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2012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流动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新高。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

材料二:2010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左图为2010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迁出地区构成,右图为2010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迁入地区构成)


材料三: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

迁出迁入
乡村75.6%22.8%
城市24.4%77.2%

材料四:2010年重点地区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至少三点)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至少三点)
(3)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过程的哪个阶段,该阶段容易产生的城市化问题有哪些。(至少三点)
2023-01-19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项01 期中测验:易混易错精练(人口)-【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2 . 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下图示意我国2000—2020年城镇与乡村间人口流动的四种常见类型(乡→乡流动、乡→城流动、城→乡流动、城→城流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中P1、P2、P3、P4代表的人口流动类型分别是(     
A.乡→城流动、城→城流动、乡→乡流动、城→乡流动
B.城→城流动、乡→乡流动、城→乡流动、乡→城流动
C.城→乡流动、乡→城流动、乡→乡流动、城→城流动
D.乡→城流动、城→乡流动、城→城流动、乡→乡流动
2.未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趋于稳定时,我国人口流动类型最主要的为(     
A.城→乡流动B.城→城流动C.乡→乡流动D.乡→城流动
2023-01-15更新 | 14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分层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3 . 材料一:为吸引人才实现经济发展的“弯道超越”,自2017年开始,由新一线城市发起的“人才争夺战”席卷全国,各地竞相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吸引政策。每年毕业季,高校毕业生的跨区域流动备受关注。

材料二2021年5月27日,黑龙江省发布了全省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数据显示,与2010年六普数据相比,黑龙江常住人口减少64639万,省会哈尔滨减少63万,外泥人口中高校毕业生比重明显高于流入人口。请根据相料及图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代表经济发展指数城市舒适性指数人才政策指数
一线城市代表深圳1.02.00
新一线城市代表武汉0.60.50.6
二线城市代表哈尔滨0.10.30.45
三线城市代表海口00.40
五线城市代表拉萨00.30

1.武汉成为“人才争夺战”发起者的优势条件(     
A.武汉与一线城市相比,生活成本高,城市性价比高,城市竞争力强
B.武汉比深圳人才需求量大,提供的就业岗位更多
C.武汉兼具城市强经济水平和城市舒适性两个最优点
D.武汉在人才政策上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2.2018年“一流大学”毕业生在不同等级城市间的流动特点(     
A.新一线城市毕业生同级流动比例最低
B.向最高等级城市流动在新一线和二线城市中最突出
C.三线城市毕业生以向新一线城市流动特征不明显
D.一线城市向低等级城市流动比例随城市等级降低而增加
3.哈尔滨市在吸引人才方面采取的最快见效的措施(     
A.增加教育投入打造教育高地B.减少城市宣传报道,避免人们知道城市人才流失
C.增加就业岗位,增加人才待遇,以稳定居民量D.合理规划城市,控制城市人口数量
2023-01-13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分层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逃离北上广”指近年来一些曾在北京、上海、广州就业的人员纷纷迁移到经济发展迅速的新一线城市或部分二线城市的现象。下图示意2021年全国人才净流入率排名前十的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才的流入将明显改变杭州人口的(     
A.年龄结构B.性别比例C.职业构成D.地区分布
2.“逃离北上广”在一定程度上(     
A.降低了交通运输压力B.促进了地区均衡发展
C.降低了城市病的强度D.增加了人均薪酬差距
2023-01-12更新 | 131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分层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5 . 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高度依赖于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城市,另一方面,服务业正在逐步替代工业,成为推动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服务业与城市人口的相互影响和协同演进,是推动服务业发展、深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动力之一。1995-2015年,福建省的城市人口分布重心与服务业分布重心均位于福建省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左图示意1995-2015年福建省城市人口与服务业的聚集系数,右图示意1995-2015年福建省城市人口和服务业分布重心演化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5-2015年,福建省城市人口与服务业分布集中度的差异表现为(     
A.两者的分布集中度发展趋势相反B.服务业的分布集中度变幅更大
C.服务业的分布集中度高于城市人口D.城市人口的分布集中度增速较小
2.下列最能解释福建省服务业与城市人口分布重心演化轨迹特征的是(     
A.东北部的服务业区位条件最为优越B.服务业在大城市的分布集中度更高
C.2000~2005年西部迁入大量农民工D.1995~2000年两者的发展最为协调
3.福建省的城市人口分布重心与服务业分布重心偏向东南方向,可推测得出福建省东南部(     
A.城市密集B.气候适宜C.重工业发达D.环境质量高
2023-01-10更新 | 1515次组卷 | 9卷引用:全国卷B(高一地理·期末真题·必刷卷)-【期末真题·必刷卷】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真题综合测试卷

6 .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江苏省常住人口为84748016人,较第六次人口普查增长了7.74%。表1为“江苏省各地级市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南通泰州镇江
六普(%)13.308.105.8410.179.265.873.96
七普(%)15.048.816.2310.999.125.323.79
城市扬州盐城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
六普(%)5.679.236.106.005.5910.90
七普(%)5.387.925.385.885.4310.72
1.两次人口普查期间,人口增长率最低的是(     
A.无锡B.淮安C.南通D.盐城
2.六普到七普期间,苏州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经济迅速发展B.生育政策调整C.落户门槛提高D.消费水平提升
3.根据各地级市人口比重变化,可以推测人口(     
A.出生率变化B.老龄化速度C.密度的变化D.结构的变化
2023-01-10更新 | 218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分层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常住人口指在某一地区经常居住的人,通常以是否持续居住半年以上为标准。户籍人口指户籍在某一地区的人。某市位于黄海之滨,南邻长江,常驻人口长期低于户籍人口。近年来,该市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经济高速发展。2021年常驻人口超过了户籍人口。下图为该市按户籍人口统计的1970--201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70-2019年,该市户籍人口总量的变化特点是(     
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C.持续减少D.持续增加
2.几年来,该市常驻人口逐渐增加并超过户籍人口的原因是(     
A.城市化率上升,老龄化加快B.生育政策调整,出生率提高
C.工业企业增多,就业机会增加D.乡村振兴加快,务工人员回流
2023-01-10更新 | 2702次组卷 | 23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分层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8 . 我国县级行政区有市辖区、近郊区、县级市和县域四种类型。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部分县级行政区出现人口收缩(人口流失乃至局部空心化)现象。下图为我国城市人口收缩型县级行政区数量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类县级行政区收缩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区域的(     
A.经济水平发展差异B.人口数量增长不均
C.生态环境质量不同D.文化教育发展失衡
2.人口显著收缩的县级行政区将会出现(     
A.城市化水平下降B.人口出生率减小
C.老龄化比例降低D.劳动年龄人口增加
3.辽宁省鞍山市是显著的人口收缩型城市,为应对人口收缩问题该市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大量引进人才B.拓展城区面积C.优化产业结构D.提升农业占比
2023-01-09更新 | 1097次组卷 | 8卷引用:地理(江苏专用B卷)-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

9 . 下图示意第六次(2010年)和第七次(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河北省各市常住总人口数及十年增长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2020年河北省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华北平原各地市人口增长显著B.邯郸市人口增加数量小于保定市
C.承德市和衡水市人口减少数量相当D.距北京较近的地市人口增长率高
2.廊坊市十年间人口增长率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A.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人们生育意愿增强
B.北京分散非首都职能,人口大量迁入廊坊
C.京津房价高,廊坊成为京津上班族的“睡城”
D.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廊坊经济发展迅速
2023-01-09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分层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回流城镇化是指在发达地区务工的农村人口返回户籍所在地就业和购买住房的城镇化过程。1980年以来,伴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均衡,很多中部省份人口东流为沿海城市发展注入活力。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回流城镇化成为我国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新现象。下图示意江西省吉安市(地级市)回流人口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构成情况。



(1)推测我国中部地区回流人口结构特点。
(2)说明江西省吉安市人口回流的主要方向,分析原因。
(3)说明近年来人口回流对江西城镇化发展的益处。
2023-01-06更新 | 532次组卷 | 5卷引用:期中复习卷02-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