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一般来说,县域内人口流出越多,该地区城镇吸引力越弱。但近年来,在四川县域城镇化中,却呈现了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的情况。下图为“四川省县域城镇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条件下四川省县域城镇化速度较快对本地带来的影响是(     
A.就业机会增加B.劳动力增加
C.公共服务压力增大D.工业化提高
2.依据图示县域城镇化模式推测未来四川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增长潜力及其原因(     
A.较大-收入返还增加B.较小—房价增长过快
C.较大—城区设施完善D.较小—农村人口减少

2 . 图是某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迁入人口规模与月均工资水平相关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安徽人口迁移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教育资源短缺,就业机会少B.地势低平,多洪涝灾害
C.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D.月均工资水平低,离上海较近
2.下列四地中,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会出现迁入人口大规模回流的是(     
A.天津B.广东C.上海D.北京
3.西藏的月均工资水平较高,主要是因为当地(     
A.经济、交通的快速发展B.富有特色的文化魅力
C.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D.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3 . “候鸟老人”是随季节变化而迁移居住地的老人。据统计,2016年海南省的“候鸟老人”已超45万人,主要来自东北三省、北京市和长三角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题:

   

1.在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首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养老设施C.气候条件D.婚姻家庭
2.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     
A.人口合理容量增加B.第三产业发展C.资源环境承载力提高D.资源消耗降低
2023-08-16更新 | 655次组卷 | 104卷引用:云南省泸水市怒江新城新时代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一)

4 .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我国人口“人户分离”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区间教育水平的差异②户籍管理制度的限制
③家庭婚姻因素④区域间社会经济水平的差距
A.②③B.①②C.②④D.①③
2.外出务工造成“人户分离”对户籍地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     
A.增加了户籍地居民的经济收入B.加重了户籍地的人地矛盾
C.提升了户籍地的环境承载力D.利于户籍地的统一管理和发展
2022-12-08更新 | 368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出生地与登记地发生分离的人口被称为终身迁移人口。下图为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抽样数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主要来自(     
A.西南地区B.华东地区C.北方地区D.周边省级行政区
2.安徽、河南两省迁入武汉市的终身迁移人口数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程度不同B.地域开放程度不同
C.人口迁出数量不同D.与沿海发达地区距离远近不同
2022-09-03更新 | 560次组卷 | 35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近年来,西亚、北非地区由于战乱不断、持续动荡等原因,大批难民外涌。德国是目前为止接收难民最多的欧洲国家。下图是难民迁移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所示的难民迁移,说法正确的有(     
①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②是西亚、北非的难民迁往欧洲
③主要目的是躲避自然灾害
④主要影响因素是政治因素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难民大量涌入德国,对德国产生的影响是(     
A.缓解社会矛盾B.减轻交通拥堵C.加剧人口老龄化D.加大环境的压力
2022-07-18更新 | 726次组卷 | 20卷引用:云南省兰坪县海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完成下面小题。


1.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
2.甲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主要考虑(     
①工资水平②空间距离③土地价格④环境质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06-13更新 | 11353次组卷 | 75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中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我国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D.资源状况
2022-06-02更新 | 443次组卷 | 12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全国妇联2018年7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902万。贵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了,90%的孩子是留守儿童。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图。


(1)据统计,荣防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地点选择在珠三角地区,请说出原因。
(2)荣防村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会对该村产生哪些不利社会影响。
(3)从2017年到2018年,东部地区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试说出原因。
2022-05-29更新 | 226次组卷 | 29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2020年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以下关于该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市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
B.人口迁入,该市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
C.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