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16 道试题

1 . 人口分布基尼系数是反应人口分布集中程度的指标,数值分布范围是0~1,其中0表示人口分布均匀,自然环境、政策、生育率、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等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集中程度。1935年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黑河一腾冲线(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显著。下表为我国四大地区2000~2020年人口分布基尼系数。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2000~2020年各区域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变化

2000年2010年2020年
全国0.7110.7180.735
胡焕庸线两侧东南半壁0.5170.5340.566
西北半壁0.7540.7480.752
四大地区东部0.3650.3980.427
中部0.3020.3050.336
西部0.7730.7650.771
东北0.4490.4590.504
1.相比于东部地区,胡焕庸线西部地区人口分布基尼系数,主要影响原因有(     
①城乡经济差距大,人口向城市迁移②农村生育率低,人口增长缓慢
③自然环境恶劣,人口向绿洲迁移④国家政策引导,人口向东部迁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东北一带人口流失严重,东北三省总流失人口数达到了941万。其原因主要有(     
①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较慢②资源性城市主导产业衰退③人口性别比加大④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07-0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以来,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出现了减少趋势。2020年,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为839.6万人,比2019年减少3.9万人。下图示意北京市2010~2020年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和迁入比(外来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变化。



(1)简述2010至2020年北京市人口的变化特征。
(2)分析2016年以来,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
(3)说明北京市人口变化对北京市发展的有利影响。
2022-07-08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迁移距离作为人口迁移的重要特征之一,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吸引力。下图示意上海市流动人口中不同年龄的男性与女性平均迁移距离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市流动人口中,平均迁移距离(     
A.男性人口长于女性人口B.男性人口等于女性人口
C.16~24岁男性人口长于女性人口D.25~51岁女性人口短于男性人口
2.不同年龄男性与女性平均迁移距离的变化,反映上海市对(     
A.远距离男性流动人口需求量大于女性B.近距离女性流动人口需求量大于男性
C.远距离老年流动人口的需求量较大D.劳动力需求层次和岗位类型多元化
2022-07-08更新 | 9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2020年河南省总人口约为9941万人,空间分布不均衡。下图示意2020年河南省各地市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河南省其他地市相比,郑州市人口比重最高,其主要原因是(     
A.地形平坦B.经济发达C.行政区划大D.农业基础好
2.优化河南省人口分布的可行性措施是(     
A.鼓励生育,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B.将郑州市人口向其他地市迁移
C.大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D.调整各地市行政区划范围

5 . 2020年9月,上海市出台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即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即可直接落户上海的政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市出台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户籍人B.增加人才储备C.解决大学生就业D.提高城市知名度
2.该政策的实施对上海市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A.大幅提高城市化水平B.降低城市管理成本
C.促进城市经济发展D.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6 .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与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相比,重庆市增加了320.8万人,全市人口10年来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但户均人口减少了0.25人,其中,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见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占总人口的比重
0-14岁15.91%
15-59岁62.22%
60岁及以上21.87%

1.对重庆市户均人口减少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收入增加住房条件改善B.住房保障力度太小
C.年轻人婚后独居增加D.教育成本不断上升
2.有关重庆市人口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快B.青少年比重过高
C.劳动力资源缺乏D.老龄化现象明显
3.十年来,重庆市跨省流入人口增加了115.16万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社会经济B.医疗条件C.教育水平D.落户政策
2022-07-0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全县东、西、北三面被中低山环抱,喀斯特地貌占全具土地的60%。该地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mm以上,降雨多集中在春末夏初。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的红岩村距县城14km。20世纪90年代之前,红岩村经济发展落后,在此之后,红岩村村民不断探索,发展了“养殖一沼气一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如下列左图),上山垦荒种柿子树,屋前屋后建栏养猪,家家户户建起了沼气池。21世纪初,红岩村村民开始走上了发展生态旅游的道路,从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发展成“养殖—沼气—种植—加工一旅游”五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如下列右图)。



(1)简述红岩村养殖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当地喀斯特地貌区的果农并未跟风种植柑橘,而是选择种植耗水较少的桃、柿、李等果树。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简述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对当地人口流动产生的影响。
2022-07-0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示意广东省某地级市2010~2020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十年来,该市常住人口不断减少,主要是由于当地(     
A.人口老龄化加剧B.GDP增长缓慢C.环境承载力下降D.产业结构优化
2.推测该市2016年后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育观念更新B.医疗条件改善C.落户政策放宽D.行政区划变动

9 . 下表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全国、广东省内的甲市和乙市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
全国*17.95%63.35%18.70%
甲市19.30%61.53%19.17%
乙市15.11%79.53%5.36%

*该数据不含港、澳、台地区。

1.乙市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因为(     
A.外来务工人员多B.老年人口寿命短C.人口自然增长多D.医疗卫生水平高
2.与乙市相比,甲市(     
A.新生儿数目多B.育龄妇女比重高C.经济发展落后D.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10 . 下图是2020年我国某乡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地的30~40岁年龄段人口比重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婚姻迁移B.产业类型C.就业机会D.生态条件
2.该地的经济发展中,首要的人口问题是(     
A.劳动力素质不高B.性别比不够合理C.老龄化严重D.劳动力短缺
3.为解决该地人口问题,当地政府最可能用到的措施是(     
A.限制人口外出B.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引入普通服装类企业D.鼓励外地人口迁移至当地
2022-07-0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