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根据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广东省出生105.2万人,死亡63.0万人,自然增长42.2万人;2022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12656.8万人,比上一年减少27.2万人。自2007年以来,广东省常住人口规模连续16年居全国首位。完成下面小题。

1.广东省常住人口规模居全国首位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气候②地区开放程度③经济水平④水土资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导致2022年广东省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调整B.食品价格增长C.环境质量下降D.户籍管控趋严
2 . 阅读图文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易地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标志性工程,在实现了“搬得出”之后,如何“稳得住、能致富”成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关键。近年来,青海省尖扎县按照"山上问题、山下解决”的发展思路,在尖扎县城附近,依黄河建“德吉村”新村,集中易地搬迁了附近生存条件恶劣的浅脑山区藏族群众近千人。随着整体搬迁的推进,很多原来外出打工的村民回流。下图为尖扎县位置图。

   

(1)结合图分析青海省人口分布特征。
(2)试从劳动力角度,说明浅脑山区经济落后的原因。
(3)指出政府针对搬迁村民“稳得住,能致富”所做的主要工作。
(4)简述村民回流对德吉村的积极影响。

3 . 山东省是我国人口及经济大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黄河经常改道,每一次都会形成面积宏大的黄河泛滥区。下图为山东省地形图及某年人口密度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东营市人口密度较小的原因是(     
A.矿产资源匮乏B.土地盐碱化严重C.气候闷热潮湿D.开发久,破坏严重
2.与菏泽市相比,P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黄河改道B.水源C.地形D.气候
3.推测山东省内人口移动的主要方向是(     
A.四周向中间移动B.中间向四周移动C.南部向北部沿海移动D.西部向东部移动
2022-12-19更新 | 1348次组卷 | 16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下图是某城市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人口数量开始增加的时间是(     
A.①B.②C.③D.④
2.图中反映的是该城市最近四十年的人口增长情况,此类城市较普遍存在的地区是(     
A.东亚B.南美C.西欧D.北非
2021-09-07更新 | 496次组卷 | 3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六校(沈那、昆仑、总寨、海湖、21中、三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深圳市是我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人口迁入地。2018年深圳市常住人口1302.6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83万人。下图为深圳市常住人口来源地分布图,图中圈层划分的依据是人口的多少(第一圈层迁入人口最多)。



(1)指出图中人口迁移数量与迁入地空间距离的相关关系以及位于深圳市常住人口来源地第一圈层的省份。
(2)说明深圳市吸引人口大量迁入的有利条件。
(3)分析人口的大量迁入对深圳市的影响。
6 .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回乡投入创业,推动“归雁经济”兴起。四川省2015年累计扶持37.4万农民工实现回乡创业。完成下列两题。
1.四川省“归雁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较大 ②农民工具备一定的创业技术 ③家乡当地气候条件的改善 ④东部地区医疗卫生条件下降(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归雁经济”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A.减缓城市化速度
B.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C.提高环境承载力
D.导致地价大幅下跌
2019-05-30更新 | 1342次组卷 | 3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