2024-01-0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省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人口迁移格局变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相互影响,提高人口与产业的空间匹配程度将有助于减少区际经济差距,下图示意2000-2015年中国制造业重心与人口迁移重心的空间格局与变动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15年间,我国迁入人口与迁出人口重心转移的共同方向是(     
A.2000-2005年向东南迁移B.2005-2010年向东北迁移
C.2010-2015年向西南迁移D.2000-2015年向西北迁移
2.2000-2015年,重心转移方向最稳定的产业类型是(     
A.劳动密集型B.能源密集型C.技术密集型D.资本密集型
2024-01-05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8 . 城市等级影响流动人口适应和融入城市社会的程度。有学者将居留意愿分为甲、乙、丙三类,以此为基础对不同城市流入时间超过半年的人口进行居留意愿的调查。图为调查数据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中信息可推知(     
A.城市等级越高丙类居留意愿表现越强
B.县级市具有甲类居留意愿的人口最少
C.丙类居留意愿在乙类居留意愿基础上形成
D.甲类居留意愿人口多于乙类居留意愿人口
2.普通地级市和京沪深乙类居留意愿率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自然环境B.年龄结构
C.就业机会D.生活成本
3.京沪深丙类居留意愿高于其他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     
A.落户门槛B.公共服务资源
C.人口密度D.城市空间规模

9 .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比(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下图为我国某年四地人口年龄结构占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体现的“人口红利”优势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甲>丙>乙>丁B.乙>甲>丙>丁C.丙>乙>丁>甲D.丁>丙>甲>乙
2.下列城市中,最符合乙地人口结构的是(     
A.北京B.鹤岗C.宁波D.大连

10 . 福建省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全省各市人口增长较第六次(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发生了很大变化。图为福建省各市人口增长率[(七普人口数-六普人口数)/六普人口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福建省各城市人口增长率空间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文化因素D.环境因素
2.福建省厦门市人口增长率最高,说明厦门市(     
A.人口自然增长快B.老年人口比重高
C.人口净迁入率高D.劳务人口输出多
2024-01-02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