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广东省可分为珠三角、粤北、粤东、粤西四个地区,各地区人口老龄化差异明显。下图示意广东省各分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广东省IV地区老年人口占比低的主要原因是(     
A.青壮年人口迁人多B.人口出生率高
C.环境污染严重D.养老设施建设滞后
2.可有效降低广东省I、II、Ⅲ地区老龄化水平的措施是(     
A.严格限制人口迁移B.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C.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D.加强乡村环境整治

2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空间格局上呈现为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三大分区,受水资源分布的影响,人口密度北部明显高于南部和中部。从20世纪80年代起,宁夏先后进行了六次生态移民工程,将123万贫困群众迁到宜居之地。下图为2010~2019年宁夏人口重心分布演变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宁夏人口重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重心一直向东北方向移动B.2010-2013年人口重心在几何中心北侧
C.2013-2015年人口重心移动速度较慢D.2016-2019年人口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2.生态移民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A.为安置区提供廉价劳动力,减轻负担B.安置区工业化水平提高,加剧环境污染
C.原居住地失业率上升,社会秩序不稳定D.移民群众生活生产环境转变,适应困难

3 . 目前我国每年流动人口规模近4亿,其中有近2亿为跨省迁徙,人口首位流是流动规模占首位的网络路径,可以清晰地识别基于人口流动网络中的主导关系。下图示意我国各省人口省际迁出的首位流和次位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决定跨省人口首位流和次位流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资源丰富程度C.省区地域大小D.自然环境质量
2.我国东部地区跨省人口首位流体现了人口迁移遵循(     
A.环境相似性B.要素综合性C.条件复杂性D.地域邻近性
21-22高二上·贵州毕节·期末

4 . 标准差椭圆用于描述人口空间分布的离散趋势,椭圆中心表示人口重心,长轴、短轴分别表示人口分布偏离人口重心的主方向、次方向,旋转角表示人口分布的主要方向。兰州市位于河湟谷地的狭长地带,城镇建设用地主要分布于自然条件较好的河谷阶地上。下图为2000-2010年兰州市人口重心与标准差椭圆的空间变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10年,兰州市标准差椭圆的空间变动,反映出兰州市人口(     
A.分布的主方向由东南向西南转移B.分布的核心区域逐步扩大
C.集聚的吸引力西北地区强于东南地区D.分布的核心区域逐步收缩
2.兰州市城镇建设用地分布于河谷阶地,有利于(     
A.方便城镇建设取水B.发展内河航运C.防止水土流失D.缓解土地紧缺
2022-02-08更新 | 1086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过关检测】-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过过过(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1-22高三上·浙江·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下图表示我国广东省2000年和2010年流动人口各年龄段占总人口比重和各年龄段性别比(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量)。与2000年相比,2010年各年龄段性别比趋向均衡。图中表示2010年流动人口各年龄段比重和该年各年龄性别比的曲线分别是(     

A.①、③B.③、②C.④、②D.②、③
2021-11-23更新 | 57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单元 人口与环境【 过关测试】-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过过过(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0-21高二下·安徽·期末

6 . 在区域综合发展的大背景下,粮劳变化耦合模式及其所表征的乡村发展类型,对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影响也很大。下左图为2001-2015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的演变图,下右图为粮劳变化耦合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08年东北地区粮劳耦合模式主要为(     
A.外延扩张型B.农业现代化型C.种养结合型D.生态优先型
2.2008年以后,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劳动力变化的因素是(     
A.全球气候变暖B.生态条件改善C.国家政策调整D.粮食危机加重
3.目前东北地区乡村振兴应优先(     
A.扶持林特农业B.促进农地流转C.加强交通建设D.落实扶贫规划
2021·河北张家口·一模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7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浙江省和广东省人口净迁入规模占全国人口净迁入量的70%以上。浙江省绝大部分迁入人口主要流向杭州、宁波。广东省大部分迁入人口主要流向深、广州。下表为2019年浙江广东两省及主要城市人口净迁入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2019年人口净迁入量(万人)城市2019年平均人口净迁入量(万人)
浙江省84.09杭州49.35
宁波30.07
广东省82.6深圳41.22
广州40.15
1.与前几年相比,杭州、宁波、深圳、广州人口迁入的特点是(     
A.前来求学的人口最多B.人口年龄中位数下降
C.平均受教育水平提高D.男性人口比重增长
2.浙江、广东两省迁入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说明两省内(     
A.人口数量空间分布不均B.生态环境状况因地而异
C.城市等级及之间的距离不同D.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显著
2021-05-28更新 | 653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单元 人口与环境【 真题模拟练】-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过过过(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0-21高一下·江西赣州·期中

8 . 根据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结果表明: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流出人口目的地按比重排序由高到低依次是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东、上海和海南等七个省市区,在分布格局上存在着明显的群体差异。下图示意东北地区2005-2017年常住人口增长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地区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     
A.波动下降B.先增后减C.波动上升D.先减后增
2.京津冀成为东北地区人口流出主要目的地的原因是(     
A.距离较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景观荟萃
C.地形平坦开阔,乳畜业较发达D.煤铁资源丰富,劳动力需求大
3.东北地区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会导致其(     
A.城镇化加快B.老龄化减轻C.劳动力缺乏D.旅游业发达
2021-05-18更新 | 1161次组卷 | 9卷引用:第1单元 人口与环境【 真题模拟练】-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过过过(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0-21高三上·浙江绍兴·阶段练习
名校

9 . 近年来,在经济、社会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我国各地人口呈现出更复杂的流动状况,如江苏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口的流动。下图是2015~2018年长三角四省市人口净流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     
A.安徽、江苏、上海、浙江
B.安徽、上海、浙江、江苏
C.上海、安徽、江苏、浙江
D.上海、江苏、浙江、安徽
2.关于长三角四省市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净流入最大的省市经济实力最强B.产业转型升级和政策调控是主导因素
C.交通改善是甲地人口流入变化的主因D.四省市人口流动受自然增长模式影响
2020-12-11更新 | 1603次组卷 | 9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 单元测试定心卷(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10 . 图甲、图乙表示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图甲中的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
A.西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B.全市人口平均密度增加
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
2.结合图乙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
C.住宅区聚集到南部滨湖地区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
2020-03-22更新 | 1822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2单元 乡村与城镇【 真题模拟练】-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过过过(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