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4 道试题

1 . 乡村振兴是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着眼于我国当下国情与未来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保障乡村充分发展,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下图示意广东省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其中Ⅰ、Ⅱ是影响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形成的两个重要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地区人地关系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有(     
①经济发展②气候变化③农业技术④基础设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Ⅰ阶段农村地区的特征最有可能表现为(     
A.人口流失比较严重B.经济发展迅速C.农民返乡意愿强烈D.人地矛盾加剧
3.促使Ⅱ阶段农村宅基地利用特征形成的关键原因包括(     
①户籍制度调整②农民收入提高③生态环境转好④人口大量迁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3-01-05更新 | 1232次组卷 | 23卷引用: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B卷·能力提升)-【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分层训练AB卷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 . 每年10月老张从北京飞来,次年4月再从海口飞回。他背后有上百万这种“候鸟”养老模式的老人群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材料中人口流动原因相似的是(     
A.三峡库区的百万大移民B.我国60年代知青上山下乡
C.我国每年的春节返乡潮D.美国东北部老年人向南迁移
2.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     
A.人口合理容量增加B.第三产业发展
C.环境承载力提高D.资源消耗降低
2022-12-30更新 | 2075次组卷 | 18卷引用:专题01 人口(4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3 . 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是指一个直辖市或地级市所辖的区内和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较2010年增加7698.63万人,增长192.66%。下表为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1953196419821990200020102020
城镇人口(亿人)0.7981.33020.662.9654.5606.6569.020
乡村人口(亿人)5.2215.9008.2528.6358.0746.7425.098
城镇人口比重(%)13.2618.420.626.2336.0949.6863.89
1.我国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A.区际产业分工转移B.市区老龄化现象严重
C.市区基础设施完善D.城镇化政策差异显著
2.2010~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城镇劳动力过剩B.城镇产业结构失衡
C.农村老龄化加重D.农业发展水平降低
2022-12-26更新 | 383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1 人口(4大考点+百题过关)-【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4 .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的估算表(万人)

2010年2020年2030年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1535.951705.681894.17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1460.991543.031596.84
综合常住人口容量1788.5—18701841.5—19351894.5—2000

材料二

(1)读图甲,估算2010年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0~14岁人口比重为____,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____,据此推断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是____
(2)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读图,描述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
(3)运用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
2022-12-25更新 | 695次组卷 | 14卷引用:专项02 期中测验:重难提升专练-【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据统计,2014年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15%,人口总增长率为4.83%。

材料二:下图为“2014年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材料三:2014年底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已达2.12亿,约占总人口的15.5%,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分别为54%和45.6%,并呈不断上升趋势,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1)据材料一说明北京市的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说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说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将产生的社会问题。

6 . “住房供需匹配度”是指年均住房需求面积预测值与年均住房供给面积预测值的比值。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未来五年年均住房供需匹配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未来五年住房供大于求的城市是(     
A.天津B.石家庄C.保定D.呼和浩特
2.大同未来五年住房供需结构严重失衡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环境恶化B.剩余劳动力增加C.产业结构转型D.城市用地规模有限
3.研究“住房供需匹配度”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城市发展规模B.推动房地产发展C.衡量城市居民购买力D.估算住房未来供应面积
2022-12-19更新 | 761次组卷 | 13卷引用:地理(湘教版2019A卷)-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

7 . 福建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是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等流域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的产物。读福建土楼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客家先民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政策B.文化差异C.收入差距D.战乱频发
2.关于福建土楼说法正确的是(     
A.建筑选址位于平原地区B.建筑造型利于安全防御
C.圆形设计利于雨水收集D.墙体较厚利于通风采光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践表明人口迁移不是一蹴而就的,迁移者通常要经历多次地点的变更才能最终稳定下来;在第一次迁移后,迁移者要么继续居留在迁入地,要么继续迁移(主要包括返乡和再迁移)。某研究机构统计了2016年全国多个省市的劳动力人口迁移状况,下图表示迁移者在不同等级城市的居留比例和居留意愿。

(1)与大城市相比,指出超大城市迁入人口的居留意愿和居留比例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某超大城市拟提高迁移者的居留比例,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3)分别说明农民工选择返乡对个人、家庭和农村的有利影响。
2022-12-03更新 | 540次组卷 | 6卷引用:必修二期末复习卷(二)-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随着新疆经济建设的加快,公路交通事业突飞猛进,新疆成为沟通全国通往中亚、西亚、欧洲以及非洲的主要国际通道和现代化的国际贸易流通中心。新疆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十分丰富,但却是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非常低的地区之一。克拉玛依市地处准噶尔盆地西部,1957年建市以来,人口大量迁入,现今克拉玛依人口约为45万(2017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14.4万元(2016年)。目前新疆已发展为世界石油石化产业的聚集区。下面甲图为新疆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乙图为新疆南部地区人口分布图。

(1)指出新疆南部地区人口分布的特征及其成因。
(2)据材料说明克拉玛依建市后,人口大量迁入对该地区的影响。
(3)说明造成新疆环境人口容量较小的原因。

10 . 职住关系是城市人口生活的重要维度,人们在城市的生活空间将围绕居住地和职业地逐步向外展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达到3.76亿。部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长期稳定居住工作,呈现“流而不动”的状态。图示意某城市流动人口和本地市民的职住距离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相较于本地市民,流动人口(     
A.职住临近,内部分化较大B.职住分离,内部分化较大
C.职住临近,内部分化较小D.职住分离,内部分化较小
2.近年来,流动人口职住距离增加并接近本地市民水平,主要是由于(     
A.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就业机会增加B.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面积扩大
C.流动人口与本地市民收入水平差距缩小D.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程度提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