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第二居所是指在常住地之外的地区拥有产权或长期租赁用以休闲、度假、养老等生活目的的临时性居所。第二居所旅居者作为一种周期性居民,很难与当地居民产生持久的能称之为融合的社会互动,并刻意与当地居民保持适当距离,导致了“外地人”与“本地人”的对视。因此,从长期发展来看,需要政府、社区组织这些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从而促进旅居地可持续发展。下图示意第二居所旅居地和谐社区发展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第二居所的出现,将使旅居地(     
A.房价持续提高B.就业压力增大C.环境压力加大D.人才数量增多
2.在第二居所区,形成了“外地人”与“本地人”的对视的根本原因是(     
A.居住时间差异B.消费水平差异
C.出行方式差异D.地域文化差异
3.在构建和谐社区发展模式中,发挥重要中介作用的是(     
A.政府B.社区居委会C.旅居者D.当地居民
2023-01-12更新 | 27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近年来,人口收缩成为全球人口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引起了政府和学者的广泛关注。2000~2010年是我国城镇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人口收缩区扩张也最为明显。下表为我国在县市尺度上人口收缩的城乡分异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全国/个东部地区/个中部地区/个西部地区/个东北地区/个
人口收缩区86717222538387
城增乡减型77615721235255
城乡双收缩型591292117
城减乡增型32341015
人口增长区1382395335513136
总计2249567560896223

2000—2010年不同区域人口收缩类型的数量特征(注:未包含港澳台数据)

1.下列说法与表格材料相符合的是(     
A.“城增乡减型”单元占据主体,在中西部占比较高
B.“城乡双收缩型”数量较少,空间分布较集中
C.“城减乡增型”占比数量极低,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
D.人口收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利于减轻人口压力
2.关于“城减乡增型”发生条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地处偏远地区             ②乡村外迁强度小             ③乡村自然增长较高             ④城乡经济差距较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3-01-11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城镇的情况下,农村老年人口占农村人口数比重大于城市老年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数比重的现象。下左图示意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下右图示意中国劳动力人口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信息表明(     
A.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逐渐缩小B.2014年中国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
C.2030年后中国老龄化趋势将改善D.中国城市人口老龄化速度先快后慢
2.造成我国老龄化城乡倒置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劳动力因经济因素向城市迁移B.生育观念改变使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C.医疗水平提高使农村死亡率降低D.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城市人口出生率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常住人口是指在某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一般包括户籍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根据上海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同比(比上一年度)增长率统计反映(如下图),关于2011年~2019年期间上海市人口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口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B.户籍人口数量减少
C.外来迁入人口整体趋缓D.2015年人口以迁出为主

5 . 廊坊市是河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北京和天津之间。与相邻北京的张家口、承德和保定及非临北京的其他地级市相比,2020年廊坊的人口增量在河北省最高,也略高于石家庄,而承德、衡水和张家口人口增量呈负增长。下图为河北省11个地级市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0年廊坊市在河北省各地级市中人口增量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位置优越B.气候温和湿润C.经济收入较高D.科学技术发达
2.与北京相邻的张家口人口呈减少趋势,可能是由于张家口(     
A.人口死亡率较高B.人口城市化率低C.人口外迁率较高D.人口出生率较低
2022-02-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10·海南·一模
名校

6 . 读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是(     
A.人口的老龄化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
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
2021-07-07更新 | 1030次组卷 | 88卷引用:2011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卷
7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塞尔维亚是欧洲东南部的内陆国,伏伊伏丁那自治省是该国北部重要的农业区。省内水利工程系统多瑙-蒂萨-多瑙运河历史悠久,全程900多千米,建有84座运输铁路桥、930千米的灌溉渠道。谷物在诺维萨德河港装船,通过河海联运输往世界各地。下图左为伏伊伏丁那省地图,下图右为诺维萨德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



(1)说明多瑙-蒂萨-多瑙运河修建和运行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多瑙-蒂萨-多瑙运河系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伏伊伏丁那省人口外流较为严重,农村地区年轻人少,大量土地被荒废。为应对此现象,当地政府发起了“年轻人回归”运动,提供资金供年轻人购买机械等农资产品,并鼓励他们种植水果和蔬菜。


(3)简述伏伊伏丁那省开展“年轻人回归”运动的好处。
2021-05-13更新 | 876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多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线上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8 . 城市住房供需匹配系数反映了一个城市住房和供需之间的关系,是住房需求量与住房供给量之间的比值。下图是我国部分城市未来五年住房供需匹配系数预测数据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城市住房供远大于求的是
A.北京
B.保定
C.大同
D.鄂尔多斯
2.北京匹配系数最高,原因主要是
A.人口大量迁入B.新婚人口多
C.拆迁较多D.出生儿童较多
3.近几年北京匹配系数出现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可能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B.人口老龄化升高
C.城市用地紧张D.产业向周边转移

9 . 人口变动与城市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控制人口总量和增速,是国家对特大城市的要求。下图示意上海市1996年至2015年小学生人数和常住人口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推断,上海市将小学学制由6年改为5年的时间是()
A.1999年B.2001年
C.2004年D.2007年
2.关于上海常住人口及其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近5年常住人口的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和政策有很大关系
B.近5年常住人口的变化与上海房价和生活费用太高无关
C.2012年常住人口要比1997年要少
D.常住人口最多的是2007年
10 . 19世纪是波兰移民美国的第一次浪潮,这些移民主要来自波兰的西里西亚河谷。后续移民往往集聚于先期移民周边,发展成美国城市中的“波兰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19世纪波兰移民美国的第一次浪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是政治因素造成的大规模移民
B.沿途至少能穿过落叶阔叶林带和常绿硬叶林带
C.海上旅途经过了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
D.给美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美国城市中的“波兰村”,其形成的主要因素为
A.经济因素B.行政因素C.历史因素D.社会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