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1 道试题

1 . 福建省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全省各市人口增长较第六次(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发生了很大变化。图为福建省各市人口增长率[(七普人口数-六普人口数)/六普人口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福建省各城市人口增长率空间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文化因素D.环境因素
2.福建省厦门市人口增长率最高,说明厦门市(     
A.人口自然增长快B.老年人口比重高
C.人口净迁入率高D.劳务人口输出多
2024-01-02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地理试题

2 . 结合中国第六、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2020年期间,广东常住人口新增2183.06万,是人口增量第一大省。其中,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经济区域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下表为近十年广东四个经济区域常住人口的统计情况(单位:万人)。完成下面小题。

经济区域2010年常住人口2020年常住人口
珠三角5622.957823.54
粤东1682.471631.84
粤西1525.551576.66
粤北1609.971591.96

1.广东四地区中,近十年人口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珠三角B.粤东
C.粤西D.粤北
2.近十年广东各地常住人口的变化说明(     
A.交通条件显著改善B.区域差异有扩大趋势
C.生态环境破坏严重D.城市建设有趋同特征
2024-01-01更新 | 192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3 . 经过十几年不懈努力,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新农村建设工程取得重大进展,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下图为浙西某县宅基地利用转型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Ⅰ阶段乡村宅基地闲置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B.乡村生态环境恶化
C.大城市人才引进政策D.城乡户籍制度调整
2.宅基地利用转型对乡村振兴成效较小的是(     
A.村庄布局合理B.吸引人才返乡C.住宅面积扩大D.补充耕地绿化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受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人口分布地域差异显著。2000年后,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快速增大,人口分布差异加剧。下图示意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31个省(市、区)人口迁入数量与年人均GDP关系,图中虚线表示各省(市、区)人口迁入数量与年人均GDP的离散程度,离散程度越小,数据点之间差异越小。



(1)推测我国人口分布的地域差异性。
(2)简析2000年后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快速增大的原因。
(3)指出我国不同省(市、区)人口迁入数量与人均GDP关系,并分析广东省离散程度大的成因。
2023-12-30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5 . 自20世纪20年代起日本开始向巴西移民,至今移民已达200万人。下图为“日本移民在巴西分布示意与巴西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移民主要分布于巴西(     
A.南部高原B.北部平原C.沿海地区D.偏远地区
2.巴西吸引日本移民的主要因素是(     
A.环境承载力B.气候条件C.产业结构D.传统文化

6 .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藏自治区以分批次、整村搬迁方式进行区内人口迁移,其中南部的林芝市是主要迁入地之一。迁入的居民以少数民族为主,在迁入地组成新村落。下图示意西藏自治区区内人口迁移主要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藏自治区以分批次、整村搬迁方式进行区内人口迁移,其主要目的是(     
A.放缓人口增长速度B.均衡区域人口分布
C.促进城乡产业融合D.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2.林芝市成为人口主要迁入地,主要得益于(     
A.环境承载力高B.距离迁出地近
C.人口分布较少D.民族构成多样
3.对于搬迁后的居民,当地政府最需要(     
A.保持居民原生产方式B.提高当地城镇化水平
C.解决居民的就业问题D.复原搬迁前生活环境
7 . 人口政策的执行,不仅影响婚姻生育行为,还会影响人口的空间移动。下图示意新加坡不同时期人口变化情况,包括人口增长量、自然增长量和净移民人数。据此完成下题。

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A.自然增长量、净移民人数、人口增长量
B.自然增长量、人口增长量、净移民人数
C.人口增长量、自然增长量、净移民人数
D.人口增长量、净移民人数、自然增长量
2023-12-30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地理试题

8 . 资料显示,2022年辽宁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6‰,浙江省自然增加人口为0.4万人。表1为辽宁省近年来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统计表,表22022年与2021年浙江各市常住人口数量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表1

年份户籍人口(万人)常住人口(万人)
2022年待发布4197
2021年4152.14229.4
2020年4165.94255
2019年4190.24277
2018年4191.94291
2017年4196.54312
2016年42324327
2015年4229.74338
2014年4244.24358
2013年42384365
2012年4244.84375
2011年42554379
2010年4251.74378

表2

单位:万人
地区2022年末常住人口2021年末常住人口增量
全省6577654037
杭州1237.61220.417.2
宁波961.8954.47.4
嘉兴555.1551.63.5
温州967.9964.53.4
台州667.8666.11.7
绍兴535.3533.71.6
金华712.77120.7
湖州341.3340.70.6
舟山117116.50.5
衢州229228.70.3
丽水251.5251.40.1

1.近年来造成辽宁省人口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恶化B.产业发展滞后
C.人口老龄化D.气候恶劣
2.辽宁省为提升高层次人才吸纳能力,需要采取的根本措施是(     
A.美化环境B.延长产业链,进行产业升级
C.完善城市服务体系D.制定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
3.造成浙江省和辽宁省人口变动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B.人口结构差异
C.气候差异D.资源差异
2023-12-3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地理试题

9 . 稳定城镇化,是指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庭成员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共同生活基础上呈现出来的连续的、无障碍的、不可逆的城镇化过程。稳定城镇化不是城镇化过程完成时的状态,而是人口城镇化过程的动态特征。长期以来,我国不稳定城镇化的主要症结仍然存在,且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完成下面小题。

1.稳定城镇化的突出特征主要表现在(     
①迁移过程的稳定性 ②迁移成本的廉价性 ③迁移方向的双向性 ④迁移家庭的完整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与稳定城镇化相比,长期以来我国不稳定城镇化的主要症结可能导致(     
A.城镇常住人口减少B.农村留守人口增多
C.城镇家庭户数减少D.农村劳动强度增大
3.推动我国农村家庭稳定城镇化的有利措施是(     
A.加快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建设B.增加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
C.放宽农民工及家人进城落户条件D.保留农村家庭宅基地使用权

10 . 上世纪90年代,山东菏泽大集镇开始出现演出服装加工企业,产品多由销售人员到各地推销。2013年大集镇开始大力推广电子商务,乡镇经济和社会环境快速发展。随着近年汉服的热销,该镇转型汉服制作,现销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一。一件衣服从原料供应,到打版、剪裁、缝纫、熨烫,再到包装、发货,都可以在这个小镇上完成。原来外出的许多年轻人也陆续回乡创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镇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A.原有产业基础雄厚B.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C.基础设施快速完善D.劳动力素质迅速提升
2.汉服的原料供应、裁剪、缝纫等企业集中分布在该镇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生产设备投资B.集中处理工业污染C.快速获取市场信息D.共享当地优惠政策
3.大量年轻人回乡创业将有利推动该镇(     
A.改善户籍人口结构B.降低企业用工成本C.弘扬民族传统文化D.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