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16 道试题

1 . 重庆市是长江上游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境内多山,别称山城。某学者基于1982年以来的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研究发现,重庆市所辖区域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存在着差异。读1982-2020年重庆市及其各区域人口变化情况表,完成下面小题。

时期人口年均增量(万人)
全市主城都市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市群渝东北武陵山区城市群
1982-1990年22.5913.336.362.9
1990-2000年16.4712.773.520.18
2000-2010年-16.670.2-15.05-1.81
2010-2020年32.0834.77-3.010.31
1.重庆市人口总量最多的年份是(     
A.1990年B.2000年C.2010年D.2020年
2.推测2000-2010年期间,重庆市人口总量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三峡工程库区移民B.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C.城镇化进程的加快D.大量务工人员的回流
3.导致重庆市主城都市区与渝东北武陵山区城市群人口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起伏差异B.经济发达程度
C.水资源丰富度D.资源环境承载力

2 . 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前五位的省级行政区包括山东、河南、广东、四川、江苏,而其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表现不一致。下图是2020年该五个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省级行政区是(     
A.河南、广东、四川、江苏B.河南、江苏、四川、广东
C.广东、河南、江苏、四川D.广东、江苏、河南、四川
2.近年来,乙省人口流动量大,对其流出方向的选择起重要影响的是(     
①人口基数              ②传统习俗              ③交通状况              ④产业结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2-07-07更新 | 176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上世纪60年代,因在地处川滇交界横断山区发现储量巨大的钒钛磁铁矿而兴起的攀枝花市,已由过去的几个偏远小村庄发展为辖区人口超121万的蜚声中外的钢城。根据发展规划,到2030年,攀枝花市面积约为成都的1/2,但规划人口数仅为成都的1/10。下表示意攀枝花市1982~2020年人口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
常住人口数(万人)81.594.8109.2121.4121.2
城市人口数(万人)53.146.961.17384.3

1.从1965年的偏远小村庄到目前超过121万人口,攀枝花市人口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     
A.交通便利,边境贸易发达B.资源开发,外来人口多
C.西部大开发政策扶持,促进经济发展D.本区域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
2.攀枝花市目前城镇化率约为(     
A.50%B.60%C.70%D.80%
3.攀枝花市未来规划人口密度较低,主要因为(     
A.地处山区,适宜建设用地少B.经济发达,人均消费水平高
C.资源枯竭,工业产值增长慢D.位置偏远,对外开放程度低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兰溪村(位置见下图)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西南部,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全村分为上村和黄家村两个自然村,拥有湖南省目前发现最早的璃族建筑群,该古建筑群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兰溪村传统生活空间非常有规律,他们根据姓氏筷群而居,一个姓氏一个门楼,门楼与主干道垂直,各姓氏村民沿主干道或次级干道向后延伸排列居住;兰溪村生活空间格局的营建非常注重防御功能,通过隘口处修建石城墙、村落的总路口处设守夜屋、村落主要分支路口建关厢、各家族建门楼等形成四道防御工事。进入21世纪以来,兰溪村空心化态势非常明显。



(1)兰溪村传统建筑较为分散,简析其原因。
(2)简述地域文化对兰溪村传统生活空间的影响。
(3)简述兰溪村出现空心化的原因。
2022-07-06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生态移民是将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迁移到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以改善移民生产和生活环境,保护和恢复迁出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宁夏南部山区干旱少雨,交通不便,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1998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将居民迁移到北部吴忠市红寺堡开发区。该区发展光伏大棚,棚上用太阳能发电,棚内种植反季蔬菜、经果林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制约宁夏南部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资源B.水资源C.耕地资源D.矿产资源
2.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移民意愿B.交通运输C.人口容量D.人口构成
3.红寺堡开发区的光伏大棚,改造的主要农业自然条件是(     
A.热量B.光照C.土壤D.水分
2022-07-06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乡—城”流动人口指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人口。2020年中国“乡—城”流动人口规模达2.49亿人。下表为2000-2020年中国“乡—城”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
比例52.2%61.4%63.2%48.9%66.26%

1.下列关于2000-2020年中国流动人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动人口中大部分为农村人口B.流动人口主要从农村流向城市
C.2020年总流动人口约3.76亿D.乡—城流动人口占比持续增加
2.影响近20年中国“乡—城”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文化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生态环境
2022-07-06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2014年11月底,李克强总理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指着“胡焕庸线”说,中国94%的人口居住在东部43%的土地上。我们是多民族、广疆域的国家,要研究如何打破这个规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让中西部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很多媒体据此归结为李克强总理之间,即“胡焕庸线怎么破”。下图示意胡焕庸线分割下东南和西北半壁的人口比重和密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胡焕庸线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A.区域经济差异B.区域自然差异C.区域矿产差异D.区域政策差异
2.关于破胡焕庸线的对策,可行的是(     
A.降低东部城市的户籍准入门槛B.降低西部城市的户籍准入门槛
C.促进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D.促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
2022-07-06更新 | 17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数量为4.92亿。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包括“户(籍)在人不在”和“人在户(籍)不在”两种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户(籍)在人不在”现象相对普遍的是(     
A.粤B.沪
C.京D.蜀
2.造成“人户分离”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水平差异B.教育水平差异
C.婚姻因素D.严格的户籍管理
3.“人户分离”对“人在户(籍)不在”地区的主要影响(     
A.提高环境容量B.提供劳动力
C.加剧老龄化D.缓解人地矛盾

9 . 2019年,全球的国际移民已经达到2.72亿人,占全球人口的3.5%。超过半数的国际移民目的地是欧洲和亚洲,亚洲国际移民增速显著。2019---2022年国际人口迁移规模明显收缩,许多国际科技、人才的交流活动受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国际移民洲际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B.科技水平C.就业机会D.自然环境
2.2019一2022年国际人口迁移规模明显收缩的主要原因是(     
A.区域经济发展均衡B.欧洲、亚洲人口密度过大
C.国家之间对抗性增强D.国家移民政策整体收紧
3.短期内能有效解决国际科技、人才交流活动受阻的措施是(     
A.加强科技人才线上交流B.鼓励各国加强自主研发
C.允许科技人才自由流动D.挖掘现有技术的增力
2022-07-0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广东省某地级市2007~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级市,可能是(     
A.东莞市B.江门市
C.韶关市D.汕头市
2.推测该市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育政策调整B.落户政策放宽
C.医疗条件改善D.行政区划变动
3.该市的支柱产业应该是(     
A.采矿业B.旅游业
C.制造业D.物流业
2022-07-0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二)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